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新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的生存之道

时间:2015-08-07 09:4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赵国宁 点击次数: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巨大冲击,甚至引起一场传统媒体恐慌,那么传统媒体在新媒体语境下到底有没有生存空间?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进而剖析二者的本质,发现新媒体实际上是一个民间舆论平台,而传统媒体则为正规组织引导平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生存之道,即走“权威新闻”道路。最后,辩证讨论权威新闻与新闻客观性原则之间的关系,论证二者并非冲突矛盾关系,从而为传统媒体做权威新闻在理论上扫清障碍。

 

  关键词:传统媒体;生存;权威;新闻

 

  当下,传统媒体面临着发行量“断崖式”的挑战,各大传统媒体纷纷解散记者部,解散深度部,让记者出去跑活动、办企业,传统媒体新闻界人士人人惶恐,甚至整个新闻业都在唱衰自我。事实上,传统新闻媒体真的已经没有生存空间了吗?本文将简要分析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找出两者的本质区别,并从中找出传统媒体生存空间。

  一、新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

  当下,新媒体所营造的传媒环境与传统媒体环境相比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传媒环境逐渐解构了传统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最早的博客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媒体,它直接消解了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过程,使得生产新闻信息的不一定是专业的传媒组织或机构,这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第一次冲击;接下来是微博,它使得个人媒体可以具备强大的大众媒体的传播能力,消解了传播过程,这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第二次冲击;最后是微信,它使得人际传播同样也可以具有大众传播能力,消解的是私密途径,这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第三次冲击。

  的确,在一步步的对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冲击和消解过程中,传统媒体人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专业化的媒体单位或组织才能生产、传播新闻的垄断新闻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每个人都可以生产新闻、传播新闻,而且还能跨区域的在新媒体上在第一时间进行反馈,传受者之间的角色在一次次的信息增殖中不断变换。相对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媒介环境,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环境更加自由,个人参与感更加强烈,因此也更受大众欢迎;另外信息变换也更加频繁,不再需要等待传统的新闻周期,受众只要动动手指随时能在新媒体上获得新闻信息,相比报纸时代的日更或广播电视时代的时段更新具有更好的效率。

  既然如此,那么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衰落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其消亡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笔者认为,即便新媒体在时效性等多方面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并且在逐步消解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的生产过程,但传统媒体也还是不到唱衰自我的时候。这其中的原因就要从新媒体的性质说起。从性质上来讲,新媒体属于民间舆论场的集散地,也就是说新媒体是提供给百姓分享自己身边新鲜事或一些具有较强刺激性的事件给跨区域存在的网民,并就其中令人感兴趣事件进行讨论和发表言论的一个平台。既然如此,那么新媒体的新闻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是无组织的分散大众,没有组织即没有严格的规则,中国古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样一来,新媒体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种无序化的存在。无序化存在的大众在面临某些涉及公平正义的道德问题时会根据固有的认识框架和事物处理框架聚集公众情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汇聚民意,推动事件向良好方向发展。但若是面临前所未有的事件时,则会陷入一片慌乱和恐慌,一方面由于大众缺乏认知新事物的图式与框架而无所应对措施,另一方面就是缺乏权威声音的引导,缺乏可信任的对象,这种情况下的“讨论与辩证”已经毫无意义,因为大众根本不清楚应该相信谁,在没有认知的基础上是不能够做出判断的。

  新媒体所无法完成的就是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从传统媒体性质上来讲,传统媒体是专业化的单位或组织进行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活动的主体。传统媒体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无论是组织本身还是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都有一定规则,这是一个有序化的组织。另外,让新媒体所无法取代的是,传统媒体有长期积累形成的“权威”,一方面是专业化新闻信息内容生产的权威,另一方面则是在突发事件或未知事件时刻引导公众的权威。诚然,传统媒体资源未必有新媒体资源丰厚,但是其权威性却可以在危急情况下为公众免去筛选信息的繁杂,直接告诉读者哪个信源可靠,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引导公众。在关于马航MH370事件的报道中可窥一二,该事件并非新媒体引导新闻信息走向,而是专业媒体不断提供解读,用权威进行报道,安抚公众的恐慌情绪。

  为此,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突破转型也可从下文论述的两个方面进行尝试。

  二、提供权威报道与解读

  新媒体信息量大,信息增殖速度快,但是另一方面,庞杂的信息和大量重复的信息也给大众的阅读选择带来巨大压力,加重的是随之而来的“信息焦虑”。此时,经传统媒体筛选的专业生产的权威新闻信息就显得弥足珍贵。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在事件性新闻报道中,要发出权威声音。事件性新闻报道一般涉及到公众事务和公共利益,有的还具有突发性特征。在新媒体上面针对有关公共利益的事件一定会引发讨论,不否认在这过程中真理愈辩愈明,但是事件的发展变化进程往往会快于讨论辩论议程。于此同时,新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很多时候带有片面性,突出事件的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造成给公众呈现的虚假的事实真相,在网络上常常出现的“舆情反转”现象就是这一问题的最直接体现。所以,此时的传统媒体第一要义就是发出权威报道,全面报道事实真相。一方面弄清事件的本质,另一方面也要时刻关注新媒体的民众舆论动向,对极端的言论有针对性的及时纠正。由此而观之,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不得不说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机遇,例如民情民意的调查与把握在历史上从未有过今天的便利,只要打开网络,上去浏览,或者是用数据分析处理软件,进行次品检索,就能时时把握网络舆情动态。因此,传统媒体需要做的是好好利用这一资源,从而将权威发言发挥到一个新高度,而不是一味的唱衰和排斥新媒体。

  二是在非事件性新闻报道中,同样要发出权威声音。在非事件性新闻报道中,要做到呈现问题、引发议论以及统合观点。

  1.所谓呈现问题是与以往传统媒体单纯的报道问题相比较而言,单纯的报道问题更多的是浮于事物表面,不进行深挖。而呈现问题则是突破新闻事件与社会现象的表层,进入其背后隐含的社会问题层面[1]。也只有这样才能深挖在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进而做到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深入、充分、有序、有效的呈现与传达[1]。

  2.所谓引发议论则是与之前单纯的信息告知而言的。二者的区别在于,信息告知单纯的完成告知使命,而不在乎信息发布后引发的效果,是否引发议论,其衡量的价值只是告知与否;而引发议论则不相同,其衡量的价值标准不单单是是否告知受众,还关心传播效果到底如何,是否引发议论。这是一种做新闻观念的转变,即从灌输式到受众本位的转变。除此之外,引发议论还有助于民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引起议论,从街头巷议到形成合力,进而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进程。当然,对于一些偏离轨道的议论,媒体也要及时的予以纠正,防止出现群体极化现象。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媒体的引导与受众议论的自我纠正会逐渐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从而实现促进以后公众议论的良性发展。

  3.最后是统合观点。这是与之前传统媒体的平衡观点相对而言。这是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背景的需要,同时也是权威发声聚合民意的需要。首先说当下我国社会状况,处于社会转型深化期和攻坚期,各个领域都存在深层次的矛盾,既有的利益格局面临重新分配,随之带来的就是价值冲突、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等各方面的矛盾冲突严重。为此,统合观点就是中国发展的需要,也是新闻业在平衡各方观点之上的进一步提升。媒体对各种观点进行统合,要注意尽可能的使之更加系统、有条理并且朝着一个更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去进行。

  也就是说,传统媒体要发挥其相对新媒体的“权威”优势,凭借其专业权威发声在新媒体环境下找到自我的不可替代性,从而确立自我不可替代的生存空间。传统媒体要在新媒体时代做“权威”的新闻。

  三、权威与新闻客观性

  传统新闻和传统媒体都强调新闻客观性原则。权威则必然会冠以新闻从业者的主观引导与解读。那么媒体对公众的引导与新闻客观性原则冲突么?到底该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呢?针对这个问题,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是因为客观性原则本就不是一种超越历史、超越文化、超越国家、超越时代的恒定不变的原则与标尺,而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新闻制度安排与新闻文化形式[1]。当前媒介环境变化也要求报道方式与原则有所转变。并且纯客观的新闻报道是不可能达成的,只要涉及到新闻事实的选择则就必然带有主观成分。另外,在新闻报道写作过程中的词语的选择,篇章的组织,这些无形的语言都会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倾向。因此,舒德森曾说过这样一句话:“20世纪30年代的客观性理念虽然是一个很流行的新闻学价值观,但它刚一形成便土崩瓦解了”[2]。

  其次,新闻报道目的的本身并非是受某原则限制,而是通过一些原则来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这其中就包括告知、引导、议论、整合等。因此,用权威的报道来促进社会公平,保证传统媒体职责的更好履行,进而改善公共生活环境,提升公众的生活品质这一做法并无不妥,无需诟病。所谓媒体客观性的原则和中立者的角色也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具体到某些语境下进行。比如记者采访时不应该提前判定采访对象的性质,而是应该以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但是当其完成采访过程,进入新闻报道的写作阶段时,必然受记者固有价值观的影响,从而让其报道呈现出一定的价值观倾向,但这并不能作为新闻报道不专业的理由。

  参考文献:

  童兵,樊亚平.从信息提供者到问题求解者——转型时代传统媒体的角色转型[J].新闻与传播,2015(2).

  (美)迈克尔·舒德森著.陈昌凤,常江译.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