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2-02 11:5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亚华,胡鞍钢 点击次数:
其次看农村饮水安全。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了一些地方农民的饮水难问题,但是"饮水难"在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1980年代,国家将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列入了政府工作议事日程,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农村解决饮水困难。1991年,国家制定了《全国农村人畜饮水、乡镇供水10年规划和"八五"计划》;2000年,国家编制了《全国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十五"规划》。到2004年,累计解决了2.72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问题,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得到初步解决。2005年以来,农村饮水工作重点由饮水解困转向饮水安全,着力减少全国3.2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十·一五”期间已经解决了其中的2.1亿人。“十二五”期间,农村饮用水不安全问题预期将基本消除。之后的新增需求将是饮水安全标准的提升。
(二)经济性需求的供求差距变迁
(1)国民经济供水
从中国用水总量增长情况来看,在计划经济时期用水总量快速增长,特别是农业用水大幅度增长。1980年以来,用水总量增速放缓。从1980年至1997年,国民经济用水量由4436亿立方米增加至556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逐步趋于稳定,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增长较快,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逐步凸显。2000年之后,国民经济用水量变化不大,呈现波动中缓慢上升的趋势。但是从各产业需水角度来看,城市、工业和农业的用水需求普遍没有得到较好满足,水资源供求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未来十年,水资源保障工作将进一步加强,由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短缺的形势有望得到缓解。到2030年,随着工业化的基本完成、人口总量的下降,用水总量将实现零增长,水资源供求基本实现平衡。
(2)城市供水
从城市供水的情况来看,从1949年到1980年代中期,城市供水能力增长较为缓慢。1949年,城市日供水综合生产能力不足300万立方米/日,至1985年,达到了4020万立方米/日,之后进入快速增长期。全国城市供水总量从1986年的277.4亿立方米,增加到1994年的峰值489.5亿立方米,年均增长7.4%。1994年之后的十年城市供水量总体稳定并略有下降。2005年以来,城市用水总量略有增长。未来随着大规模城镇化的继续推进,城市生活用水量还会继续增长,但是工业用水由于效率的不断提高有可能保持稳定甚至持续下降,城市用水量实现低增长,预计到2030年实现零增长。
总体来看,水利发展的经济性需求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动而变化,要求水利发展供给同步增长。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性供给随着经济增长逐步增加,差距尚不大。1978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经济性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距开始拉大,突出表现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显现;1988年之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步伐加快,水管理力度明显增强,经济性供给加快增长,但是由于需求的快速提升,供求差距不断拉大。直到近年来随着大规模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推进,供求差距拉大的趋势才有所减缓。未来随着最严格水资源制度的实施,供求差距将趋向于缩小,预计到2030年基本实现平衡。
(三)舒适性需求的供求差距变迁
(1)水系景观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城市和地区在1990年代后期开始关注水系景观建设。比如,北京市从1998年开始增加城市景观用水,过去十年间不断增长,2009年达到3.6亿立方米,占全市用水总量的10%。从全国情况来看,近年来生态用水开始增长,2008年生态用水占2%,主要是城市景观用水,在用水总量中的比例还很小。从发展趋势来看,这部分用水会继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会占到总用水量的10%左右。
(2)水休闲娱乐
1990年代以来,水的休闲娱乐价值日益受到重视。2000年,水利部启动了水利风景区建设工作,2001年命名了首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共18个。截止2010年底,已建成国家水利风景区423家,覆盖全国。同时,建成省级水利风景区近千个。水利风景区在促进了水生态环境修复的同时,在促进水休闲旅游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