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视像语言背景下图像文本创作的语文教学价值(2)

时间:2013-11-14 10:5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毋小利 点击次数:


  实际上,阅读的肤浅化,更多地源于我们细读文本能力的缺失。正如孙绍振教授所说:"许多学者可以在宏观上把文学理论、文学史讲得头头是道。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充斥着文坛和讲坛。在文本外部,在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文化语境方面,他们一个个口若悬河,学富五车,但是,有多少能够进入文本内部结构,揭示深层的、话语的、艺术的奥秘呢?就是硬撑着进入文本内部,无效重复者有之,顾左右而言他者有之,滑行于表层者有之,捉襟见肘者有之,张口结舌者有之,胡言乱语者有之,洋相百出者有之,装腔作势,借古典文论和西方文论术语以吓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者更有之。"[4]这无疑是真知灼见。有老师教《智取生辰纲》,主要分析杨志失败的七八种原因;教《陈情表》,主要带领学生讨论"忠孝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有什么启发";教《宝玉挨打》,请一位同学把宝玉挨打的故事说一遍,然后让别的同学说一下自己是否也挨过打,再请课堂上听课的家长说一下为什么要打孩子,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打"是不是教育孩子的一种好方法,最后还请一位专家大讲了一通家庭教育课[5]。我们认为,像这样什么都教,就是不带领学生深入文本进行细读的课例,绝对不是个案。剥夺学生创作图像文本的权利,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担心这会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的庸俗化、娱乐化。其实,庸俗化和娱乐化的教学取向,根源也并不在图像上,而在于已经深刻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消费主义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文化这两种文化的联盟。在这两种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很多高尚、深刻、正确的东西被消解了,整个社会文化风习染上了浓郁的庸俗化和娱乐化色彩。如贾平凹的小说《秦腔》,被指责"确实生动地'逼真'地'还原'了日常生活的'原生态',但是,这种徒有形式的'还原'是琐碎的、粗俗的、没有意义的"[6]。周涛的近期散文,也被批评为"虚妄无聊、世俗肤浅、萎靡不振",并归入鲁迅先生所批评的"哼哼唧唧"派[7]。林长治的《Q版语文》,用模拟课文的方式把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那些范文(《孔乙己》、《荷塘月色》、《卖火柴的小女孩》、《愚公移山》、《背影》等)中的主人公大大戏弄了一番,从而赢得了不少学生的心。在此文化背景下,即使没有图像介入,如果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语文教师缺乏一定的文化鉴别力和批判力,语文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言语活动的庸俗化和娱乐化。
  有一位老师上《孔雀东南飞》一课,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畅所欲言,课堂上出现了如下解读:
  兰芝太完美了,以致焦母疑心兰芝会给焦家带来祸害--兰芝可能会被人霸占去。小说、电视里经常出现这样的事,因为仲卿仅仅是个小吏。焦母自私、胆怯,就想打发她走。
  可能是焦母心肠太善了,焦家的环境并不富裕。兰芝那么好,嫁到焦家,却要"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焦母实在舍不得,觉得很对不起她,就想把兰芝嫁到一个更好的人家。这时便想到了太守家,估计太守家可能跟焦家是世交。于是她狠下心来背着儿子跟太守合计好了以后,演了一个苦肉计--做个恶婆婆,遣归刘兰芝。
  上课教师说:"有些同学不太赞成,甚至进行了批判,我没有否定。我说,大家能够大胆地联想想象,确实难能可贵。我们探讨了刘兰芝被休的种种原因,虽然不能断定哪一种是惟一的,但每一种都有它的可能。我们思考了,我们就有收获。希望大家勤学善思。"在这里,文学作品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怀被这种"怎么样都行"的价值虚无主义一扫而空了。
  在另外一节课上,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项链》一课进行"拓展思考",最"精彩"的"拓展"是: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便萌生了复仇的心理。她先是雇私人侦探找了丈夫路瓦栽的不是并与之离了婚,然后充当佛来思节家的第三者。十年之后,小说中的她与佛来思节夫人的见面自然是掉了个儿[8]。
  以上两个课例体现出来的低级、无聊的阅读取向,和图像又有何相干呢?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做的,并非要让学生和图像绝缘,而是心中要有一杆称:既不能无视解读者的对话主体地位,又要对文学文化作品有一种尊重,不能无限扩张解读者的权力。当然,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图像文本创作,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娱乐性。但是,对于我们一贯严肃拘谨的语文课来说,如果适度,可以让课堂充满趣味,又何尝不可呢?
  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图像文本创作,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其他的作用。
  有人认为,在当今的读图时代,过分读图会削弱学生的想象力。此话有一定道理。而根植于语言文字的图像文本创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缺憾。因为这种创作,要求学生对语言文字必须有透彻的解读,在此基础上发挥较强的想象力,才能将图像作品创作好。有教师让学生绘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实为妙着。当然,这种创作也应该把握好分寸。比如,在诗歌教学中如果掺杂进过多的绘图,肯定会对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叠加"这一特征产生不利影响。让学生根据《天净沙·秋思》作画,就会如此,实际上远不如让学生在大脑里模糊地生成诗中的各种意象然后自由叠加效果来得好。
  图像文本创作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甚至辩证思维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感悟。有不少老师引导学生图文结合,在读文时画出相应的图像,深化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如教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让学生为"拳打"精彩场面配插图;教读《孔乙己》,让学生画出孔乙己"排"、"蘸"、"罩"、"摸"的四幅画面;教读《鸿门宴》,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座次图,从而引出一个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项羽"东向坐"究竟是面向东坐还是坐于东厢(即东边)[9]?钱梦龙老师教读《中国石拱桥》,则干脆自己画了一幅赵州桥图,巧妙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文中的关键词句。在某校一次语文考试中,有一试题要求阅读课文《詹天佑》片段,然后作图:画出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开凿方法示意图。该设计可谓别出心裁,可以很好地考查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美国纽约达顿中学十年级的一堂文学课,学生们读完了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后,分组坐在电脑前完成教师交待的任务。一个小组在分析麦克白夫人的性格,学生好奇,她到底长成什么样?电脑数据库里调出各类数据:不同时期画家们笔下的肖像,好莱坞大导演波兰斯基1971年创作的同名电影中女主人公的扮相,还有百老汇剧场各种剧团演出时的片断[10]。这时,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将自己心目中的麦克白夫人形象也画出来和文学文本及其他图像文本相比照,就会收到很不错的阅读效果。
  图像文本创作还有助于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性,从显性角度看,体现为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心理结构上反映出来的是人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主体人格[11]。可见,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能动的参与者,并且能够做好一个参与者,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主体。而我们的学生主体性却如教育家佐藤学所言,常常在"闹哄哄"(小学阶段)和"静悄悄"(中学阶段)中被取消,在把"主体性"绝对化的同时,又被大一统教学形式最顽固地支配着。学生主体性成为虚假的"主体性"而不能真正得到落实,深层原因在于教育规训权力的运作。福柯认为:"规训性权力可以扩展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学校、兵营、工厂、城镇以至整个社会都被规训性权力的网络所覆盖,现代社会是一个布满规训性权力机制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类被规范化训练,犹如马戏团中的驯兽,人被固定在某些特定的区域,按照一定的标准被监视、训练、检查、管理,实质上就是被支配、被控制。整个社会是个大型的全景敞视的'圆形监狱',每个人都受到规训性权力效应的干预。"[12]图像时代的到来,将有助于打破这种大一统的教育规训权力。因为图像表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从最为高深精微的思考到大众媒介最为粗俗浅薄的生产制作无一幸免。正如网络用语等符号一样,图像文本也是一定群体反抗规训性权力、表明自身存在价值的一种方式。图像时代推动的文化巨变的结果意味着更多人将面临更加平等的机遇以及更富有吸引力的挑战。"涂鸦杜甫"实际上就是长期以来被严重压抑的学生主体性(包括情感、愿望和创造力等)在寻找能量释放的突破口,尚谈不上是学生对知识和经典的有意亵渎。而这种主体性能量的释放,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起到一定的励志作用,还可以对学生因学习主体性长期以来受压抑而产生的被动、冷漠和自卑等不良人格起到一定的治愈作用。
  一位八年级教师上《散步》的教学研讨课,"想给自己一些挑战,也让学生体验一下挑战的乐趣,也想改变一下沉闷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于是选择了画图式教学"[13]。教学中,让学生提取文字,构成图画,由图画中感悟亲情、畅谈感受;然后回忆温馨画面,深切领悟亲情。图像创作在这里帮助学生放飞表达的欲望,从而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效果颇好。
  总之,图像文本创作在语文教学中绝不是如有人所言的"最宜于小儿"、是无足轻重的一种点缀。如果运用得当,尽管它不一定"关乎国家兴亡大事",但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来说,不能不说是开辟了一个新维度。
  参考文献
  [1]夏家顺,荣维东.媒介语言:语文课程语言类型的新变化.课程·教材·教法,2008(11).
  [2]李荣有.图像学的历史传统及其与现代的接轨.艺术百家,2012(6).
  [3]肖伟胜.图像的谱系与视觉文化研究.学术月刊,2012(10).
  [4]孙绍振.名作细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王荣生.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李建军.是高峰还是低谷--评长篇小说《秦腔》.文艺争鸣,2005(4).
  [7]王兆胜.折翅与坠落--谈周涛近期散文的价值迷失.文艺争鸣,2005(4).
  [8]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上)--评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几种倾向.语文学习,2005(4).
  [9]刘爱芹,单永进."鸿门宴"上项王到底面向哪坐.语文教学之友,2008(4).
  [10]陈钟樑."不可替代"与"不能替代".中学语文教学,2004(11).
  [11]杜建中.自主性--教师成长的第一块基石.教育艺术,2005(5).
  [12]陈炳辉.福柯的权力观.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13]徐霞.画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苏州大学,2010.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