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β2?微球蛋白(β2?MG)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46例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尿β2?MG水平,同时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在不同病理类型患者中比较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微小病变、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相比,膜增殖性肾炎、膜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的预后差,而后三者的血、尿β2?MG明显升高。结论 β2?MG可预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预后,应将β2?MG作为临床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
【关键词】 β2 微球蛋白 肾病综合征 预后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成年人中常见的肾脏疾病,是以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为临床特点。肾穿刺活检是确定其病理类型的惟一手段。但在有肾穿刺禁忌证者或经费、医疗技术有限的基层医院中,肾穿刺活检术难以开展,对于病情及预后的评价存在难度。因此,寻找简单快捷的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探讨β2?MG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预后评价中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46例,男23例,女23例,平均年龄30.13±14.91岁,彼此间无血源关系,并行肾活检确定病理类型。
2.实验方法
(1)生化检测
通过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TP/24 h),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白蛋白(ALB)、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LD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
(2)β2?MG检测
取患者空腹静脉血,留取晨尿中段,采用125碘?标记的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血、尿β2?MG水平(试剂盒由潍坊三维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正常值:血清0.9~2.3 μg/ml,尿<0.29 μg/ml。
(3)经皮肾穿刺术及肾脏病理检查
患者均予行实时超声定位下经皮肾穿刺术,肾组织标本行HE、PAS、PASM、Masson染色及免疫学相关抗体检测,于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确定病理类型。
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 果
1.病理类型
微小病变(MCD)6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17例、膜增殖性肾炎(MPGN)7例, 膜性肾病(MN)7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9例,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多见。
2.病理类型与各项生化结果的关系
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TP/24h、ALB、Scr、BUN、CHO、HLDC、TG、LDLC、VLDLC等水平,结果发现FSGS的 ALB明显低于MN(P=0.035)、其Scr明显高MPGN和MN(P=0.019、0.035)、其CHO和LDLC明显高于 MPGN(P=0.033、0.025),MN的HDLC明显低于MsPGN(P=0.039),MCD的TG和VLDLC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类型(P=0.004、0.035、0.006、0.01,P=0.004、0.039、0.007、0.014)。见表1。表1 病理类型与各项生化结果的关系(略)注:与MN比较,※P<0.05;与MPGN、MN比较,※※P<0.05;与MPGN比较,#P<0.05;与 MsPGN比较,△P<0.05;与其他类型比较,▲P<0.05
3.病理类型与β2?MG的关系
患者的血、尿β2?MG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病理类型分别为MPGN、MN、FSGS患者与MCD、MsPGN患者相比,其血、尿β2?MG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MPGN、MN、FSGS之间比较及MCD、MsPGN之间比较血、尿β2?MG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1。
讨 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预后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主要与病理类型、临床因素、并发症有关,其中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最密切。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五种病理类型中以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预后最差,其次为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炎,10年肾脏存活率分别为40%、60%、50%~64%[1],而微小病变、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预后较好。
β2?MG是体内细胞合成的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由100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为11.8 ku。β2?MG全部由肾小球滤过,99.9%经肾近曲小管重吸收,由肾小管内皮细胞降解为氨基酸,不能被回收利用。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可导致血 β2?MG升高;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退,可出现尿β2?MG排泄增加。临床上常用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来作为检测肾功能的指标,但肾功能下降到正常人的1/3时,BUN、Cr才升高,因而它们无法早期诊断肾脏损害。而此时血、尿β2?MG已有上升趋势,因此临床中测定血、尿β2?MG是评价各种肾脏疾病病情的敏感指标。在透析病人监测血清β2?MG可预测死亡率[2]。在移植肾病人中,尿β2?MG可作为预测急性排斥反应的特异性标志,其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80%,在排斥反应逆转后,若尿β2?MG持续升高,则意味着有反复的排斥反应[3]。在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尿 β2?MG可用于早期肾损害的诊断[4]。本研究显示,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表现为膜增殖性肾炎、膜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病理类型的患者,血、尿β2?MG水平明显升高,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的Scr也明显上升,而病理类型是影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预后的主要因素,这三种病理类型预后较差,由此提示血、尿β2?MG可用于预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预后好坏。
β2?MG水平受外界影响因素少,检测操作简单易行,对于评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预后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因此应将β2?MG作为临床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特别是在有肾穿刺禁忌证患者及基层医院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善锬.当代肾脏病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446-477.
[2]Cheung AK,Rocco MV,Yan G,et al.Serum beta?2 microglobulin levels predict mortality in dialysis patients: results of the HEMO study[J].J Am Soc Nephrol,2006,17 (2): 546-555.
[3]Oetting WS,Rogers TB,Krick TP,et al.Urinary beta2?microglobulin is associated with acute renal allograft rejection[J].Am J Kidney Dis,2006,47 (5):898 - 904.
[4]王 晶,白玉芝,张 琴,等.β2?微球蛋白及肾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老年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5):1494-1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