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髋臼骨折往往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必须从接诊后即刻起进行复苏和抢救,复苏和抢救原则无太大的特殊性,这里不再叙述。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不外乎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应结合患者的一般情况、肢体合并伤、骨折脱位类型、软组织损伤情况以及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等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复杂髋臼骨折 手术 治疗 注意事项
一、临床资料
手术治疗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18~60岁,平均39岁。骨折原因:车祸伤22例,高处坠落伤了例,房屋倒塌压伤5例。右侧19例,左侧 15例。前柱骨折4例,前壁骨折1例,后壁骨折10例,后柱骨折12例,横形骨折 3例,双柱骨折4例。合并颅脑外伤6例,坐骨神经损伤3例,髋关节前脱位1例,后脱位6例。本组病例均在伤后1周内手术。
二、临床治疗
(一)闭合复位
闭合复位有时是一个应急性的治疗措施,有时也是一个永久性的治疗方法,但是闭合复位之前,也要仔细评估一下病人的情况、骨折的类型、是否有并发症、是否需要麻醉下复位,一般情况下,任何严重移位的髋臼骨折和股骨头脱位均应行手法复位,可在急症室内实施,如条件许可,最好在复位床上进行,可用C形臂X光机观察复位情况。股骨头脱位,尤其是后脱位,需要急症复位,使股骨头进入髋臼,防止尖锐的骨折片进一步损伤股骨头的关节软骨面。如果股骨头脱位时间较长,会影响股骨头血运,甚至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于坐骨神经麻痹的患者也应该急症复位,以去除脱位的股骨头对坐骨神经的持续压迫。股骨头一旦复位,即无紧急切开复位指征,最好等2~3d以后再行手术,在此期间根据三个位置的X线平片和CT片进行仔细的影像学评估,确定骨折类型,并通过在骨盆标本上标记骨折线、钢板和螺钉的位置来模拟手术过程,同时准备必要的手术器械和组织最好的手术医生。当急症手术治疗髋臼骨折时,所有这些有利条件都很难达到,所以说急症切开复位内固定是迫不得已才做的事情。
(二)急症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指征 如何发表论文
1.难以复位的股骨头脱位 如果在全身麻醉下用闭合复位的方法不能使股骨头复位,必须行急症手术复位。造成无法复位的情况常常是由于关节内有大的骨折块或软组织(如关节囊或髋臼盂唇)嵌入,还有一种可能是股骨头卡在关节囊的破裂口中。
2. 脱位复位后髋关节仍不稳定 如果髋臼的骨折块很大,即使在后脱位时采用下肢外展、伸直、外旋位牵引,在前脱位时采用下肢内收、屈曲、内旋位牵引,股骨头仍难以包容在髋臼内,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应尽早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将患者快速转送到有能力处理这种情况的医院。
3.进行性加重的坐骨神经损伤症状 有此种情况的患者为6例,占4%。闭合复位之前坐骨神经损伤症状进行性加重,是急症闭合复位的指征,而闭合复位之后坐骨神经损伤症状进行性加重,是急症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指征,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应用神经检测装置。
4.合并血管损伤 很少见,通常由前柱或前壁骨折片刺破髂外动脉引起。
5. 开放性骨折 开放性髋臼骨折很罕见,处理步骤和其他开放性骨折相同,即清洗、清创和固定。只有在理想的情况下,如创面污染比较轻,器械准备比较充分,又有一组能胜任此手术的医生,同时患者的一般状况允许时才可以使用内固定。一般情况下应在清创缝合以后给予骨牵引,二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如何发表论文
(三)骨牵引
在移位的骨折或股骨头脱位复位之后、制定出最终的治疗方案之前,应给予患肢临时的骨牵引。这时骨牵引严禁安放在股骨大转子上,因为显露髋臼的最佳手术入路是经大转子截骨的方法,一旦将牵引针插入大转子,就会丧失了应用此方法的机会。因此,可以先对患者行股骨髁上骨牵引,当医生决定最终的治疗方法是行牵引治疗而不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再改行股骨大转子骨牵引。如果牵引的时间很长,必须注意防止膝关节僵硬,应用CPM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四、讨论
在闭合复位以后,再次拍3个位置的平片和CT扫描,然后评估复位是否充分,头臼是否匹配。如果X线和CT检查显示关节面匹配良好,髋臼比较稳定,那么就继续应用非手术治疗,通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最适合闭合复位、牵引治疗的骨折类型是无移位或移位很小的低位前柱骨折、低位横形骨折、继发匹配的双柱骨折和内壁骨折(通常为老年人且合并有前柱骨折),这些骨折有可能通过闭合复位的方法取得成功并能保持头臼匹配。牵引应至少保持8~12周,并且需要定期拍床头X线片以明确复位是否能够维持。某些特殊类型的骨折,闭合复位很难使其保持头臼匹配,如所有的后方类型的骨折、高位横形骨折或T形骨折、累及髋臼负重顶的骨折、有骨折块和软组织嵌入的骨折等需要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毛宾尧.髋臼骨折[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0-15.如何发表论文
[2]刘长营, 王仁成, 孙佰香, 等.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 21(3):196-197.
[3]孙韶华, 徐荣明, 马维虎, 等.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 20(4):2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