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2)

时间:2015-11-11 10:3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张羽苏泳娴,黄光庆, 点击次数:


  综上可见,国外学者比较注重城市绿地固碳释氧机理的研究,国内学者则偏重于不同绿地类型固碳释氧 能力的差异研究,若能综合国内外学者各自的优点,对不同绿地类型固碳释氧能力差异进行机理分析和价值 估算,将会是城区绿地固碳释氧效应研究的一个新突破点。
  4降噪效应
  根据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1973年调查报告M,城市绿地的降噪作用差异很大,不同树种、不同树高、 不同叶片浓度的绿地,降噪作用均不同。HuddartM则研究认为绿地作为隔音廊道,可降低噪声5 -10 dB不 等。BernatzkyE5] 1982年研究发现针叶林和具有较大叶片的阔叶林,最大可降低12 dB的噪声。Broban_研 究结果显示,为了达到10 dB的降噪效果,绿地结构必须十分浓密,而且宽度至少要达到100 m。赵明94、黄 慧M、张明丽1〇7]和施燕娥M等对比分析了不同绿地组合类型降噪效果的差异,发现“乔木+灌木+草坪”等 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林下层次多的紧密型结构型城市绿地,其降噪效果要优于林下植被稀疏的绿地结构。 郑思俊等^对噪声的频率进行了研究,认为绿地树枝和叶片对于31.5 -100 Hz的低频段噪音降噪效果不明 显,对于125-600 Hz降噪效果总体明显提高,对于大于600 Hz、尤其是大于1000 Hz的噪音具有显著的隔声 效果,可达到4一6 dB。张周强_、吴志萍_、陈秀龙112、王娟M等进行了类似的研究。
  部分学者对绿地降噪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Robinette M多项研究结果和美国运输部(USDT) 2001年 调查报告M均显示,绿地结构(浓密程度)和高度是绿地降噪的重要影响因素:当绿地面密度达到20 kg/m2 时,可降低噪音5dB左右,在此基础上绿地高度每增加1 m,将增加1.5dB的降噪效果;一般情况下,自然界中 的单通道绿地降噪廊道降噪上限为20dB左右,双通道绿地降噪廊道降噪上限可达到25dB左右;降噪绿地廊 道的长度一般要大于或者等于其远离噪声源距离的8倍左右。张庆费M对上海30 m宽的19种绿地群落降 噪程度和8个结构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绿地结果的降噪程度在3. 8dB到13. 2dB之间不等,叶面 积指数、绿地平均枝下高、绿地平均高度、盖度和平均冠幅等是影响绿地降噪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结构因子 对降噪效果的累积贡献率达65.47%。李寒娥等&17]研究结果显示,绿地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噪声在树枝和叶 片之间来回反射实现降噪的,小部分噪声也可通过叶片气孔的吸收被消除。
  可见,城市绿地的降噪效果一般在5-15dB之间,绿地植被组合类型、结构因子、高度、紧密度、宽度、噪 音频率等是决定城市绿地降噪程度的主要影响因子。虽然许多研究显示,城市绿地对于环境降噪具有重要意 义,但是Watts等M研究表明,除非城区绿地的浓密度和宽度达到一定的程度,否则其降噪效果并不明显,且 一般情况下,绿地的降噪程度与人工建筑相比效果较差。
  5抗污染效应
  关于城区绿地抗污染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尘和吸收有毒性气体两方面。
  早在1970年HaderM调查显示,城区绿地内部的尘埃颗粒物明显低于外部区域,且绿地下风面的尘埃 颗粒明显小于绿地上风面的尘埃颗粒浓度。BernatzkyM 1982年研究发现公园绿地可以降低空气中80%的 尘埃颗粒物,主干道两边的绿化带降尘效果可以达到70% ,在冬季植被落叶之后,城区绿地的降尘效果依然 可达到60%。Givoni M发现城区绿地的降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植被枝叶直接吸收空气中的尘埃颗粒, 第二种方式是通过绿地之间空地的空气流通降尘;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绿地的降尘效果与单位面积上叶片的 浓密度有关,总体趋势呈现树林、灌木林、草地降尘效果逐渐减小的趋势。我国学者柴一新等M使用电镜发 现,叶片表皮结构可以影响植被的降尘效果,具有沟状组织、密集纤毛的树种降尘能力强,叶片表皮具有瘤状 或疣状突起的树种滞尘能力相对较差。柴一新120、方颖E2fl、粟志峰_、纪惠芳123、刘霞_、李延明[44等 分别对哈尔滨市、南京市、新疆石河子市、保定市、青岛市、北京市城区不同植被类型的降尘效果进行了对比研 究,发现不同树种、不同地点、不同季节,绿地的降尘效果也各不相同。不同树种降尘能力的差异基本上呈现 乔木林>灌木林>草地的趋势,其中常绿阔叶林降尘能力大于落叶阔叶林,但方颖E2fl则研究认识灌木林降尘 作用最大,乔木林次之,草地最差。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研究者采样高度的不同或者研究区域空气尘 埃悬浮物大小、分布高度的不同造成的;同一树种不同地点降尘能力的差异,则主要是由于树木所在地理位置 空气尘埃颗粒物含量的差异造成的;大部分绿化树种滞尘量的季节性差异呈现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春秋两季 稍高,主要是受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季节变化的规律影响。
  学者E25-133对于城市绿地吸收有毒性气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氧化硫(S〇2)、氟化物(HF)、氯气(Cl。)等 3种污染性气体上。研究认为131 ,各种景观格局下,城市绿地斑块面积越大、破碎度指数越低,其吸收有毒性 气体的能力越大。张清敏等&25]研究发现1 hm2的森林每年可吸收74tS〇2。管东生M、罗红艳&27]等则发现 树木吸收、积累SO。的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乔木林、灌木林、针叶林,城区乔木硫储量占城区绿地总硫储量的 85%,乔木各器官硫贮量大小依次为树干材、树叶、树根、树枝、树干皮。李雷鹏128总结认为植被主要通过两 种方式净化SO。:一个是通过植被表面的固体污染物吸附SO。气体,一个是通过植物体表面吸收SO。进入体内 转化储存或者排放到体外。张德强等M研究了佛山市区32种绿化植物对空气中S〇2、HF的吸收作用,发现 大部分植被对于空气中HF的净化能力远远强于对SO,的净化作用。在含HF量较大的空气中生长的植物, 植被本身含HF量可大于本底值(10 - 30 mg/kg)的数倍至数十倍128。通过叶片气孔吸收是植被净化HF的 主要方式,植被将HF吸入机体后,在细胞中将HF与Ca合成为CaF2在体内积累。植物净化HF能力还与叶 片形态解剖学特性有关1130。研究表明,大麻黄、大叶女贞、樟叶械、细叶榕、红柳、木懂、合欢、橡树、槐树等都 具有较强的净化大气Cl2的能力M。由于Cl2进入植被体内后,会导致植物细胞液pH值降低,破坏叶片叶绿 素成分,抑制植物生长,所以,植被吸收、净化Cl2是以破坏自我机体为代价的。
  由此可见,绿地构成、植被类型、叶片的浓密度、叶片结构等是影响城区绿地降尘作用的主要因素;而影响 绿地有毒气体净化能力的主要因素是植被类型、绿地破碎化程度等。
  6生物多样性保护效应
  研究表明,城市绿地(尤其是城市公园)是城市景观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M ,城区绿地相对于其他城市 土地类型有着较高的生物种群E33-134。关于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城区绿地动 物多样性保护和城区绿地植物多样性保护。
  Cornelis和Hermy M通过对比15个城区公园的动物多样性发现,城区公园分别可包含本地区50%的哺 乳鸟类、40%的蝴蝶物种、60%的两栖动物物种。可见,城区绿地在城市动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起着不同寻常的 作用。Mo+rtbergaM等研究发现,绿地斑块面积和斑块形状是影响动物种群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大叶片阔 叶林比例较大的、成熟落叶林比例较大的或者绿地面积较大的城区绿地相对具有较高的动物多样性。 Haruka 137]研究认为,灌木林的比例同样是影响城区绿地动物多样性最重要的因素,灌木林比例越大,动物种 群越多。Fahrig E37]、andstrpm E39]以及Alexis E40等则研究认为,保持城区绿地的自然结构组成和网络互通功 能是保护城区动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手段。
  在美国,城区树种约占全国总树种的25% M。欧洲学者研究表明,全欧洲的城区绿地比周边地区均具 有更高的植物多样性142。我国学者王良桂等M研究发现,城区绿地的植物多样性比周边地区一般较高,但 是城区绿地的组成很大一部分都是外来树种。曹立颜等M同样认为引进物种是城区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且主要集中在豆科、禾本科、菊科等少数集中科类上,乔木林的生物多样性水平最高,灌木林次之,草本 植物最低。钟惠红等145则发现,不同行政区划城区绿地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很大,且不同功能的城区绿 地,其植物多样性的差别也十分显著,一般而言,公共绿地的生物多样性高于其它城区绿地类型。
  综上发现,国外学者侧重于城区绿地动物多样性的研究,城区绿地组成、结构、连通性等是影响城区绿地 动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国内学者则侧重于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外来物种成为城区绿地植物多样性最重 要的组成类型。总体而言,关于城区绿地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尚处于处级阶段,部分学者E46-147]认为,由于人类 活动和城市化的影响,城区绿地逐渐成为生物多样性的“死区”。因此,如何进行科学的城市绿地规划和设计 将成为城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决定性影响因素。
  7结论
  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关于城市绿地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温、增湿、固碳释氧、降噪、抗污染、 保护生物多样性等6个方面。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不仅在大尺度空间上(不同经纬度、地区)存在差异, 在小尺度空间上(不同下垫面、不同植被种类)也存在显著不同,不仅在大尺度时间(不同季节、月份)上存在 迥异,在小尺度时间(不同日、时、刻)上也存在明显差别。除了太阳辐照量之外,影响城区绿地生态效应的绿 地特征因素,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绿地面积、绿地形状(长宽比、高度、边界曲度、周长面积比等)、 绿地景观结构、绿地内部组成、植被指数(NDV/、L4/、VF、TVX等)、生物量等景观生态因子。从研究方法上看, 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区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主要使用两种方法:基于实测数据的实地采样方法和基于遥感 技术的定量遥感反演方法。其中,绝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传统实地观测方法进行的,基于定量遥感技术的城 区绿地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主要集中在绿地的降温效应上,主要是由于目前情况下定量遥感反演其他生态环境 因子的技术尚不成熟,随着定量遥感技术的发展,在未来中小尺度的城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中,定量遥感技术 将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刘新.合肥市城区绿地系统小气候效应及景观生态建设研究.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4.
  [2]苏泳娴,黄光庆,陈修治,陈水森.广州市城区公园对周边环境的降温效应.生态学报,2010, 30(18) : 4905-4918.
  [3]李福建,马安青,丁原东,杨俊杰,焦俊超,刘乐军.基于Landsat数据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遥感技术与应用,2009, 24(4) : 553-558.
  [4]吴菲,李树华,刘娇妹.林下广场、无林广场和草坪的温湿度及人体舒适度.生态学报,2007, 27(7) : 2964-2971.
  [5]周后福.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综合指标探讨.气候与环境研究,1999, 4(1) : 121-126.
  [6]马秀梅,李吉跃.不同绿地类型对城市小气候的影响.河北林果研究,2007 , 22(2) : 210-226.
  [7]蔺银鼎,韩学孟,武小刚,郝兴宇,王娟,梁锋,梁娟,王志红.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对绿地生态场的影响.生态学报,2006, 26 (10): 3339-3346.
  [8]黄良美,黄玉源,黎桦,李建龙.城市不同绿地生境小气候的时空变异规律分析.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7, 20(1) : 29-34.
  [9]李延明,郭佳,冯久莹.城市绿色空间及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 17(1) : 1-4.
  [10]史欣,吴统贵,徐大平,刘燕堂,粟娟,肖以华.广州帽峰山森林公园的“冷岛”效应分析.中国城市林业,2005, 3(3) : 46-4825]刘娇妹,李树华,杨志峰.北京公园绿地夏季温湿效应.生态学杂志,2008, 27(11) : 1972-1978.
  [11]赵深,刘克旺,毕丽霞.长沙不同绿地对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江西农业学报,2007, 19(9) : 50-52.
  [12]冯义龙,马跃,先旭东.重庆主城核心区地表温度与绿地乔木基干横断面积和相关性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34(5): 177-179.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