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1-09 15:1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吴晓春 点击次数:
ΔG′5=-257270+21.27T
(5′)
3热力学分析
根据式(1′)~(5′)作ΔG
ψ(T)图,如图1所示.
图1铜氧化精炼中各有关反应的ΔG
T图
Fig.1ΔG
Tfigureoftherelevantreactionin
thecrudecopperoxidationrefining
从图1中可以看出,线(3′)和线(4′)均位于线(1′)之上.这说明原始粗铜中的Ag和Ni在氧化精炼过程中都不会被氧化,而是完全留在精炼后铸成的阳极板中.因此,为了使Ag、Ni与Cu分离并加以回收,必须在氧化精炼之后对Cu进行电解精炼.同时,线(2′)和线(5′)均位于线(1′)之下,而且线(5′)的位置最低.因此,在Cu的氧化精炼过程中,这两种杂质将按S→Fe的递减顺序发生氧化.
随着氧化精炼的进行,熔体内的S首先被氧化,Fe的含量也逐渐减少.当Fe和S的质量分数分别降低到0.001%和0.100%时,粗铜中的Cu、Ni和Ag因未被氧化而保持表1中的含量比例.从而,得到新的粗铜成分,见表2.
表2Fe和S的质量分数分别降到0.001%和
0.100%时的粗铜成分
Tab.2Thecompositionofthecrudecopper
whenFeandSwerereducedto
0.001%and0.100%
将表2中的粗铜成分及a、PO2和PSO2等数据分别代入式(1)~(5)中,得到新的关系式:
ΔG″1=-361740+163.70T
(1″)
ΔG″2=-529210+281.20T
(2″)
ΔG″3=-480390+299.70T
(3″)
ΔG″4=-101320+318.67T
(4″)
ΔG″5=-258080+66.40T
(5″)
根据式(1″)、(2″)和(5″)作ΔG
ψ(T)图,如图2所示.
图2Fe和S的质量分数分别降到0.001%和
0.100%时的ΔG
T图
Fig.2ΔG
TfigureofwhenFeandSwere
reducedto0.001%and0.100%
从图2中可以看出:线(1″)和线(2″)相交于1425K.说明在Cu的氧化精炼温度范围内,按反应Fe+Cu2O=2Cu+FeO可使Fe的质量分数降至0.001%左右.这与生产中的结果几乎一致,验证了热力学计算的准确性.同时,线(5″)仍位于线(1″)之下,从而可以预见粗铜中的S还将继续氧化除去至比0.100%低得多的程度.
Ag、Ni在Cu的氧化精炼过程中不被氧化,因此,式(3″)和式(4″)的图形未包括在内.
下面通过计算分析氧化精炼粗铜中的S可除去的程度.当S的质量分数分别降到0.010%和0.005%时,作上述类似计算,得到相应的S氧化反应的ΔG-T关系式如下:
当YS=0.010%时:
ΔG5=-258577+85.58T
(5a)
当YS=0.005%时:
ΔG5=-258620+91.30T(J)
(5b)
在1400~1500K,根据式(5a)和式(5b)作ΔG-ψ(T)图,如图3所示.
图3铜氧化精炼中S氧化反应的ΔG
T图
Fig.3ΔG
TfigureoftheSoxidationreaction
inthecrudecopperoxidationrefining
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氧化精炼温度下,线(5b)仍在线(1″)之下,而线(5b)和线(1″)相交于1424K,最下方的为线(5a).下面将分析交点温度1424K的由来.将方程(5b)与方程(1″)相减,得到反应式:
[S]+2[Cu2O]=4[Cu]+SO2
该反应的ΔG-T关系式为:
ΔG=103120-72.40T
当反应达到平衡,即ΔG=0时,T=1424K.可见,通过氧化精炼可使粗铜中S的质量分数降至0.005%左右.这与生产中的结果基本一致.
下面讨论该成分的粗铜最佳氧化精炼温度.
S在氧化精炼过程中的氧化反应是吸热反应,故其ΔG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得更负.这一点与杂质Fe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情况相反.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升高温度有利于S的除去,而降低温度则有利于Fe的氧化,结合图2和图3可知,适宜于精炼除Fe和S的温度为1425K左右.
经过上述热力学分析可知,粗铜经氧化精炼后产出的阳极铜的质量分数为:99.500%Cu、0.001%Fe、0.144%Ni、0.090%Ag和0.005%S.
在此以某生产厂家阳极板化学成分实例(表3)作对比[6].
从表3中可以看出,理论分析结果与精炼后产出的阳极铜实际化学成分基本一致.
表3阳极板化学成分实例
Tab.3Theexamplesoftheanodeplate
chemicalcomposition
4结论
通过上述热力学分析可知:
(1)有价金属Ag、Ni在Cu的氧化精炼过程中不被氧化,完全留在阳极板中.因此,在氧化精炼之后必须进行Cu的电解精炼,以使Ag、Ni与Cu分离并回收.
(2)除去有害杂质Fe、S的最佳精炼温度为1425K.同时,在生产中,只要严格管理,精心操作,减少故障,可以将Fe、S等杂质去除至最低程度,减少杂质在电解过程中的危害.
(3)Cu的冶金工厂产出的阳极铜的合理化学成分可以通过热力学计算获得.
参考文献:
[1]魏寿昆.冶金过程热力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2]张鉴.冶金熔体和溶液的计算热力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3]黄永峰.无氧化阳极铜生产工艺研究与应用[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7(2):51-54.
[4]北京有色设计研究总院.重有色金属冶炼设计手册(铜镍卷)[K].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5]傅崇悦.有色冶金原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
[6]梁英教.物理化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3.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