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常见的结构性问题几点建议在寻找好创新点的基础上,围绕创新点这个核心,展开支持创新点论述。不需要面面俱到,需要把创新点写透。要做到这些,首先从题目、摘要和关键词做起,字斟句酌。因为大多数读者,希望看完这此,了解文章对自己是否有用,然后再去精读正文。以下是作者经常犯的错误,通过整理,与作者共勉。
(1)文章创新点不明确。文章最好只有一个创新点,或者是做同一工作的深入。既不需要太多,也不需要太大,更不需要新闻式的口号。与内容一致即可。
(2)题目自明性不好。不能一眼看出创新点。而且太大是不合适的。一点即可。
(3)摘要没有概括整个成果的要素。目的意义、方法过程、现象结果、结论建议四大部分共400字。特别是要有明确的方法,准确的数字,不需要形容性、夸张性评价,文字之间内含的逻辑性关系。即递进关系。
(4)关键词太生僻,读者搜索时查不到作者的文章。关键词必须公认的技术术语。便于检索,才能引用,才能推广成果。发表文章(成果)才有意义。
(5)引言没有明确目的及成果的科学价值或者实际意义。成果产生的背景,特别是干这事的好处(意义)。意义不大的工作,成果再严谨也不足发表的分量。
(6)实现目的难点及对策缺乏现场数据或前人文献调研。成果取得的难点是什么。别人怎么解决这些难点的?别人的解决存在哪些问题不适合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我们在别人的基础上如何改进或者另辟蹊径新思路、新方法,并提出方向性的解决方案。这一段是引用前人文献的重点区,要明确、准确和正确。
(7)研究方法及过程不翔实。我们在对策的指导下,如何研究的。即,使用什么方法研究的,研究过程是什么,包括用研究的结果指导现场施工或者理论计算。特别是要控制大段公式出现,要写公式哪一部分是与众不同的,自己发明创造的部分。不是自己的,一带而过,用参考文献。
(8)结果及讨论不充分。把在研究过程中一些想法实现的没有实现的,好的差的两方面的,深浅程度的,出现的没有出现的,与读者交流,以支持读者复制自己研究成果、使用创新点的时候,面对出现的问题但作者在应用时没有出现的,能够很好地解决,使成果顺利地复制。这是文章与专利的区别。
(9)结论及建议重复结果和现象。以小见大,文章提供的创新点是一口井或者一个方法或者一个理论,但可能是众多井、众多方法、众多理论的典型代表,要提炼出这个创新或者成果是解决哪一类问题的,同时也告诉读者碰到什么样的情况,可以应用这项技术,什么样的情况下不适用这项成果,未来将研究什么。
(10)参考文献相关性不高、格式不规范。参考文献是用来证明自己的创新程度和为自己创新提供基础的。如果没有充足的参考文献做支撑,自己就无法证明自己是创新的,也不可能说自己的创新是在前人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产生的理论、方法或技术。
建议按划黄的作章节题目,整理自己的成果。不管现在文章是否含有这些内容,要明确地写给读者,实现简单明了。不要对“八股文”怀疑。现在称之为模版。无论内行外行,谁都能读懂,才是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