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落小编回答:
功能翻译理论虽然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但综观历史,翻译的功能观在翻译实践中早为译者所领悟。不少文学作品或《圣经》译者注意到,不同的情景要求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翻译理论家西塞罗曾描述过,如果逐字翻译,译文就会显得笨拙的。但若在必要时变更原文的措辞和语序,又远离了译者应发挥的作用。Jerome认为的《圣经》中有的段落必须采用逐字翻译的方法或按字母进行翻译,有些则需译出其意或根据译文读者的需要和期望适当调整原文。20世纪60,70年代,在《翻译科学探索》书中,Nida提出了“动态对等”理论。
“动态对等”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切近”指的是“切近源语信息”,“自然”是指目标语中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译者应使译文最大限度地切近原文,行文自然,避免“翻译腔”。就翻译评价而言,Nida提倡“读者反映论”,即读者对译文的反应是评价翻译质量的标准。动态对等是从接受者的角度而非从译文形式的角度来看待翻译。
后来,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Nida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着重于翻译的内容和结果。Nida的这一理论对后来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把翻译和语言功能结合起来,根据Biihler的语言功能学说,提出了翻译中三种文本功能形式:“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并建议表达型文本可采用语义翻译法,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可采用交际翻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