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2-02 11:5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亚华,胡鞍钢 点击次数:
1978年之后,国家水利财政支出及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大幅度减少。计划经济时期,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占GDP的0.8%左右;"六五"时期,水利基本建设投资仅占GDP的0.29%,“七五”时期更进一步下降为0.11%。水库与堤防建设速度显著放缓,供水能力增加和新建工程增加量明显减少。1978年之后的二十年,水利建设陷入低谷,水利防灾减灾方面的供给增长缓慢,与安全性需求之间的差距持续拉大。
1998年大水后,中央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发行国债大幅度增加了对水利的投入。1998年至2004年,中央水利基建投资达2411亿元,其中用于防洪建设的投资1607亿元,占同期中央水利基建总投资的67%。至2009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各类水库8.72万座,水库总库容7064亿立方米,比1980年提高59%。到2010年底,基本完成全国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水库的病险率明显下降,大中型水库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七大水系干流已基本具备了防御建国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水灾成灾率趋于下降,因灾死亡人口大幅度下降。这说明,由于过去十年水利建设的加快,水利防灾减灾供给加速增长,与安全性需求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
尽管如此,由于防灾减灾的需求巨大,仍然要求进一步加快水利建设。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地区突发严重山洪泥石流,警示防灾减灾的能力依然不足。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增强,抗旱能力显著增强。因此,通过未来十年的发展,防灾减灾的供给进_步加快提升,与安全性需求之间的差距会趋向进_步缩小。再经过十年的努力,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防灾减灾能力与安全性需求能够基本适应。2030年之后,主要是进_步提高保障水平,特别是加强水环境安全和水生态安全保障。
(2)农田水利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重视以灌溉排水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灌溉面积从1949年初期的1600万公顷增长到1980年的4490万公顷,农业用水从1949年初期的1000亿立方米增长到1980年的3912亿立方米。这一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卓有成效,供求差距不断缩小。
1978年之后的十年,农田水利建设出现了停滞。农业灌溉面积增长缓慢,年均增长0.5%,是历史上增长最慢的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供求差距转而拉大。进入1990年代,由于国家重新重视农业基础水利设施建设,农田灌溉面积稳步增长,从1990年的4740万公顷提高到2000年的5382万公顷。农田水利建设的供求差距又重新转向缩小。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节水灌溉进_步发展,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1978年的0.35提高到2010年的0.5。农田灌溉面积继续增长,2009年达到5926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8.7%。而农业用水量继续下降,从2000年的3784亿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3707亿立方米。2004年以来粮食生产实现了创历史的"七连增"农田水利建设功不可没,也说明过去十年来农田水利建设的供求差距进一步缩小。
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农田水利建设仍然基础薄弱,水利灌溉设施老化问题严重。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农田水利供求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
根据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未来十年农田水利建设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十二五"期间将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到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节水灌溉面积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80%以上。因此,从目前至2020年,农田水利的供求差距将明显缩小。预计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2030年,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灌溉的安全性需求将基本适应。
(3)饮水安全
首先看城市饮用水安全。计划经济时期,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用水安全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到改革开放之初,城市用水普及率已经接近50%,城市用水不足、取水不便等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供求差距不断缩小,但总体差距仍然较大。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供水水源、净水厂、供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取得较快发展。2005年,城市用水普及率达到90%,城市饮用水出厂水质合格率接近90%,城镇饮用水需求得到基本保障,表明供求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2007年国家出台了《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改善市级和县级政府所在地城镇的饮用水安全状况。届时城镇饮用水供求差距会进一步缩小。预计到2020年之后,随着饮水安全保障体系的基本建立,城市饮用安全需求得到较高程度的满足。到2030年供求之间基本达到平衡,之后将面临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提高品质的问题。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