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对乙肝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进行多因素研究并对主动免疫进行综合评价,以进一步加强对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机制的认识,降低HBV母婴垂直传播率。方法:调查研究病例来自三级医院产房无症状HBV携带孕妇及其新生儿86例,根据母亲孕期、新生儿是否进行被动免疫〔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分为免疫阻断组、免疫未阻断组,两组新生儿均按计划免疫要求注射乙肝疫苗,产前、产后及新生儿分别取静脉血检测乙肝标志物(HBVM)、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对出院产妇及新生儿进行随访。调查、核对、记录所有相关因素,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母亲血清的 HBeAg阳性或HBV-DNA阳性,新生儿的宫内感染明显高于阴性者。母亲孕期、新生儿出生进行被动免疫对乙肝感染率有显著降低作用。产前阻断 HBsAg阳性组与HBsAg、HBeAg双阳组所生婴儿宫内感染无显著差异,产前未阻断HBsAg、HBeAg双阳组所生婴儿宫内感染率显著高于 HBsAg阳性组。结论: 应针对HBV携带者孕妇的高危因素及时进行阻断,可以降低HBV宫内感染率,宫内感染是导致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乙肝病毒;感染;母婴垂直传播;免疫阻断
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慢性HBV携带者达4亿,其中大多数是亚洲人[1]。他们的HBV感染往往是在新生儿期或幼年期感染,虽然无症状,但其中约40 %有ALT升高。新生儿感染HBV后,约有80 %~90 %可成为慢性HBV携带者,形成传染源[2]。因此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对控制HBV感染流行及相关疾病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病例来自包头市某三级医院产房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住院分娩的无症状HBV携带孕妇及其新生儿86例。根据母亲孕期是否进行被动免疫分产前阻断组(55例)和产前未阻断组(31例),各组再根据母亲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分单阳组和双阳组,详见表1。
职称论文发表网
1.2 方法
产前阻断过程中,HBsAg孕妇自孕28周开始肌肉注射HBIG,每次200 IU,共3~4次,每次注射间隔4周,所有新生儿生后1 h内、1个月注射HBIG 100 IU,并按照0、1、6个月顺序接种酵母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每次10 μg。孕妇分娩前1~3 d及新生儿出生后30 min分别取静脉血检测HBVM、 ALT、HBV-DNA。随访病例67例,产前阻断组:单阳组28例、双阳组16例,产前未阻断组:单阳组21例、双阳组10例,随访新生儿于7个月再次检测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阳性为宫外感染病例(产时感染或出生后感染)。表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特征(略)
2 结果
产前阻断双阳组发生宫内感染2例、发生率10 %,产前未阻断组双阳组感染4例、发生率40 %;产前阻断单阳组无感染病例,产前阻断组和产前未阻断单阳组均无宫内感染病例。在同一组内母亲单阳组与双阳组的血清HBV-DN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2 母亲单阳组与双阳组的血清HBV-DNA的比较(略)
新生儿出生30 min后乙肝病毒标记物“两对半”结果见表3,阻断组全阴性6例,HBsAb阳性47例,HBsAg阳性2例,HBsAg和HBeAg双阳0例,新生儿的 HBV感染率为3.6 %(2/55);产前未阻断组全阴性10例,HBsAb阳性17例,HBsAg阳性3例,HBsAg和HBeAg双阳2例,新生儿的HBV感染率为 16.1 %(5/31),阻断组和未阻断组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8,P<0.05)。表3 新生儿出生30 min后乙肝病毒标记物“两对半”结果(略)
单阳组与双阳组目前所产新生儿24 h内HBsAg或HBV-DNA阳性率及HBV宫内感染率的比较,见表4。表4显示产前阻断单阳组、双阳组新生儿出生后HBsAg或HBV-DNA阳性率及HBV宫内感染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前未阻断单阳组与双阳组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4 研究对象生后24 h内HBsAg或HBV-DNA阳性及HBV宫内感染比较(略)
3 讨论职称论文发表网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母婴传播更是我国慢性HBV感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要降低慢性HBV感染率,首先要阻断HBV母婴传播,因此,对HBV母婴传播及其传播途径方式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HBV的母婴传播可发生于宫内、产时和产后,一般认为产时和产后传播机会较大。其传播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围生期的许多高危因素与HBV的母婴传播密切相关。本研究观察到,在进行产前阻断和新生儿被动免疫情况下,HBV宫内感染率低于未阻断组,其原因可能为产前被动免疫能有效降低母体HBV病毒载体水平,提高婴儿抵御HBV病毒的能力,有效降低了母婴传播或部分宫内被感染的胎儿。新生儿HBV感染与母亲血清中的HBeAg携带明显相关。一方面,HBeAg的存在表示HBV复制活跃。一方面,HBeAg可直接参与乙肝病毒的宫内传播[3]。
HBIG是一种含有高效价的乙肝表面抗体,孕妇产前多次注射能有效减少HBV的宫内感染。宫内感染越来越受重视,有较多资料表明HBV宫内感染所占比例相当高,可能有半数。有认为使用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呈免疫失败的儿童中 70 %是因为宫内感染[4]。而且认为 HVB子宫内传播机制并不局限于 HBV 透过胎盘的物理化学作用,还有一HBV在胎盘组织内细胞传递的过程,形成由胎盘的母面往胎儿面各层组织中的HBV量逐层递减的现象。由此推论,尽量减少孕妇血中 HBV 的载量,有可能进一步提高阻断效果。
为阻断HBV 的传播, HBsAg阴性母亲的婴儿, 应在 0、1、6 个月各接种10 μg 乙肝疫苗。 HBsAg 单项阳性的母亲, 应在 0、1、6 个月各接种 20 μg 的疫苗, HBsAg 和HBeAg 阳性母亲的婴儿, 应在出生后 6 h 内及 1个月肌肉注射HBIG 100 IU。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及时定量应用HBIG是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途径的一个有效方案。
参考文献:
[1] Alik AH,Lee WM.Hepatitis B therapy: the Plot thickens[J].Heaptology,1999,30:579-581.
[2] 高寿征,田庚善,崔振宇,等.病毒性肝炎[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22-24.
[3] 朱启镕,于广军.阻断乙型感染病毒宫内传播的随即对照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8):478-480.
[4] 朱科伦,马佩球,张为民,等.HBV 阳性孕妇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后免疫学反应的研究[J]. 广州医药,2004,3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