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时间:2016-12-30 09:30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韩国峰 点击次数: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源和环境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选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之举,低碳之路势在必行。本文在对低碳经济内涵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针对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结合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成功经验,提出推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以实现我国由“高碳时代”向“低碳时代”的迈进。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必要性;挑战;对策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燃烧和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积聚所致,引起一系列的气候灾难,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发展中国家,已超越美国成为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置身“低碳”潮流中的中国,在发展中寻求减排,在挑战中把握机遇,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之路,是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及其内涵

  “低碳经济”术语源于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强调通过减少消耗、减轻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英国政府提出的低碳经济理念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知识信息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应对气候变化是低碳经济提出的最直接和最根本原因,而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的耗竭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低碳经济的实质是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CDP,核心是低碳技术的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目标是解决能源危机、减缓气候恶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能源和环境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将越来越多,造成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幅增加,由2000年的28.5亿吨增加到2009年的77.1亿吨,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因此,低碳之路势在必行。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选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之举,也是破除自身能源困境、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选择。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之下,近百年来我国地表平均气温上升,极端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大,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的损失越来越严重。根据IPCC(2007)的报告,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增加1℃~3℃,粮食生产潜力会增加;当温度升高4℃,全球平均损失可达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此外,气候变暖还引起海平面的上升,海水入侵导致土壤盐渍化,使得滨海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还对沿海城市的排水能力和港口功能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水温的升高造成渔业资源的明显衰退。据预测,未来中国气候变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预计在20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可能上升10~16cm,增大了海岸区洪水泛滥的机会,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可见,气候变暖已经危及到农业生产、生活以及经济增长的多个方面,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当务之急,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选择。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之举。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受制于思想观念陈旧、经济发展规律和经济结构等,对节约资源的紧迫性和危机感缺乏长远的战略性认识,产业层次低、生产方式落后、能源消耗高,综合竞争力较弱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人均资源量占有量低的国家,必须改变资源密集和污染严重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将低碳经济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有助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环境问题日趋严峻,这就需要运用低碳经济的创新技术,引导整个社会逐渐转向低碳化的轨道上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佳选择,符合我国的国情。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2009年《中国生态足迹报告》指出,我国消耗了全球生物承载力的15%,资源消耗量已超过了其自身生态系统所能提供资源的2倍以上。由于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依旧存在,我国正在经历着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不断增长。随着工业重化工化的进一步发展,煤炭的消费量有增无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会不断增加,环境污染形势相当严峻。节约地球资源,保护环境迫在眉睫。低碳经济兼顾了“低碳”和“经济”,发展低碳化经济既顺应了“低碳化”的世界发展趋势,又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低碳经济以低污染、低能耗为基础,可以摆脱对化石燃料的过分依赖,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三、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国际社会长期的发展趋势。我国现阶段能源需求正在快速增长,“高碳”特征仍比较明显,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占主导地位。虽然我国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决心和力度,特别是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巨大挑战,主要包括能源、技术、贸易和体制等方面。

  (一)能源结构难以改变。“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格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变,从而制约了我国从“高碳”转向“低碳”的步伐。一直以来,煤炭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的70%左右,而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占23%,水电、核电、风电消费仅占7%。与其他化石燃料相比,煤的碳密集度较高,单位能源燃煤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是天然气的2倍左右,煤的碳排放强度势必会很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能源利用技术水平落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率占中国能源总量的比重较低,对煤炭的依赖程度很难改变。可见,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中所面临的能源性问题,而清洁能源、绿色能源的开发潜力巨大、发展势头良好。

  (二)低碳技术水平落后。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动力,是低碳经济发展快慢的关键所在。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途径,而我国的科技水平整体落后于发达国家,这是制约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型的最主要因素。由于我国的低碳技术创新起点偏低,先进技术开发能力、低碳基础设施建设和低碳运行体制等还很落后,低碳领域的高端核心技术仍然主要依赖于发达国家,我国低碳技术整体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都较低。众所周知,创新技术要大规模发展势必需要大量的资金流入和国家政策鼓励,但我国庞大的经济发展规模造成创新技术的基础比较薄弱、资金管理体制弊端太多。尽管低碳技术创新每年的研发开支以10%的速度递增,但是低碳研发投入的效率不高。技术创新水平落后已成为阻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软肋。

  (三)贸易结构不合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这无疑提升了碳排放量、绿色贸易等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国际贸易格局中,我国对外出口主要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商品和初级产品为主,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有相当大的差距,碳排放量也非常高。低碳全球化,绿色贸易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国际贸易的方向。据调查,2009年我国有34.3%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其中绿色、低碳、环保的严格标准是制约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原因。由于国际贸易是转移二氧化碳的重要途径,碳排放量成为了突破贸易壁垒、优化贸易结构的关键着力点。

  (四)体制障碍依然存在。面对愈来愈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我国于2008年才正式成立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机构。由于成立时间比较短暂,再加上气候变化涉及的问题多而杂,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及法律体系还不完善,甚至在一些领域还是空白,低碳经济发展在体制建立和管理上的障碍依然存在。在传统市场经济框架中,制度和政策是我国经济低碳化发展强有力的保障和基础,体制建立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先导。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且制定了大量的政策法规以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现阶段还未建立系统的、专门性的低碳经济制度和政策,现有的政策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仅仅在“节能减排”措施中有所体现。因此,体制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低碳转型的实际运作。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995089042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995089042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9-9508-9042
微信号咨询:
15995089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