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6-20 08:3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 祁琪 陈昌旭 点击次数:
图4中,T为速率陀螺时间常数;?孜为速率陀螺阻尼系数;?子g为速率陀螺传输延迟时间;Tg为速率陀螺数据周期;?棕为弹体姿态角速度;?棕m为弹体姿态角速度测量值;?棕max为速率陀螺量程限制。
速率陀螺动态特性可用二阶欠阻尼环节描述。
3相控阵雷达导引头隔离度分析
3.1隔离度定义
隔离度是评价导引头系统解耦弹体运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定义为弹体扰动引起的导引头测量的附加视线角速度■与弹体姿态角速度的比值,通常用R表示。即,
(2)
3.2波束稳定与跟踪回路隔离度分析
将分别表示测角机构,波控算法,角速率陀螺的动力学特性,上述结构可以简化成如下的形式:
此时的雷达导引头已经通过将姿态角前馈,解决了提取的视线角对姿态角的耦合问题。
从弹目视线角速度qt到全捷联相控阵导引头输出的传递函数为:
(3)
从弹目视线角速度t到全捷联相控阵导引头输出的传递函数为:
(4)
由弹体姿态角速度到全捷联相控阵导引头输出的传递函数为:
(5)
其中GB(s)是波控系统的动力学表达式,Gg(s)是角速率陀螺的动力学。若不满足GB(s)Gg(s)=1,则系统隔离度不为0,导引头输出的视线角信息对弹体姿态角速度不能完全解耦。
只有满足GB(s)Gg(s)=1,才能消除弹体扰动对视线角的扰动,也就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解耦。
3.3分析结论
以往的理论分析,都是忽略掉导引头各环节的动力学特性,只考虑各环节增益。若Kp,Kg,KB分别代表导引头测角环节、角速度陀螺、波控系统的增益,根据公式(5),可得隔离度表达式为:
从真实视线角速度t到导引头输出的视线角速度的传递函数为:
(1)对弹体扰动的解耦
认为1/KB是波控系统的刻度因数,用Ks表示。则认为角速率陀螺与波控系统的刻度因数误差Kg-1/KB,也就是Kg-Ks,是造成全捷联相控阵雷达导引头隔离度的主要原因。只有当角速率陀螺刻度尺Ks与波控系统刻度尺Kg一致,且以相同的规律波动时,也即Ks=-1/KB,才能消除弹体扰动对视线角的扰动,也就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解耦。
(2)时间常数
导引头时间常数tSD=Ks/KpK,为了导引头输入的视线角速度与输出的视线角速度稳态增益为1,则Ks=1,所以tSD=1/KpK。时间常数与测角机构增益Kp和运放增益K相关,又因为测角机构的增益Kp≈1,时间常数只与运放增益K相关,K越大,时间常数越小。
4仿真验证
4.1各环节动力学对导引头隔离度影响
导引头参数:
增益:令Ks=1,且Kg=1,则刻度因数导致的隔离度问题不存在。
动力学特性:由于角速度陀螺的二阶特性,数据更新周期、测量延时以及波控系统的数据测量周期对导引头隔离度有明显影响[13]~[17]。所以在本次仿真中对于角速度陀螺,考虑数据更新周期、测量延时、陀螺二阶特性;对于波控系统,考虑数据测量周期;对于导引头测角环节,不考虑其动力学特性。
输入:弹体扰动角度幅值为1°、频率为3Hz,输入的视线角速度为0。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目标视线角速度输出曲线如图6所示。由图6所示仿真结果可知,导引头输出的视线角速度幅值约为0.25°/s。由于仿真中给出的导引头输入的视线角速度为0,所以导引头输出的视线角速度是由弹体扰动引起的。将导引头输出的视线角速度与输入的弹体姿态角速度相除,计算可得相控阵雷达导引头隔离度约为1.33%(目标视线角速度幅值与弹体扰动角速度幅值之比)。
仿真说明在角速率陀螺与波控系统刻度因数一致,而动力学的不一致时,仍然会导致隔离度问题的产生。
4.2响应速度受放大机构增益的影响
改变波束跟踪回路的增益K,得到波束转速(即测量到的视线角速度)如图7所示。
5结束语
文章在考虑了全捷联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测角环节、波控环节、速率陀螺的动力学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导引头波束稳定与跟踪回路中,引起导引头隔离度问题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结论,角速率陀螺刻度尺Ks与波控系统刻度尺Kg一致,但动力学不一致时,仍然会产生隔离度问题,不能完全解耦。导引头的响应速度与放大机构的增益有关,测角机构与放大机构的增益越大,导引头响应速度越快。并且通过仿真验证了此结论。
参考文献
[1]王嘉鑫,林德福,祁载康,等.全捷联相控阵雷达导引头隔离度寄生回路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11(33).
[2]李富贵,夏群利,祁载康.全捷联导引头寄生回路影响与辨识校正[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3,35(8):73-78.
[3]王琪,付书堂.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捷联波束稳定算法研究[J].航空兵器,2011(6):3-5.
[4]ZarchanP.Tacticalandstrategicmissileguidance[M].5thed.Virginia:AIAAInc,2007.
[5]张光义.相控阵雷达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25-47.
[6]周瑞清,刘新华,史守峡,等.捷联导引头稳定与跟踪技术[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8.
[7]李秋生.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捷联去耦技术研究[J].制导与引信,2005,26(2):19-22
[8]高烽.相控阵导引头的基本特点和关键技术[J].制导与引信,2005,26(4):1-5.
[9]何庆强,王秉中,殷忠良,等.导引头共形相控阵天线新技术[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28(12):1816-1819.
[10]高烽,周辉.一种捷联式数字角信息处理系统[J].制导与引信,2000,21(4):1-11.
[11]周瑞青,吕善伟,刘新华.捷联式天线平台的角跟踪系统设计[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3,25(10):1200-1202.
[12]林,姚郁,富小薇.捷联成像寻的器视线重构[J].光电工程,2006,33(3):40-53.
[13]BertilEKSTRAND.Trackingfiltersandmodelsforseekerapplication[J].IEEETransactionsonAerospaceandElectronicSystems,2001,37(3):965-977.
[14]RRAllen,SSBLACKMAN.Angle-onlytrackingwithaMSCfilter[C]//DigitalAvionicsSystemsConference,IEEE,1991.
[15]钱杏芳,林瑞雄,赵亚男.导弹飞行力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6]赵超.弹载捷联天线稳定平台控制与仿真研究[J].制导与引信,2005,26(2):19-22.
[17]乔元新.由捷联导引头产生比例制导信号技术[J].制导与引信,1991(1):9-15.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