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1-14 10:1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鑫 点击次数:
摘要:以青岛四方机车厂改造为例,探讨了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下普遍性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途径,提出面向市民生活,强调再利用,促进社区发展的老工厂改造更新模式。
关键词:消费文化;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工业遗产的社会价值在于它记载了芸芸众生的生活,是认同感的基础;它们在机械工程方面具有技术和科研价值,同时它们的设计和建造工艺也是美的源泉。——《塔吉尔宪章》2003.6俄罗斯
1.青岛旧城老工厂更新改造概况
近年来,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传统的资源劳动密集型工业逐渐被技术资本密集型工业所取代。在后工业化进程中,由于城市功能的调整,产业布局的改变,旧城中的老企业纷纷外迁,大量闲置老工厂辄待更新改造。以青岛为例,2000年后的城市发展“战略西移”和“一湾两翼”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巨大影响,工业布局的结构性调整刺激了工业用地的市场化流转和多元化的大规模开发。《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提出在规划期内将全市工业用地总量控制在119km2,约占城市建设总用地22%的目标,结合环湾地区建设,加快改造老工业,积极发展都市型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配套服务业,结合区域经济合作及新型城镇化发展,将重化、装备制造等产业逐步向外围地区迁移。2009年,初定近40家老企业搬迁,涉及总用地面积约28km2,规划总建筑面积500多万m2。从当时提出研究的规划条件看,为了如期以地生财,获得足够开发资金.尽快启动搬迁改造,几乎所有企业均要求改变用地性质,大幅度提高开发强度。仅据青岛市2008年拟搬迁的20多家企业匡算,总用地面积约1.25km2,规划总建设面积约260万m2,其中住宅建设面积约212万m2,占总建设面积的80%以上,用地比例明显失调,难以符合城区长远协调发展的需要。
当旧城大量商住混合、人口密集街坊的改造因拆迁困难、成本高昂而举步维艰时,一些陷入经营困境的老企业却成为旧城改造的“突破口”。由于基本条件、出发点和指导思想的不同,同期的青岛旧城改造出现了明显的差别:沿海地带以“经济复兴”和打造“现代化城市形象”为目标的大拆大建不断导致对历史街区和工业遗产的成片破坏;而中部城区以“特色街区”为引导策略的渐进式开发建设,却使历史街区、工业遗产获得整体保护与利用,并为城区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源以及持续的活力和综合效益。
与1960-1970年代欧洲高度城市化背景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不同,当前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问题是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事实上,无论推土机式的旧城改造模式还是城市文化遗产的克隆模式,当前的工业遗产的更新改造过程向我们提出如下问题: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在哪里?问题涉及到对改造方式有深刻影响的相关利益群体的价值取向、城市文化层面的认知差距等诸多问题,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将问题置于消费文化语境下的综合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2.消费文化语境的形成、特征及其影响
当社会上的总体消费超过满足日常消费所需范围,大规模的商品消费在生产体系循环和经济增长中起主导作用,社会生活的重心逐渐由生产转向消费,就意味着大众消费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消费文化的形成。虽然中国尚未完全进入消费社会,但在全球消费文化的影响下,东部发达地区的城市和社会发展水平已逐渐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状况,部分大中城市也正由工业中心、生产中心向消费中心、文化中心过渡,而旧城工业遗产的更新改造无疑是这次城市转型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消费文化是社会各个消费层次、消费领域在消费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心态、文化特征和文化现象,倡导大众参与、符号消费的消费文化具有全球化和同一性、象征性和符号化、重体验和愉悦感、虚拟性和跨时空性等特征。自精英主义者的视角来看:“消费文化是没有深度的文化,它的全部内涵就是类似M50、上海新天地、宁波老外滩的小资情怀与艺术展品本身,受众的怀旧的快感消费实际上就是对这些符号的消费,快感来源于对遗产真实文化的篡改,来源于肤浅文化的符号。..(上海新天地)将美丽、浪漫、时尚等文化特征巧妙地与遗产本身融合在一起,并通过附加新的形象和符号来使之充满商业的气息,成为精致与时尚的消费品。但是正是这种‘新的文化与符号’的介入,打破了遗产原有的历史文化内涵,破起了遗产最本质的文化本体——这是对遗产的一种否定。消费文化视野下的城市文化遗产克隆的心魔在于缺乏历史的心境..医治心魔的良药在于培育历史的心境,这是解决遗产文化认知、文化传承、遗产的合理利用等问题的基石,而历史的心境在于遗产保护应尽量接近于真实而客观的历史和社会现实,尊重城市过程与遗产本身及其经历。”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文化正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形态之一,这已成为中国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文化生态语境。“自博览会建筑到永久性博览会建筑、迪斯奈世界及多种游乐场,今天的文化是一种欢天喜地的娱乐文化。我曾经很看不起这种肤浅的东西,我曾努力追求深刻的价值,但自文化层面去了解,一切观念都改变了。..我喜欢为欢乐的大众服务,我不再板起脸来用学究的态度与业主争吵了。”在消费文化语境下,城市经济生产与消费的重心从空间中的消费品转向空间本身,而城市空间消费亦从小范围和使用意义上的消费向大众参与、观赏、体验等更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消费转变。对于大多数中小城市而言,创意产业园式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模式缺乏实施的可行性及运营的可持续性。当今,新兴的市民阶层作为城市的主体,其集体意识形态深刻地影响了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而反过来,如果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市民的城市生活,而不是成为少数“精英人士”的另类玩具,这无疑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矛盾。青岛四方机车厂更新改造正是在这一思路下尝试对问题做出的解答。
3.青岛四方机车厂改造概况
青岛四方机车厂(下文简称四机厂)始建于1900年10月,是一个与胶济铁路同步建造的青岛市历史最悠久的工厂。从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到第一列高速动车组,四机厂见证了中国铁路事业的伟大变迁,其老厂区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四机厂老厂区地处青岛市四方区中心位置——海云庵民俗文化街区,园区北接海云庵民俗文化广场,南望老四方火车站,东临杭州路城市干道,西依四机厂职工宿舍区。近年来,始于明代的海云庵糖球会已成为与啤酒节、海洋节齐名的青岛市民文化节会。根据《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要求,2008年以来,四机厂主体逐步迁至北部市郊棘洪滩地区,原有老厂区建筑陆续空置,辄待改造。整个厂区占地面积45ha,厂区内大量不同年代建设的普通厂房建筑多数仍在正常使用中,厂区内另有两处1910年代青岛日占时期建设的老办公楼及其附属日式水榭景观建筑,现为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建筑。
2011年,在青岛市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山东影视集团投资改造四机厂,建设青岛四方影视文化产业聚集区。园区规划聚集影视拍摄制作、工业旅游、会展、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产业,契合区域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以期对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市、区政府希望保留工业用地调整后的经济发展功能,优先安排都市工业或商业以适应向现代服务业等新型产业转型的需要;投资建设方及企业从资本收益角度提出其利益诉求;区域市民则着眼于住房、就业以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