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2 15:5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罗美洁,黄权生 点击次数:
(一)“乐水”与旅游。朱熹《四书集注》:“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而孔子名言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雍也》)更是世人皆知。“乐水”从今天的旅游事业来看,几乎所有的旅游无不与水相关。乐水的对象包括水之江河、大海、云雾、冰霜、雨雪、湖泊、冰川、积雪、沼泽、湿地、山川、森林、草原、滩涂等。湖北是千湖之省,拥有众多的水资源,而鄂西是华中和湖北水资源宝库的台地和高地,宜昌成为世界水电之都,整个鄂西成为世界与水文化相关旅游的热线,或者说鄂西水资源的开发是鄂西旅游开发的关键。
(二)鄂西水利旅游开发的地位和意义。学者指出:古今中外历史上建造的每一座水利工程都记载着人类水利文化发展的足迹。水利工程的作用最显著、最突出、对人类影响最大,鄂西水利工程在中国水利文化发展史上的历史和文化地位尤其突出。如今鄂西有三项重大水利工程影响到国家整体经济安全,关系着民族未来的发展,一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二是荆江防洪(分洪)水利工程、三是丹江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鄂西这些重大水利工程关系民族命运,也牵动着民族的爱国心和自强心。
首先水利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如何对水利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意义重大。从文化视角来分析,水利旅游资源由水文化、水利工程文化和地域文化三大文化组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水利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挖掘鄂西水利资源的历史文化、分析各自的类型、特点、功能、意义,找到鄂西水利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结合点,探索鄂西水利文化旅游特色的开发思路。
其次“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刚刚提出,目前研究鄂西水利、水利文化、水利旅游都处于各自为阵的局面。鄂西水利研究缺乏整体研究,鄂西水利文化也没有系统梳理,尤其鄂西水利旅游业缺乏整体形象定位及其规划,在开发中没有重视鄂西历史时期的水利文化和地域水文化,开发中缺乏文化深度,也少了整体推介营销的统一战略。应该将鄂西文化圈内清江、汉江、长江干流(三峡和荆江段)水利文化与水利旅游整体挖掘与思考,为未来鄂西水利旅游开发提供理论借鉴。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国家要推进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高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启动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补偿试点等措施。湖北省委(鄂发[2008]16号)“关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决定”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战略地位,中央和地方的政策具有指导性。水利旅游有助于保护鄂西的生态环境。而重视水利文化开发,实施鄂西丰富的水利文化与水利资源的旅游开发,将水利旅游做出文化品牌是保护生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走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必由之路。
五、鄂西水利旅游文化的形象地位
(一)旅游是识别系统。旅游识别系统(tourismidentitysystem,简称TIS),是旅游地各种要素在公众心目中的综合认知印象,即综合旅游形象。如一提起海滨沙滩,人们会想起地中海、夏威夷、北戴河;一提起文明方国,人们会想起希腊和中国;一提起人类奇迹,人们会想起金字塔和长城;—提起主题公园,人们会想起迪斯尼;事实上一提起水利枢纽工程,人们会想起三峡工程;同理人们想到长江防洪除了三峡工程外,也会想到荆江防洪分洪工程;一提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人们会想起丹江口水利工程,这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水库。
也就是说鄂西的水利旅游资源具有领先地位和市场空隙独一无二或无法替代的旅游资源优势。但同时鄂西南清江梯级水利工程的高坝洲水电站、隔河岩水电站、水布垭水电站三个水利工程、汉江丹江口枢纽等相比三峡工程处于比附的地位。
(二)旅游地形象定位。旅游地形象定位应通过差别化测量,突出被定位对象的独特点。只有独特的东西才能被旅游者从众多的相似信息中注意和感知,进而形成和发挥其心中的旅游地形象阶梯。
学者指出:鄂西地域(方)旅游资源需要“总体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宏观战略,同时进行必要的微观创意,力争早日把自己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一个重要战略支撑点,并逐步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下面就鄂西一些重要水利旅游地进行形象定位,希望对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有所帮助。
1.三峡工程旅游形象。对于三峡工程适用于独一无二或无法替代的旅游资源,定位“世界第一大水利枢纽工程”、“世界第一电站”,虽然其主要功能兼有航运和防洪等。这样就回避其不是世界第一库容的三峡水库、不是世界第一高坝的事实。突出三峡工程在防洪、航运、发电、调水等方面的综合第一的号召效应形象。
2.丹江口工程旅游形象。丹江口的作用也有防洪、航运、发电、调水的综合效益,但相比三峡工程,其调水作用更大,加之其为亚洲最大的人工湖,笔者认为丹江口工程旅游形象应该为“亚洲第一人工湖”、“南水北调第一库(湖)”,这样回避东线与西线将来调水可能存在的调水工程旅游形象的冲突。
3.荆江防洪与分洪工程旅游形象。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上起枝城下至湖南城陵矶约340公里的河段称为荆江。荆江防洪工程主要指荆江堤防工程和湖北其他堤防、荆江分洪工程以及荆江系统裁弯工程等,这里统称荆江防洪分洪工程。事实上三峡大坝水库与荆江防洪与分洪工程结合可以抵御千年一遇的洪水,因此荆江防洪与分洪工程旅游可以为“长江第一堤”、“世界(中国)第一蓄洪区”等旅游形象定位,这样就避免与三峡工程比附定位,同时占据荆江自身形象阶梯的最高位旅游形象。
4.鄂西南清江水利工程旅游形象。鄂西南清江水利工程旅游形象相比前面三个水利工程特点都不突出,但这里位于清江,远古有巴人文化、现在具有众多的土家族和苗族民族文化和风情。这里定位与文化结合,原来已经定位的“清江画廊”可定义为“清江土苗民族水上画廊”、“巴人水上风情园”等旅游形象。
5.鄂西水利文化的旅游形象定位后的开发手段。首先,统一规划,联合开发:整合鄂西水利旅游资源;政府、专家、传媒联袂出击:多维度的鄂西水利文化形象的树立与推广;整合社会关注资源:在公共空间培育良好的鄂西水利文化形象;打造鄂西水利文化舞蹈、影视、戏剧、音乐、绘画、雕饰表现平台;鄂西水利旅游要做出品牌,就要走整合之路,要加大宣传力度,多种途径打开市场,最终以打造中国乃至世界最具特色的水利特色文化旅游圈为其终极目标,从而达到促进鄂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的。其次,将鄂西水利文化开发与鄂西的交通文化开发结合,将其放在与大西南的“西部大开发”、湖北“中部崛起”、“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相结合的开发战略中,为鄂西水利旅游开发找到国内市场。第三,充分考虑鄂西交通格局对水利开发的影响,将鄂西水利文化旅游开发与葛洲坝、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宜万铁路、沪蓉高速等交通格局改变,对旅游的可进入性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做出相应的旅游接待准备。尤其需要对鄂西各个水利工程文化景点给以旅游线路的统一合理的规划,找到鄂西水利的整体形象及其未来统一协调水利旅游开发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余勇,钟永德,许建.生态旅游景区游客的游憩体验与环境态度研究———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3]任东升,孟科.水利文化初论[J].吉林水利,
[4]潘杰.现代水利的文化品位[J].群众,
[5]李文芳.水利文化是一种大科学文化[J].水利发展研究,
[6]周兴茂,汪玲丽.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恩施州利川市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