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校园是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来改善校园内的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等与校园各类资源的相互交互情况,以提高交互的灵活性、明确性、响应速度及深化程度,进而实现全新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与服务的校园运行模式。更具体地讲,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校园就是将传感器、感应装置嵌入或装配到教室、食堂、图书馆、照明系统、考勤系统、实验室等所涉及到的各种具体物件中,且全面互联互通,形成校园内的物联网络,再将校园物联网与原有的互联网、校内局域网整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学校中的教学、学习、工作、生活与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深入整合[1]。当然,要将物联网的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智能校园的建设过程中,研究者们必须要考虑的就是整体应用过程中的可行性问题。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校园;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1.44
物联网技术是最新兴起的第三次信息技术浪潮中的典型代表,综合分析各家之言,当前比较公认的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否能为智能校园的建设、管理及维护提供新的技术支持与实现手段,能否提升校园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对于智能校园中的用户体验有多大的提升空间等等,都是本文接下来需要探究的问题。由于物联网能够对各种操作对象、操作资源进行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和自动控制,因此能够使其在目前广泛关注并逐渐开展的智能校园建设领域中大有作为。通过大量的文献研读、案例分析与实践探索,总结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校园应用的可行性如下:
1 提升校园管理部门的感知能力,捕获的数据更多、更全
物联网技术的首要特点就是强大的感知功能,运用射频识别技术、激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图像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物联网的相关技术,能够对接入物联网中的人、物进行全面地、充分地识别、确认与感知,从而捕获到数量更大、种类更多的有效信息与数据,为智能校园管理提供高质量的依据[2]。例如:学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可以运用智能水表、电表和相关的传感器设备持续收集各部门的能源供需数据,随时掌控校园内的能源使用情况。各种新型传感器设备的研发与运用,将为校园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内嵌IC芯片,与传感器、无线射频装置连通的“智能物品”将大大增加,为校园的精细、高效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与充分依据。
2 促进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与现实世界的全面联通
早期的数字化校园主要是搭建教学信息管理平台、学生信息管理平台与校园服务平台等辅助校园各方面管理的平台系统,虽然各个系统的相关软硬件建设程度几近成熟,但它们与现实世界中的物质之间的联系很少甚至几乎没有,而且彼此之间的联通程度也不尽如人意,致使数据共享难以实现、平台交互困难重重,对校园综合管理造成影响[3]。而物联网相关技术的引入,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状况。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校园建成以后,校园的各个信息管理系统与现实世界之间将实现全面的互联与互通,并以全新的方式进行系统平台与现实世界之间、系统平台与系统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互,从而使得校园的各个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的信息管理体系。
3 实现校园各方面应用的深度智能化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能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有利于在透彻感知及全面联通的基础之上,实现更深入的数字化、自动化与智能化。采用新的算法与计算模式,赋予校园各方面应用更好的预见能力与处理能力,以便于管理者及时、明智地采取相应的对策与行动。计算、处理、分析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对于海量繁杂的数据的加工处理工作来说,将会带来极大的便利与更精确的处理结果,同时为智能信息、智能数据的分析、探究创造价值。
4 整合资源,节约成本
各教学资源之间无法进行交互,开放性和互补性较差。各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建设只根据本地区或者本校的教学情况进行,没有从全局、宏观上进行整体把握,因此所建设的教育资源交互性、开放性、互补性和共享性较差,形成了许多“资源孤岛”,这种情况下,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4]由于物联网技术能够促进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与现实世界的全面的联通,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有助于节约建设智能校园的成本。新型的校园物联网络建成以后,可以将学校原来设置的各个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合并到一起,在已有的各个服务器之间建立有效连接,系统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统一服务于学校的各项应用,并且对智能校园的各方面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及分配,有效避免数据冗余的同时还能从一定程度上杜绝信息的浪费。另外,物联网技术还能够增大智能校园信息管理的弹性,以适应学校各方面不断变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