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30 15:2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庞进武,程益联,罗志 点击次数:
摘要: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普查总体方案所确定的普查内容、采集方法、填写规定、录入要求和分析策略,都离不开充分利用当今信息化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水利普查数据成果质量,水利普查成果如何促进水利信息化发展,都是水利普查工作中面临和需要解决好的问题。
关键词:水利;普查;信息化
1、水利普查概述
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了解水利发展状况,提高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国务院于2010—201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
1.1目的与意义
开展全国水利普查是为了查清我国江河湖泊基本情况,掌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摸清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了解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状况,建立国家基础水信息平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水信息支撑和保障。搞好全国水利普查,有利于谋划水利长远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有利于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1.2对象和内容
水利普查对象为中华人民国和国(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除外)境内所有江河湖泊、水利工程、水利机构及重点社会经济取用水户,共33类水利普查对象。总体来讲,在清查阶段是针对所有对象的,在普查登记阶段是根据对象规模有选择地开展普查。
水利普查内容如下:1)河流湖泊基本情况,包括数量、分布、自然和水文特征等;2)水利工程基本情况,包括数量、分布、工程特性和效益等;3)经济社会用水情况,包括分流域人口、耕地、灌溉面积、城乡居民生活及各行业用水量,以及水费等;4)河流湖泊治理和保护情况,包括治理达标状况、水源地和取水口监管、入河湖排污口及废污水排放量等;5)水土保持情况,包括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及其动态变化等;6)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包括各类水利机构的性质、从业人员、资产、财务和信息化状况等。针对上述内容设计了48张普查表,包括318个指标,2258个普查指标数据项,以及主要水利普查对象空间数据的采集。
1.3时间和安排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通知精神,水利普查总体工作时间为2010—2012年的3年时间,分4个大的工作时间段,具体安排如下:
2010年,开展普查方案设计、试点、培训和宣传动员等工作;2011年,开展清查登记、台账建设和现场调查等工作;2012年1—6月,填表上报、数据处理和审核验收;2012年7—12月,普查成果验收、汇总发布和资料开发。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1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1年度。
1.4组织与实施
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全国共组建了3433个各级水利普查机构负责本水利普查区的水利普查工作,其中: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1个,流域水利普查机构7个,省、地、县3级水利普查机构分别为32,348,2045个。
2、水利普查信息化应用
水利普查谋划之初,就非常重视相关信息化工作,注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水利普查的工作水平及将来成果的质量和应用,在水利普查中数据获取、处理,以及成果的展现等都充分利用了当今信息化技术的最新手段。
2.1水利普查工作底图
水利普查所有数据都是通过水利普查对象及其相应指标来体现的,普查的一般要求是,对象不重不漏,指标切合实际。经过分析,水利普查重要对象大多分布于河流、湖泊、渠道,是可以通过遥感影像进行识别和判读的。由此可以看出,水利普查工作底图是清查对象的有力帮手,同时,在利用底图清查基础上,将水利普查对象上图后,也是开展水利普查空间分析的基础。
水利普查工作底图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1)卫星和航空遥感影像,主要由分辨率不低于2.5m的遥感影像满覆盖我国陆域范围,其中超过50%范围使用的是我国自己遥感卫星近年来获得的遥感图像;2)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新一代国家1∶50000基础测绘成果,包括居民地、边界、道路和水系等8个图层;3)国土二调权属数据,数据精细至行政村级权属界线;4)水利专业电子地图,包括我国中东部地区1万多1∶50000标准分幅10个水利工程图层;5)水资源分区地图,全国被划分为10个一级区、80个二级区和214个三级区;6)河湖普查流域分区成果,约4.6万个面积在50km2以上的流域单元。
2.2水利普查专用软件系统
水利普查专用软件系统分为2个部分,分别用于水利普查表格数据处理和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
根据表格数据处理的应用阶段和场景,表格数据处理系统又分为基层登记台账管理、普查数据处理上报和管理等系统,其中:基层登记台账管理系统主要用于2011年清查登记阶段,各地用于开展清查数据处理和普查数据的预处理,用于数据录入工作;普查数据处理上报系统主要用于填表上报阶段,县、地级水利普查机构开展数据处理和汇总上报;普查数据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填报上报阶段,省、国家(含流域)级水利普查机构开展数据处理和汇总上报,以及平衡分析统计服务。表格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功能主要分为8大模块,59个主要功能。根据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2个阶段和工作需要及应用环境,空间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分为采集版和处理版,分别用于省级以下和以上水利普查机构开展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空间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分为2个版本,16个功能模块。
水利普查数据处理专用软件根据各级水利普查机构数据处理任务,分别部署到全国3433个水利普查机构,应用于清查登记、填表上报等不同阶段的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中,全面支持了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的全过程。
2.3河湖普查中的信息化应用
河湖基本情况普查全面应用的最新技术和手段,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作用:
1)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提取流域边界和水系。
采用最新的国家基础测绘的DEM和DLG成果自动提取河流流域边界和水系,使得河湖基本情况普查从技术手段上保障成果的客观性,避免因人为因素干扰,造成数据失真,在自动提取的基础上,再开展人工复核,确保普查成果的客观性。
2)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核对河流干支关系。
因流域面积、河长、水量、流向等诸多决定河流干支关系的因素很难做到完全一致,以及人们在历史认识上的局限性,目前相当一部分河流干支关系比较复杂。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河流在交汇处的汇流关系一目了然,为河流干支关系的确定起到了关键作用。
3)提供的数字流域水系资料,为成果应用打下坚实基础。河湖基本情况普查主要成果——流域水系边界、干支关系等,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线划数据方式提供,为成果的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2.4水土保持中的信息化应用
在水土保持普查中,土壤侵蚀和侵蚀沟道普查大量应用的最新技术和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