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1-24 13:45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陈朝升 点击次数:
2、连梁设计时应注意在计算地震作用效应时对其刚度予以折减,折减系数不宜< 0.5,对其它作用效应不宜折减。连梁主要承受墙肢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约束弯矩和剪力,按照“强剪弱弯”的要求进行构件设计,水平钢筋伸入墙肢的长度不小于抗震锚固长度和600mm的较大值。
3、连梁计算“超限”普遍表现为抗剪强度不足,可增大连梁的跨高比或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等措施。特别要注意的是应避免楼面梁支承在连梁上,因为连梁侧向刚度弱,本身剪切应变较大,容易出现裂缝,没有足够的抗扭刚度去抵抗平面外弯矩。
4、连梁施工时其混凝土等级应与所在层剪力墙的混凝土等级一致。通常设计人员对于连梁有一个误区,认为连梁属于梁的范畴,实际上连梁是剪力墙的一部分,相当于开洞后的剪力墙。然而在工地中,当剪力墙与梁板混凝土等级不同时,施工人员也普遍认同连梁混凝土与梁板一致,为了施工方便,常将连梁与楼板一起浇筑。
(三) 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设计应注意的几点
1、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上一层需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以保证其具有比较大的塑性变形能力,当本层墙肢的轴压比小于JGJ3-2010表7.2.14中规定的数值时,可不设约束边缘构件,采用构造边缘构件即可。其它部位,可直接采用构造边缘构件进行配筋设计。
2、约束边缘构件应满足最小体积配箍率的要求,适当时可计入水平分布筋的体积配箍率并不应大于总体积配箍率的30%,并应符合计入水平分布筋的构造做法。但这样做会给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实际设计时,往往不考虑水平分布筋对体积配箍率的作用,以做为安全储备。构造边缘构件一般没有最小体积配箍率的限定,通常构造边缘构件的箍筋选用8@200,也可参考本层剪力墙墙身水平分布筋确定。
3、一般情况下,剪力墙的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满足最小配筋率就够了,但对于少数边缘构件,需按配筋计算。边缘构件的最大配筋率目前规范并未明确规定,可参考框架柱的最大配筋率,按照5%控制。当边缘构件计算配筋率> 3%以上时,边缘构件的配筋就显得很大,配筋较为困难,可提高该墙肢竖向分布筋的配筋率,以达到降低边缘构件配筋率的目的。
4、约束边缘构件阴影部分内的竖向钢筋,宜采用小直径小间距的布筋原则,间距一般宜控制在150mm~200mm,最大不应超过300mm。从概念上来看,边缘构件受力比较集中,竖向钢筋间距控制应比墙体分布筋更为严格,采用小间距能使竖向钢筋直径和箍筋直径相应减小,更利于竖向钢筋的受力和裂缝的控制。
三、合理运用电算程序对剪力墙结构进行计算和分析
进行剪力墙结构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合理布置剪力墙,利用结构电算程序建立全楼模型并模拟实际荷载传力途径进行计算分析,并分析计算结果的几个参数是否合理,使得这些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通过对高层建筑结构的七个比值来判断结构是否合理,这七个比值分别为:轴压比、周期比、位移比和位移角、剪重比、刚重比、刚度比、层间抗剪承载力比。这些比值应满足规范要求,如不满足,可能需要调整结构布置。但有些比值也不能比规范规定的限制要小很多,比如某一剪力墙结构最大位移角为1/2500,比规范限值1/1000小很多,说明结构布置很不经济,还可适当减少剪力墙以进行优化,直到各个参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样设计的剪力墙结构才是最经济安全的。
结语:
综上所述,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剪力墙作为结构的竖向构件,承担了全部的水平和竖向荷载,应对剪力墙的设计加以重视,控制墙肢的轴压比和满足边缘构件的构造要求是非常必要的。结构设计时,要对剪力墙墙肢和连梁进行合理布置,以期达到理想的结果。
参考文献:
[1]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2]钟建兴.关于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的一些探讨[J].建筑工程,2010(16)
[3]冯芸.谈小高层住宅的剪力墙设计与概念设计[J].山西建筑,2009(08)
[4]陈锦石,郭正兴.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空间模型抗震性能研究[J].施工技术,2000(09)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