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的超声特征

时间:2015-08-21 10:3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米权慧 张晶 马莉 点击次数:

  【摘要】目的应用彩超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下肢动脉的形态学特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高血压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下肢动脉的超声特征。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208例,观察及测定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的内-中膜厚度(TMT)、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动脉频谱形态。结果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下肢动脉TMT均增厚,但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高于下肢动脉(P<0.05);颈动脉狭窄程度比下肢动脉严重(P<0.01);颈动脉RI、PI升高,下肢动脉无明显改变。结论CDFI显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TMT增厚,颈动脉比下肢动脉更易检出不稳定斑块,其狭窄程度比下肢动脉严重。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高血压;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内-中膜厚度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它所引起的一些心血管疾病、脑血管事件和缺血性病变,基本上都是通过血管的损害所致[1]。本研究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下肢动脉进行常规超声检查,以探讨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特征。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近2年神经内科确诊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208例,男112例,女96例,年龄40~86岁,平均(63.22±8.86)岁;高血压诊断标准为2003年JNC7分类[2]: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脑梗死诊断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3],并经头颅CT或/和MRI证实。

  1.2方法

  使用PHiLiPSiV22型彩色超声诊断仪、超宽频探头,频率5-12MHz。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仰卧位,使颈部充分伸展,纵横切面依次探查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及椎动脉;下肢动脉超声检查患者取平卧位双膝外展,依次沿血管走行纵横扫查,检测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分别测量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的大小、数目,观察斑块性质,确定管腔狭窄或阻塞部位,估测管腔面积狭窄率,利用脉冲多普勒测量(血流与声束的夹角<60°),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并观察频谱形态。

  1.3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4结果

  4.1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与下肢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经x2检验显示颈动脉高于下肢动脉,差异有显著性(x2=4.502,P<0.05),见表1。

  4.2以面积狭窄率50%为界,将狭窄程度分为<50%和≥50%进行分析,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与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经检验显示颈动脉组高于下肢动脉组,差异有显著性(x2=7.601,P<0.01),见表2。

  4.3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与下肢动脉IMT增厚,颈总动脉IMT(1.38±0.52)mm,股总动脉IMT(1.34±0.45)mm,腘动脉IMT(1.28±0.41)mm。

  4.4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股总动脉、腘动脉PSV、EDV均无明显差异(P>0.05),颈总动脉RI、PI较正常参考值增高明显,而下肢动脉无明显差异。颈总动脉RI(0.82±0.06)、PI(2.33±0.63);颈内动脉RI(0.70±0.06)、PI(1.65±0.06)。股总动脉RI(0.99±0.07)、PI(12.39±10.03);腘动脉RI(0.99±0.06)、PI(15.29±10.55)。

  表1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

  与下肢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的比较

  组别例数检出斑块检出情况(例)不稳定斑块检出率(%)x2值P值

  稳定不稳定

  颈动脉组2081483411477.04.5020.034

  下肢动脉组2081686210663.1

  合计4163169622069.6

  表2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

  与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比较

  组别例数狭窄程度(例)x2值P值

  <50%≥50%

  颈动脉组208172677.6010.006

  下肢动脉组20814136

  合计416313103

  5讨论

  高血压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脑梗死史高血压常见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在高血压患者中,动脉硬化性血管障碍发生率极高[4]。颈动脉、髂动脉及股动脉均为动脉硬化的好发部位,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应用超声评价颈动脉疾病,并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脑梗死之间有密切关系[5]。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病理基础,IMT变化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IMT异常增加的部位出现斑块的危险性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在脑梗死的发生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与脑梗死密切相关,而稳定性斑块很少发生脑梗死。

  6结论

  CDFI用于血管病变的诊断有独特的优越性,能够客观地评价病变程度,并可重复进行。我们通过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下肢动脉的超声观察及测定总结如下:动脉IMT均增厚,且颈动脉比下肢动脉更易检查出不稳定斑块,狭窄程度也比下肢动脉严重。

  参考文献

  [1]滕雅轩.不同级别高血压对动脉血管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7):128-129.

  [2]CHOBANIANAV,BAKRISGL,BLACKHR.Theseventhreportofthejointnationalcommitteeon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treatmentofhighbloodpressure:theJNC-7report[J].the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2003,(22):2560-2572.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376-383.

  [4]卓健,方向,陆晓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03):275.

  [5]郭毅,周志斌,李富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02):186-188.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