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落小编回答:
我们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发现,1980-2011年国内期刊共登载摘要研究论文1,205篇。小编分析,根据文献分布的特点,国内摘要研究也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1985年)为探索阶段。这一时期的文献多为经验介绍和总结,主要讨论中英文摘要写作方法和技巧,极个别文献依据探讨英文摘要的写作规范。尽管这些文献在研究深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为那个时代的研究者了解摘要写作相关知识起了指导作用,并为后来者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1986-2001年)为逐步规范阶段(与国外类似)。这一时期有两条主线:一是基于国际标准以及一些省部级规范探讨摘要编写规范和翻译原则;二是介绍、引进并逐步推广生物医学期刊采用结构式摘要。
第三阶段(2002年一至今)为研究重心从词法和句法层面向语篇层面转移,并向“多元化”发展。这里的“多元化”是指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研究角度等的多元化。学者们借鉴国外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学术论文摘要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诠释,其中刘玉梅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语篇层面、词汇一语法层面描写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文体特征及语篇结构模式。
考虑到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性,我们将国内对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的研究分开来陈述:一是关于中文摘要的研究。学者们主要是从国家标准的角度探讨摘要写作规范(如结构、篇幅等)。要提高论文的整体质量,除了提升作者的摘要写作水平外,强化编辑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小编指出,罗慧敏倡导15字方针:“严格规范性、突出创新性、把握准确性”;张文莉提出了28字方针:“把好约稿第一关、推广结构式摘要、质量审查四注意、语言文字精加工”;王亚秋等调查了2009年我国26种理工类科技期刊426条报道性摘要,指出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缺少研究目的或者研究目的不明确;研究方法不充实、逻辑性差;结果表述过于简单、笼统,结论表达空泛,并提出了三项提高编辑质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