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设计(2)
时间:2013-11-30 10:1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罗美娟 张德鹏 张春慧 点击次数:
教育部和财政部2012年3月发布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中指出,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构建包括四个面向,即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面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从当前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企业需求及高校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特征来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主要涉及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企业(尤其是旅游企业)、社会(旅游产业)等主体,主要解决"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这三者之间的协同创新结果将直接影响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效果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据此,本文提出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对人才培养模式较权威的定义是1998年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的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所指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如下四种观点:(1)两要素说。即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2)三要素说。即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方法;(3)四要素说。即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4)多要素说。即培养目标、选拔制度、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与学科设置、教学制度、教学模式、校园文化、日常教学管理等多个要素。②其中,两要素说和三要素说未能包含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部要素,而多要素说只是对三要素说中的部分要素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因此,"四要素说"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们的认同(文汉,2001;李亚萍、金佩华,2003)。本文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主要采用"四要素说"进行逐项分析。
(一)培养目标设计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是人才培养模式其他要素运行的基石,同时也是确定培养过程、培养制度的基本依据。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培养目标实际上主要指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怎样的社会角色或具有哪些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传统高校人才培养现实的层次顺序是知识型人才、学习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目前国内不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都把"培养复合型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即"通才"作为培养目标,强调"精英教育"。①然而,作为对政策、经济环境等因素极其敏感性的产业,旅游业的人才需求虽日新月异但核心要素依然是实操能力、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精英教育的结果往往是"眼高手低",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能力较低,且缺乏对行业的准确认识。从而无形中扩大了人才供需之间的"缺口",出现行业内就业率低而企业又无法招聘到符合需求人才之间的"悖论"。因此,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我们必须谨慎地审视传统人才培养目标的产业适应性问题,探索一种新的目标层次,即转向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学习型人才、知识型人才的顺序。如表1所示:
具体而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符合产业与区域人才需求的基本特征,能够满足产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评价产业特征、企业人才需求特征与未来变化趋势以及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有效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图1)。简言之,就是基于协同创新,重新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而实现学生就业的"高端对接"和"高位就业"。
(二)培养过程设计
人才培养过程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制度的规定,运用教材、实验实践设施等中介手段,相互配合,以一定方式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培养过程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培养途径和培养方案等。旅游产业应用性强、产业环境动态变化性强、人才需求结构日益多元的特征使得"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受到普遍的质疑并被认为是无法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需求的。按照设定的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与培养途径两个层面出发进行分层次培养,是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内容。
所谓的分层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课程体系的分层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要区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而理论课程又分为公共课、平台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据此做到"宽口径、厚基础、宽专结合",而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实现"虚实结合";(2)培养途径的分层次。培养途径包括课内教学与实习实践环节。其中实习实践是旅游管理专业需要特别加强的环节,包括认知实习、专业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与毕业实习等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的实习实践环节需要逐层推进,其中可考虑将认识实习安排于第二学期,专业课程实习安排于第三、四、五、六个学期,专业综合实习安排于第七学期,而毕业实习安排于第八学期进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安排方式。无论如何分层次实现实习实训工作,重要的是要体现层次性和完整性。此外,培养途径还包括一系列的非教学途径,如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其他课余活动等。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过程的设计如表2所示:
需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应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的关联性,避免二者脱节,并根据现实需求进行定期的课程调整,包括周期性删减陈旧的课程并增加新的课程。对于这一点,可以参考台湾高校的具体做法,在专业必修课相对固定的基础上,每两年对专业选修课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产业要求。而在课程体系的选择与调整过程中,学校、企业和社会是一个逐层向外推进而又逐层向内延展的过程。实现由"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企业现实人才需求→学校课程体系调整"的自外而内的课程体系逆向设计(如图2所示),以自内向外地实现"知识体系与能力配方案调整→企业所需能力与素质的满足→促进产业人才供需平衡"的专业人才培育过程(如图3所示)。
(三)培养制度设计
人才培养制度是指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培养制度包括基本制度、组合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大类。其中,基本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模式。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是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使教学过程正常运转而制定的各种规章、规则等制度体系,如教考分离制度、补考制度及各种奖惩制度。而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组合制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人才培养制度,如双学位制度、主辅修制度等。在既有的、较为完善的日常管理体系下,旅游管理专业可以探索的是基本制度和组合制度的创新性设计。
其中,基本制度中的学年制度尤为值得关注,并已有大量的国内外高校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形成了诸如"3+1"、"3+0.5+0.5"、"2.5+0.5+1"、"2.5+1+0.5"等多种类型的学年制度。其中,"3+1"的模式使用更为广泛,而"2.5+1+0.5"的模式成效最为突出。各种模式之间的差异如表3所示。通过对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评价与走访调研,笔者认为,"2.5+1+0.5"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是一种有效的学年制度。这种"学校--企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很好地实现了"理论教学--企业实践--理论提升",一方面可以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将所学知识有效地运用于实践,并能进行及时的反馈与调整,强化教学与反思的系统性,实现"校·企·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效果并达到协调创新的根本目的。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