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05 16:0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黄德春,马海良,徐敏 点击次数:
摘要:重大水利工程在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将带来巨大的社会风险,且这种风险在传递过程中不断被放大扭曲,具有明显的牛鞭效应。本文在构建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社会风险链模型基础上,具体分析了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并定量刻画了社会风险牛鞭效应的削弱机制。研究表明,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尤其是隐性信息在施工方和当地民众之间传递的不及时或不准确,将导致社会风险被大幅放大,并形成牛鞭效应。牛鞭效应的具体大小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水利工程项目直接影响的利益受损当地民众比例,另一方面是社会风险传染率与退出率的比值。针对前者,除了设计良好的补偿机制来弥补具体的、可衡量的利益损失外,还须通过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保体系来维护如地缘业缘消失带来的无形损失;针对后者,可以在政府各部门、施工方和民众之间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系统,把单向沟通改变为多向沟通,把治理模式从“政府治理”改变为“政府—民众共治”,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牛鞭效应;社会风险
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由于具有规模大、建设期长、影响因素多的特点,对一定区域内关乎于民众利益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有重要影响,尤其在征地拆迁、生活环境破坏、民族文化传统破坏、弱势群体影响等方面导致较大社会冲突的不确定性,因此容易产生社会风险。
根据风险社会理论,当人类试图去控制自然和传统,并试图控制由此产生的种种难以预料的后果时,人类就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冲突也不断警示我们必须注意各种社会风险,从源头上把握,把各种冲突的不确定性尽可能降到最低。从文献来看,目前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评估问题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对工程风险的研究也是大多集中在风险对工程“自身”的影响,较少从“水利工程诱发社会风险”的角度研究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典型文献如陈绍军,吕周洋等。牛鞭效应是指需求信息在从供应链的一端向另一端传递过程中发生严重扭曲的现象,由于牛鞭效应的存在会对供应链的成本和利润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该现象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得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牛鞭效应的存在、量化与控制方面。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社会风险主要来自于信息扭曲而导致的沟通问题,牛鞭效应的研究成果恰为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社会风险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发。
目前,关于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社会风险研究刚处于启动阶段,而社会风险牛鞭效应的研究更是鲜有少见。通过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社会风险深入研究,得出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水利项目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对社会风险的牛鞭效应进行优化控制和抑制,从而为评估我国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可能引发的社会不稳定性风险,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切实做好“维稳”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社会风险链构建
1.1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社会风险的界定
风险社会理论认为,社会风险是一种社会不确定事件,这种不确定主要是由人类实践和社会性因素所引起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人类按照自己意愿改造自然的伟大实践活动,如我国的三峡工程从1994年开始动工兴建,到2009年全部完工,共投资956.4亿元,水电站大坝高185m,蓄水高175m,水库长约600km,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kW的水电机组,是全世界最大的(装机容量)水力发电站。但同时这种超复杂的、高难度的实践活动必然带来巨大的社会不确定。事实上,在极端气候造成的各种自然灾害和移民问题频发的时候。这种不确定这些年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重大水利工程项目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并与外界有着交叉影响,为了保证研究的严谨型,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社会风险做一界定。这里,我们借鉴吕周洋、王慧敏的观点,广义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社会风险可以分为5类:工程风险、环境与生态风险、水文风险、经济风险以及社会风险。
狭义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社会风险包括单纯的社会风险和传导而生的社会风险。单纯的社会风险包括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发生水事纠纷、工程建设移民问题的后续影响、工程运行与其他产业的冲突、受水方与供水方的合作危机而产生的风险;而传导而生的社会风险是指从其他4类风险(工程风险、环境与生态风险、水文风险、经济风险)传导而生的社会风险。如水利项目征迁造成民众收入损失的风险、项目潜在的水质污染风险、项目对当地人文景观破坏的风险、水利项目管理与应急制度不够完善而导致的社会风险等等。本文主要讨论狭义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社会风险。
1.2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社会风险链模型设计
正如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定量研究必须依靠一完整的产品需求链,从零售商、批发商、再到制造商,产品需求信息沿着供应链从下游往上游传递过程中逐渐被放大。
研究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社会风险在随机传递过程中的放大效应,首先也必须设计一条社会风险传递链。由于重大水利工程项目风险传递的参与主体较多,在风险链的设计中不可能将所有主体都用节点来表示,所以为了使得设计的风险链结构不失一般性,又能很好地反映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状况,本文利用拓扑概化模型的思想,对线路进行概化,然后采取供应链的网格图形设计方法,从社会风险传递的主体出发,设计出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社会风险链的主链结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一般都有国务院成立一委员会,专门负责工程项目的高层次战略决策,如南水北调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重大方针、政策、措施和其他重大问题做出决策;然后成立一个协调小组,这其中包含水利部门、环保部门、民政部门、工程项目建设小组、水利工程受水区以及输水区的政府等各职能部门和利益相关体;随后,决策的信息传递给工程项目建设当地的政府和项目小组;最终社会风险扩散到与重大水利项目相关的收益或受损的民众。
由于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有规范的沟通机制,协商比较及时,信息传递也较完整和准确,故产生的社会风险可能性较小,且社会风险很容易受控。但重大水利工程往往要影响到很多当地的民众,他们往往是利益的受损方,也处于信息沟通的末端,故容易产生较大的社会风险。
事实上,每次重大的水利工程项目社会风险都是从工程项目与当地民众的冲突爆发的。所以对于重大水利工程项目风险链主链结构上的最后一个节点来说,该节点周围还存在一个网状的风险传递系统,即存在一个子社会风险链。核心圈民众一般与当地政府或项目建设小组有某种特定联系,他们一般为风险的先知者,可能掌握着水利建设项目的部分信息,这部分民众人数较少,往往是一些水利项目建设当地的一些名望人士或重要人物。按照信息爆炸规律,他们将风险信息随机传递给熟悉人物,这部分民众人数较多,但基本为水利项目建设当地的人民,他们往往是水利项目建设的直接收益方或受损方,由于有着切身利益关系,这些民众容易成为社会事件的主要参与人员,同时他们将根据自己的需要,将风险信息进行扩大组合后传递给外围的感兴趣的民众或团体,这些民众与团体往往不在水利项目建设的当地,但与水利项目有着一定的联系或对水利项目建设感兴趣。如此这般,风险信息很快被散发并扩大出去。
2、社会风险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与描述
2.1社会风险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
牛鞭效应所表现的结果是社会风险在风险链两端的巨大扭曲,这是由风险链各个环节信息传递的扭曲所造成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受到两大影响因素,第一是显性的因素,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介传播,比如网络、电视、报纸以及其他出版物等,显性因素传播的是水利工程项目中容易得到验证的部分,如水利项目需要拆迁的土地、需要蓄水的容量等;第二是隐形因素,这种影响主要通过领导效应、口头效应所传播,它传播的是水利工程项目中某些难以验证的风险,如移民安置的风险、当地文化和社会关系被破坏的风险等,这种因素对社会风险的危害更大。
但不管哪个因素,最终结果是风险链各环节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信息最终无限放大,从而产生牛鞭效应。具体而言,风险链各个环节的信息不对称由两个因素造成:第一,信息互递结构上的不对称;第二,信息互递途径上的不对称。
(1)信息互递结构上的不对称。风险链上各参与者之间并非竞争关系,而是通过共同的合作以达到双赢。风险链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可以看作委托-代理关系,每次合作总存在委托方和代理方。其中,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代理方,另一方则为委托方。因此每个参与者可能既是代理方又是委托方。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在风险链上各参与者间为了各自效用的最大化展开博弈,但由于道德风险问题和逆向选择问题造成相互之间信息互递结构的不对称造成。风险链各参与者在实现双赢的同时,还存在各自的利益目标。如水利工程项目中,当地政府的利益目标是加快移民安置进度,保证移民社会稳定,保障工程尽早完成以便获得政绩;项目建设方的目标是控制工期,按月或按季支付补偿金(政府代为发放);移民的控制手段是拖延搬迁,以期获得更多补偿款或者是较早搬迁获得奖励。因为部分风险链上参与者的利益目标和风险链最优化决策是互相制约和影响的,最终导致二者博弈结果之间的次优选择。由于风险链中环节的增多,委托代理关系层次随之递增,次优选择被多次重复,因此牛鞭效应就随着供应链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向上放大。
(2)信息互递途径上的不对称。风险链管理中的各参与者只能参与自己所从事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自身最具竞争力的部分,通过他们核心能力的联合,使每个参与主体都能有效利用外部资源和生产能力,加快信息响应速度,降低不确定性。按照陈绍军的观点,每个主体的核心能力可以被认为是能控制的“域”,如地方政府的“域”是实施移民的进程与方案对移民、开发商的影响;开发商的“域”是工程的工期和移民进程是否配套(工期与自身经济成本直接挂钩,工期与政府工作间接挂钩,工期与移民影响间接挂钩);移民的“域”是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进度对生活造成的影响(安置方式和进度是政策规定的)。他们之间的资源传递是通过信息流进行沟通的,信息流的通畅是整个水利工程项目正常运作的基础,同时,风险链中各参与者间因为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不完整,同样会造成各环节间信息的扭曲从而导致牛鞭效应。
2.2社会风险牛鞭效应的定量表述
由于社会风险的传播可看做一种随机传染过程,因此可以借鉴SIS传染病模型来刻画社会风险的牛鞭影响。
假设在某个给定的时间点t,群体性事件有两类人,S类是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不满者,未采取行动,但与群体事件参加者接触后容易受到感染;I类是群体事件参加者,即已经采取某种行动的人(包括酝酿、策动某种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等);为了更准确地表达出牛鞭效应,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研究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社会风险链其实相当于一个多分销中心的单一产品(风险信息)的网状供应链。该供应链的牛鞭效应实质是随着风险信息的传播,卷入社会冲突民众的比例逐渐增加的过程。
3、社会风险牛鞭效应的削弱机制与对策
3.1削弱牛鞭效应的具体对策
从上述分析可知,削弱牛鞭效应需要注意控制i(0)和σ值,i(0)为一开始就参加社会冲突的人群,这部分比例的大小往往跟利益补偿和社会保障机制有关,而影响σ值的因素在于传染率与退出率的大小,这主要与信息不对称有关,因此建设有效的信息共享系统将成为主要手段,下面就这两种情况具体讨论。
3.1.1设计良好的利益补偿和社会保障机制
在具体的社会冲突中,角色的利益诉求得不到相应规则的响应,或响应乏力,是各种社会风险的产生、持续存在和不断放大的主要肇因,因此需要采用“角色利益—场域规则”来对社会风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由于建设周期长、牵涉面广等原因必然会引起部分民众的利益分化、利益冲突和利益重组,这部分民众将可能成为社会风险的首先影响者,也是社会冲突的“原始参与者i(0)”。对于这样一些切实利益相关者,我们需要设计一整套“场域规则”来解决社会风险,即设计良好的利益补偿和社会保障机制来化解角色的利益诉求。
设计良好的利益补偿机制,一方面在于确定利益受损方和利益获取方,另一方面在于协商确定合理的补偿水平。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收益获取方往往很模糊很难界定,这就需要政府在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基础上,兼顾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建立产业补偿制度和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生态补偿制度。另外,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多处于偏僻农村,那些农民除了要承担具体的、可衡量的利益受损,如农业收入的急剧减少和生活成本的大幅增加;还需承担许多无形的、难以确定的损失,如地缘、业缘的改变导致原有社会网络瓦解、未来生产经营的不可控性等风险。因此,在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时,必须系统思考,因地制宜地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配套社会政策分步骤、分阶段地加以处置。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