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然而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旺盛而不稳定的特殊年龄阶段,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校园生活中,由于各种压力,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近年来因压力导致大学生跳楼事件、因宿舍矛盾导致刺杀舍友事件、校园网络贷款导致退学甚至自杀事件等层出不穷,其中很大部分是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这已然成为当今社会、学校关注的一个焦点.在高校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相对缺乏的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对于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促进心理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许多非心理学专业的辅导员在面对大学生层出不穷的心理问题的时候还是备感无力.本文将以普通地方院校为例,浅谈作为高校辅导员,该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处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心理问题 引导
一、我校大学生目前心理状况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心理已基本成熟。他们大多数人的心理是健康的,心境开朗,能客观地认识自我、有效地工作及学习,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快速变化和主观原因等,部分大学生产生了诸多心理压力,对学习、生活、择业等出现了种种不适应,其中,一部分人出现心理障碍,不能正确而有效地处理学习、恋爱及人际关系等问题。为更好地了解我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共有503人参加并且完成了问卷。
1.什么问题造成的压力最大(本题为多选题),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等级考试和学校期末考试占的比例最多,各占26%和25%,其他??题造成的压力占22%,奖学金和学生干部竞选各占10%,加入党组织问题占7%。由此可见,对大学生压力最大的是考试,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目的,而考试是检验学习的标准,因此同学们觉得考试的压力最大.评优评先、学生社团活动等也会造成一定压力。
2.在对同学们是否遇到过心理问题的调查中,13.12%的同学经常受到心理问题困扰,偶尔遇到过的占70.78%,没有遇到过的只占很小一部分,另有8.15%的同学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即83.9%的同学都遇到过心理问题困扰。
通过对此次问卷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均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存在,其中压力来源主要为学习、学生工作、评优评先、就业等方面。由于大部分学生对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或因种种原因难以启齿,拒绝寻求帮助,长期以往,酿成较严重的后果。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刻不容缓。
二、辅导员如何积极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需要各方面的关怀和教育,家庭、学校、社会都应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在校园内只靠学院努力也是不够的,目前我校设立了一个校级心理咨询中心,由专职老师负责专业的心理咨询及解答;十八个二级学院各设立一个心理辅导站,主要由辅导员负责初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为非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辅导员应从以下方面做工作: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由于每个学院只有一名辅导员负责心理健康,面向的往往是上千学生。因此首先辅导员应该在学院范围内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纳自己,提高倾听水平,而不是一味说教,让学生能够向自己倾诉,沟通的最高境界是:说到听者想听,听到说者想说,而教育的效果以此为前提。其次辅导员要努力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提高学生意识,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心理问题,遇到心理问题要如何解决,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
2.未雨绸缪,重点排除,加强预警。辅导员应该通过班级心理委员等班委干部,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心理预警网络,在每个班级培训一个心理健康信息员,让这个学生能及时的反馈班级同学的心理状况,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和干预心理有问题的学生,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同时,辅导员要掌握一些精神病症状学知识,具有初步鉴别精神病的能力,对不能处理的学生,应及时转介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专业咨询师。
此外,辅导员需要将关注重点放在一些特定的学生身上:已表现出来不合群、无心向学、性格较为极端的学生等。这三类学生是心理问题高发群体,做好这三类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不善于倾诉,压抑自己的情绪,长期以往会累积较多负能量,找不到排解的出口;无心向学的同学长期逃课,或听不懂课堂知识,在学业压力下往往会造成挂科较多,无法毕业;性格极端的学生则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融入同学之中,无法适应校园生活。辅导员应重点关注这几类学生,引导他们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帮助他们提高信心,引导他们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学习中去。通过这些工作可以有效预防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的发生,如抑郁症引起的自杀,精神病引起的伤害事件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形势越来越严峻,层出不穷的心理问题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较大的挑战:这些问题不是通过几次谈话和心理辅导就能解决的。辅导员必须加强自身心理知识的学习,加强警惕,在学生中开展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地将学生的心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做到防患于未然,减少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马向真. 关于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 高校理论战线,2003,(2)
[2]陈建文,杨一平. 高校辅导员如何胜任大学生心理辅导[J]. 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