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对气管软化的处理方法,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甲状腺手术中出现的气管软化的处理过程。结果 甲状腺手术中出现气管软化者,行气管悬吊皮肤外可调控的固定方法后,均未出现气管塌陷等异常情况,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对气管软化的处理应用气管悬吊皮肤外可调控的固定方法简单有效。
【关键词】 甲状腺肿;甲状腺切除术; 气管软化
甲状腺手术存在较大的潜在性危险,特别是巨大甲状腺肿常可致气管软化,尤其是病程较长的胸骨后甲状腺肿,有学者报道其发生率为 0.72%~17.1%[1]。气管软化导致的呼吸道急性梗阻是甲状腺手术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需临床紧急而合理的处置[2], 一旦发生救治不当死亡率较高。国内资料显示其发生率约为0.1%[3]。自2000-2007 年,本院共对14例患者在行甲状腺手术中针对气管软化施行气管悬吊皮肤外可调控固定术,均获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4 例,男5例,女9 例,年龄44~71 岁,平均58 岁。左侧5例,右侧3 例,双侧6例。病理诊断:2 例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大,8例为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均为Ⅲ°以上肿大。术前出现不同程度呼吸困难3例,吞咽困难5 例。
1.2 术前检查
术前X线气管摄片及颈部CT检查均见气管明显受压和移位。食道钡透示有4例轻度挤压食道,5 例明显挤压食道。
1.3 手术方法
11例患者均在气管内麻醉下手术,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气管悬吊皮肤外可调控固定术。手术中,先行常规游离甲状腺腺体,暴露气管后,在气管软骨软化区中心塌陷的气管壁上用4号线间断缝合并提起,防止气管塌陷引起呼吸困难。手术近结束时,将两线头分别由颈前皮下组织及皮肤穿出,最后根据患者呼吸幅度的深浅调整线的松紧度后打活结固定在准备好的纱布垫上。
期刊发表论文
1.4 治疗结果
患者住院时间9~14d ,平均9.5d,均治愈出院。所有患者术后无呼吸、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症状。
2 讨论
预防气管塌陷的方法包括有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气管支架植入及气管悬吊术。在临床上较常用的方法有气管切开及气管悬吊术。气管切开增加了患者痛苦及护理难度,易并发严重肺部感染,且拔管后有出现气管狭窄的可能。施行气管悬吊皮肤外可调控固定术,操作简单,便于观察,效果确切,术后患者痛苦小。我们经过14 例的实践体会到,施行气管悬吊皮肤外可调控固定术是预防气管塌陷较理想的术式。
2.1 术式优点
①手术操作简单。②便于观察。术后可随时仔细察患者呼吸及吞咽情况,及时调整悬吊线的松紧度。③疗效肯定。将软化的气管壁吊起可使气管与周围组织形成黏连或形成瘢痕,使软化气管不再塌陷,达到治疗软化气管的目的。
2.2 手术注意事项
①要仔细对病灶侧气管及非病灶侧气管进行探查,特别是气管内插管麻醉时,更要认真触摸探查,掌握气管软化的情况。②应注意气管壁悬吊线必须将气管软化段拉起。③悬吊线的方向应与软化的气管面垂直,并保持气管在中线位。④缝合软化气管壁时,缝针避免穿透气管全层,以防术后出现气管漏。
2.3 拆除悬吊线时间
期刊发表论文
在拆除悬吊线之前可将线结松解观察,患者无呼吸及吞咽异常可拆线,若患者出现呼吸及吞咽异常将线结重新打紧,继续悬吊观察,直到形成确切的黏连固定后无呼吸不畅或吞咽异常再将悬吊线拆除。
2.4 适用范围
气管悬吊皮肤外可调控固定术对术前已有呼吸道压迫症状者、气管移位距离大及气管软化范围广者尤为适用。总之,在甲状腺手术中对气管软化的患者施行气管悬吊皮肤外可调控固定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卢崇亮,钟漓. 甲状腺术后致死性并发症7例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1,10:480-484.
[2]黎洪浩,张红卫,王捷,等.巨大甲状腺切除术中发生窒息的紧急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24:603-6043.
[3]汤笃礼.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其外科治疗[J].普外临床, 1986, 1(2): 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