【摘要】 目的:分析在田径运动会中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以便寻找合理的预防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分析比较、逻辑分析等方法调查 455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情况及其发生损伤的原因、受损伤的部位和发生损伤的参赛项目。结果:455名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42名,男性发生率 (7.31%)低于女性(11.48%),发生损伤主要原因为准备活动不充分(38.10%)、对运动项目特点认识不够(28.57%)及运动员训练水平不够(23.80%);损伤发生部位主要为踝部(28.57%)、大腿(19.05%)、肩部(16.67%)、膝部(14.29%)和小腿 (11.90%);损伤发生的参赛项目主要有跨栏(26.19%),其次为跳跃、投掷和短跑等项目。结论: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率与运动项目、发生部位有一定关系,踝部为损伤多发部位,跨栏、跳跃、投掷等项目易发生损伤,引起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身体素质差、运动技术不熟练以及体育相关理论知识少,建议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加强运动技术教学,注重训练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增加运动生理和解剖等体育相关理论知识教学,以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关键词】 田径;运动员;运动会;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是指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按时间可分为: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1]。运动损伤不仅会损害人体健康,降低人们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而且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本文对海南医学院第四届运动会学生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是行调查分析,总结运动会运动员发生损伤的原因,提出预防建议,为运动比赛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医务监督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减少体育比赛活动中损伤的发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参加海南医学院第4届田径运动会的学生运动员455名,其中男性246名,女性209名,年龄17~23岁。
1.2 方法
快速发表论文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分析比较、逻辑分析等方法调查455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情况及其发生损伤的原因、受损伤的部位和发生损伤的参赛项目。
2 结果
2.1 运动员发生损伤的原因
455名运动员中共有42名发生运动损伤,其中男性246名中18名(7.31%)发生运动损伤,女性209名中24名(11.48%)发生运动损伤,男、女运动员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均为准备活动不充分,对运动项目特点认识不够、运动员训练水平不够,见表1。表1 不同性别运动员发生损伤的原因(n)(%)
2.2 运动员发生损伤的部位及参赛项目
42名运动员受伤部位分布:踝部、大腿、肩部、膝部、小腿、腰部、其他部位。分别为12名(28.57%)、8名(19.05%)、7名 (16.67%)、6名(14.29%)、5名(11.90%)、3名(7.14%)和1名(2.38%)。运动员发生损伤的参赛项目:跨栏11名 (26.19%),跳远、标枪均为6名(14.29%),100 m 5名(11.90%),跳高4名(9.52%),200 m、4×100 m、铅球均为2名(4.76%),400 m、800 m、4×400 m、 铁饼均为1名(2.3%)。
快速发表论文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女子运动员损伤的发生率(11.48%)高于男子运动员(7.31%),其原因主要为女子运动员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主要集中于体育课,而课外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远远少于男子运动员,肌肉力量弱,自我保护意识差,对有关运动损伤知识和防护方法了解较少,因此,损伤发生率高于男子运动员。
准备活动不充分(38.10%)、对运动项目特点认识不够(28.57%)、运动训练水平不够(23.80%)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本次调查的学生为医学类专业,受专业的影响学生所参加的体育教育和训练比较“业余”,均以健身为主,在体育课开设的项目中,大学一年级主要为球类项目,大学二年级由于田径运动相对较为枯燥,加之天气因素,学生的选修课也集中在球类、健美操等项目,导致学生所接受的田径运动相关教育较少,从而影响了学生田径专项素质。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是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需氧量增加,机体的代谢速度加快,还能使体温略微升高,肌肉、肌腱的弹性、伸展性等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肌肉的收缩力和速度以及动作协调性,避免运动损伤[2]。在与运动员访谈中发现多数人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一些学生准备活动非常简单,起不到准备活动的作用,另一些学生甚至认为不需要做准备活动,本次调查表明准备活动不充分(38.10%)为运动损伤第一位原因。
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部位集中在下肢(踝部、大腿),是由比赛项目的特点所决定,但最关键的原因是下肢力量柔韧差所造成的,这表明我们的体育课仅仅注重和倡导“快乐体育”,对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全面身体素质还存在着某些缺陷,在体育课中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有其优势,但还需增加和补充必要的身体练习来确保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快速发表论文
在引起运动损伤的比赛项目中,损伤率最高的是跨栏(26.19%),以下依次为跳跃、投掷、短跑等项目。田径运动技术要求运动员在短短一瞬间要达到高度准确,每一个动作、身体的每一个环节、每块肌肉或每个肌群的用力和放松的时间与顺序构成了技术严密的统一体[3]。在比赛中,往往因为一个动作的细节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成绩下降,甚至出现运动损伤。跨栏跑动作复杂,属极限强度运动,又是快速力量性项目,业余选手极易出现运动损伤;跳跃、投掷、短跑均为爆发性发力项目,且同样既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又有较高的身体素质要求,因此也易出现伤病情况;而中长跑运动节奏较慢,伤病情况出现率也就较低。
综上所述,在本届运动会中引起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是运动员身体素质差、运动技术不熟练以及掌握体育相关理论知识少,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应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加强必要运动技术的教学,注重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训练,在保证正常技术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增加运动生理和解剖等体育相关理论知识教学,让学生懂得进行体育运动的基本过程、生理学基础和运动损伤的防护知识等,以达到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庆杰.田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2?114.
2 张凤俊.浅谈运动损伤的预防[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6):65?67.
3 孙晓琴,葛雪珍,刘赣军.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3,23(6):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