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转变与拓展之我见

时间:2015-07-01 10:2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张莉 点击次数:

[摘要]随着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实施,网络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并行的局面基本形成,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同时也对其服务功能的转变与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延伸服务领域,拓宽服务空间,丰富服务内涵,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质。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功能拓展

  随着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实施,图书馆界建立了一个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计算机网络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并行的局面基本形成。设施条件的改善,使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同时也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转变与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转变与拓展的必然性

  1.1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社会公益性和共享性,必须自由地、平等地对本地区的任何成员开放。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拥有完善的知识面,还应具备优良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职业素质、道德素质。面对读者的需求要有“百问不厌”的服务精神,“百问不倒”的服务素质,并且馆里要建立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通过外引人才、内提素质的方法改善图书馆队伍的结构。

  1.2公共图书馆转变与拓展服务功能是其本质属性的具体体现

  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从本质上来讲,是由公共财政投资、建设、运营的公共产品,属于典型的社会共有的“公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各级党委政府文化事业的重视不断增强,公共图书馆财政投入逐年加大,图书馆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持续扩大,基础设施条件日益改善。图书馆丰富多彩的藏书、舒适高雅的氛围、清新宁静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去图书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内容。在这种形式下,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理应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空间、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1.3公共图书馆转变与拓展服务功能是其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现实需要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明确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公共图书馆向个人和团体提供获得广泛多样的知识、思想和见解的途径,为社会的发展和维护担起重要的作用。因此,发挥自身优势,不断转变和拓展服务功能,是公共图书馆为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而应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职责任务。政府应从政策上给予图书馆物质上的保证与支持,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文化事业的力度。不仅要把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议事日程,而且要为公共图书馆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1.4公共图书馆转变与拓展服务功能是满足人们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突出的是工作、劳动时间逐渐缩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双休日的实施和法定假日不断增多,为人们丰富自身的文化生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供了可能,学习、休闲、娱乐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在人们文化生活需求趋于多元化的同时,一个集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学习场所,一个既温馨亲切而又自我休闲的地方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怎样利用自身优势,提升服务功能,在文化休闲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生命质量,维护和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利,是公共图书馆应尽的历史使命。

  1.5公共图书馆转变与拓展服务功能是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方面,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城市公共文化设施资源得到整合,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不断拓展和延伸,越来越多地被赋予了综合性的文化功能,使图书馆逐渐成为城市的文化中心。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普及,特别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迅猛发展,人们足不出户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所需信息及获得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加上日益浮躁的商业文化泛滥,城市图书馆读者的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宽敞、宁静、冷清的阅览室给人一丝悲凉感,这也给图书馆功能的转变与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发图书馆文化休闲功能,让人们到图书馆不再是单纯地获取信息和知识,而更多地是追求一种舒适安宁的文化氛围,感受书卷气息、缓解心理压力,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2、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转变与拓展的基本途径

  2.1个性化服务与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

  网络作为信息的重要平台,大大丰富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突破了图书馆的物理界限,实现了图书馆的异地服务,满足了用户的各种需求。网络是一个理想的存取和利用信息的空间,用户借助网络可以很从容、有余地选择信息。这使图书馆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它已由“文献中心”演变成“用户中心”,而且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检索与传递服务逐步边缘化。

  传统的图书馆更多地是关注信息对象(馆藏),而不是信息用户(读者),以馆藏文献为中心开展服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紧密地将信息用户、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针对用户结构、阅读倾向、各群体数量及比例、利用图书馆的频率和方式,对服务的需求层次和满足程度,将来可能的发展变化的参数,连续地收集用户数据,深入研究用户信息需求,建立明确有序的用户信息反馈渠道和科学、可行、系统化的评测指标,借以客观准确地反映和评价图书馆服务运行的状态和效率,指明需要改进的环节和项目,有针对性地调整服务对策,从而扩大和提升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特别注意扩充知识内涵,实现知识挖掘和知识发现。同时,应尽量扩展相关问题的知识涵盖面,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各种实体资源和网上虚拟资源,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为图书馆提供知识面更广的知识服务。知识服务包括基于分析和基于内容的参考咨询服务、专业化信息服务、个人化信息服务知识和信息得到系统化、综合化、深入化,产生针对性和适应性更强的再生知识。

  2.2拓宽空间,增强公共服务辐射范围

  进一步拓宽服务空间,扩展服务范围,利用多种载体,把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触角向政府、企业、社区和农村延伸,增强辐射能力,是转变和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的重要内容。深入推广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本覆盖农村、城市社区和学校。实现文献、数字、讲座、技术等资源共享,文献借阅一证(卡)通用,通借通还。积极创建社区示范阅览室、流动图书馆和图书流通点,建成开放的社区图书馆(室),每个阅览室要有藏书、报纸和期刊,大型社区和中心社区图书馆藏书量要达到一定规模。大力开展“图书进校园”活动,特别要深入基层学校、乡村学校、民工子弟学校等,开展现场咨询、图书知识普及、图书赠送及有奖问答等活动,努力将服务延伸到校园,服务于师生。

  2.3丰富内涵,提升服务品质品位

  建筑精美、环境舒适、风气高洁的现代图书馆已不再是寻常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设施,它不仅仅是一个藏书、借阅的场所,也是一个社会各界开展文化活动、社会活动甚至政治活动的地方。通过举办公益讲座,开设公开讲堂,广邀知名专家学者、社会名流、精英人士前来讲学、研讨,宣传读书新理念,传播发展新思想,把图书馆打造成为当地文化活动中心、思想交流圣地,提升服务品位。定期举办书法绘画名家作品展览、馆藏特殊资源展览、特定纪念日主题展览等,雅俗共赏,集聚人气。着力构建市民课堂,开设市民道德教育、科普知识等课堂,把图书馆从知识宝库转变为公民教育的“无围墙大学”,构筑市民终身教育基地。积极开发图书馆旅游文化功能,图书馆建筑以及馆藏资源都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悠久、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本身就是名胜古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场馆多是采用现代先进理念及建筑科技而成。探索开发图书馆的文化休闲功能,把公共图书馆办成市民休闲娱乐、调节身心、放松自我的“第二起居室”,不断丰富公共图书馆服务内涵,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质。

  2.4创新形式,健全完善服务方式

  创新是图书馆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生存之道,也是拓宽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的必由之路。要大力发展网络阅读。读者通过网上注册,免费享用图书馆数字资源,包括电子图书、论文数据库,并能全文检索、在线阅读、免费下载。对于馆藏缺乏的图书,实行“读者点购”的人性化服务。创新信息咨询,突出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提供健全完善的科技查新、定题检索、全文提供及课题追踪等服务,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针对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研究工作需要,探索设立主题研讨、咨询、交流中心,打造社会组织与读者研讨交流平台。建立实物标本阅览室,文献实物解读室、艺术仿真实物鉴赏室、开发新型阅读形式,完善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1

  [2]徐建华.现代图书馆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3]李文汇,林明子.网络环境中公共图书馆服务职能的转变与拓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9(S1)[摘要]随着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实施,网络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并行的局面基本形成,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同时也对其服务功能的转变与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延伸服务领域,拓宽服务空间,丰富服务内涵,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质。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功能拓展

  随着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实施,图书馆界建立了一个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计算机网络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并行的局面基本形成。设施条件的改善,使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同时也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转变与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转变与拓展的必然性

  1.1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社会公益性和共享性,必须自由地、平等地对本地区的任何成员开放。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拥有完善的知识面,还应具备优良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职业素质、道德素质。面对读者的需求要有“百问不厌”的服务精神,“百问不倒”的服务素质,并且馆里要建立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通过外引人才、内提素质的方法改善图书馆队伍的结构。

  1.2公共图书馆转变与拓展服务功能是其本质属性的具体体现

  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从本质上来讲,是由公共财政投资、建设、运营的公共产品,属于典型的社会共有的“公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各级党委政府文化事业的重视不断增强,公共图书馆财政投入逐年加大,图书馆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持续扩大,基础设施条件日益改善。图书馆丰富多彩的藏书、舒适高雅的氛围、清新宁静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去图书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内容。在这种形式下,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理应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空间、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1.3公共图书馆转变与拓展服务功能是其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现实需要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明确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公共图书馆向个人和团体提供获得广泛多样的知识、思想和见解的途径,为社会的发展和维护担起重要的作用。因此,发挥自身优势,不断转变和拓展服务功能,是公共图书馆为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而应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职责任务。政府应从政策上给予图书馆物质上的保证与支持,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文化事业的力度。不仅要把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议事日程,而且要为公共图书馆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1.4公共图书馆转变与拓展服务功能是满足人们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突出的是工作、劳动时间逐渐缩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双休日的实施和法定假日不断增多,为人们丰富自身的文化生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供了可能,学习、休闲、娱乐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在人们文化生活需求趋于多元化的同时,一个集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学习场所,一个既温馨亲切而又自我休闲的地方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怎样利用自身优势,提升服务功能,在文化休闲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生命质量,维护和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利,是公共图书馆应尽的历史使命。

  1.5公共图书馆转变与拓展服务功能是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方面,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城市公共文化设施资源得到整合,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不断拓展和延伸,越来越多地被赋予了综合性的文化功能,使图书馆逐渐成为城市的文化中心。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普及,特别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迅猛发展,人们足不出户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所需信息及获得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加上日益浮躁的商业文化泛滥,城市图书馆读者的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宽敞、宁静、冷清的阅览室给人一丝悲凉感,这也给图书馆功能的转变与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发图书馆文化休闲功能,让人们到图书馆不再是单纯地获取信息和知识,而更多地是追求一种舒适安宁的文化氛围,感受书卷气息、缓解心理压力,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2、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转变与拓展的基本途径

  2.1个性化服务与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

  网络作为信息的重要平台,大大丰富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突破了图书馆的物理界限,实现了图书馆的异地服务,满足了用户的各种需求。网络是一个理想的存取和利用信息的空间,用户借助网络可以很从容、有余地选择信息。这使图书馆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它已由“文献中心”演变成“用户中心”,而且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检索与传递服务逐步边缘化。

  传统的图书馆更多地是关注信息对象(馆藏),而不是信息用户(读者),以馆藏文献为中心开展服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紧密地将信息用户、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针对用户结构、阅读倾向、各群体数量及比例、利用图书馆的频率和方式,对服务的需求层次和满足程度,将来可能的发展变化的参数,连续地收集用户数据,深入研究用户信息需求,建立明确有序的用户信息反馈渠道和科学、可行、系统化的评测指标,借以客观准确地反映和评价图书馆服务运行的状态和效率,指明需要改进的环节和项目,有针对性地调整服务对策,从而扩大和提升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特别注意扩充知识内涵,实现知识挖掘和知识发现。同时,应尽量扩展相关问题的知识涵盖面,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各种实体资源和网上虚拟资源,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为图书馆提供知识面更广的知识服务。知识服务包括基于分析和基于内容的参考咨询服务、专业化信息服务、个人化信息服务知识和信息得到系统化、综合化、深入化,产生针对性和适应性更强的再生知识。

  2.2拓宽空间,增强公共服务辐射范围

  进一步拓宽服务空间,扩展服务范围,利用多种载体,把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触角向政府、企业、社区和农村延伸,增强辐射能力,是转变和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的重要内容。深入推广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本覆盖农村、城市社区和学校。实现文献、数字、讲座、技术等资源共享,文献借阅一证(卡)通用,通借通还。积极创建社区示范阅览室、流动图书馆和图书流通点,建成开放的社区图书馆(室),每个阅览室要有藏书、报纸和期刊,大型社区和中心社区图书馆藏书量要达到一定规模。大力开展“图书进校园”活动,特别要深入基层学校、乡村学校、民工子弟学校等,开展现场咨询、图书知识普及、图书赠送及有奖问答等活动,努力将服务延伸到校园,服务于师生。

  2.3丰富内涵,提升服务品质品位

  建筑精美、环境舒适、风气高洁的现代图书馆已不再是寻常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设施,它不仅仅是一个藏书、借阅的场所,也是一个社会各界开展文化活动、社会活动甚至政治活动的地方。通过举办公益讲座,开设公开讲堂,广邀知名专家学者、社会名流、精英人士前来讲学、研讨,宣传读书新理念,传播发展新思想,把图书馆打造成为当地文化活动中心、思想交流圣地,提升服务品位。定期举办书法绘画名家作品展览、馆藏特殊资源展览、特定纪念日主题展览等,雅俗共赏,集聚人气。着力构建市民课堂,开设市民道德教育、科普知识等课堂,把图书馆从知识宝库转变为公民教育的“无围墙大学”,构筑市民终身教育基地。积极开发图书馆旅游文化功能,图书馆建筑以及馆藏资源都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悠久、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本身就是名胜古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场馆多是采用现代先进理念及建筑科技而成。探索开发图书馆的文化休闲功能,把公共图书馆办成市民休闲娱乐、调节身心、放松自我的“第二起居室”,不断丰富公共图书馆服务内涵,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质。

  2.4创新形式,健全完善服务方式

  创新是图书馆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生存之道,也是拓宽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的必由之路。要大力发展网络阅读。读者通过网上注册,免费享用图书馆数字资源,包括电子图书、论文数据库,并能全文检索、在线阅读、免费下载。对于馆藏缺乏的图书,实行“读者点购”的人性化服务。创新信息咨询,突出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提供健全完善的科技查新、定题检索、全文提供及课题追踪等服务,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针对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研究工作需要,探索设立主题研讨、咨询、交流中心,打造社会组织与读者研讨交流平台。建立实物标本阅览室,文献实物解读室、艺术仿真实物鉴赏室、开发新型阅读形式,完善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1

  [2]徐建华.现代图书馆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3]李文汇,林明子.网络环境中公共图书馆服务职能的转变与拓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9(S1)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