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落小编回答:
公平理论认为,寻求公平是人们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的倾向,人们除关心所获得报酬的绝对值之外,更关注的是与他人相比、与自己的投入相比所获得报酬的相对值,并对公平与否进行判断的,进而产生公平感或被剥夺感。这将会对个体的后继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学生而言就表现为“继续努力”或“放弃努力”,甚至是“拒绝努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评优评奖过程中的公平呢?评优的程序规范是保障,期望理论的后期研究认为,“程序公平更能影响员工的组织承诺,增强组织承诺和对上司的信任”,因此在评定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程序规范,过程公开,避免个别教师、学生干部说了算的现象。
首先,评奖评优考核指标、指标权重等的确定要民主。一般来说,大的原则框架,以及规则草案,应由上级管理部门、普通老师和执行部门确定,以明确鼓励学生发展的大方向及重要方面,从而起到引导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必须相信学生的思想觉悟,相信学生参与校园管理的热情与能力,将草案交由学生研究讨论。此举一方面能做到科学决策,集聚师生智慧,另一方面也是做隐性宣传。
其次,应合理分配每个院系的评优比例。让每个院系都在明确的标准下公开竞争评优的指标,并设立奖励性的分配措施,促进各个学院之间的合作和竞争。再次,公开评优过程。上级主管部门和执行部门首先应对评奖评优文件、评定流程、评定细则进行公示,下达到学生班级,信息透明公开,从而便于参评学生和集体了解基本情况,从源头减少暗箱操作机会,也有助于学生内部自评时的有章可依。执行部门收集的量化考核数据也应通过下发班级或张榜公示,为公平评比提供明确依据,这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自律。学生内部评比时应强调采用班级会议或评比大会的形式,公开评比过程。
最后,评定的初步结果必须按程序进行公示,以接受各方的监督,对学生个人和团体的质疑上级部门也需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说明工作,按规则办事,以事实依据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