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生态文明的系统性
系统是世界的一种现象,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形式,整体性、开放性和目的性是系统最普遍、最本质的特征。系统思想是正确理解一般世界的科学方法,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方法,是正确处理生态文明体系中各组成部分与整个生态文明体系关系的指导方法。
2.2.1人既是主体又是受体
人仍然是“迄今为止唯一具有主体性的动物”,这是人的主体性。在面临严峻环境问题的今天,人类又受到所生存的系统,或者比这个更大系统(如宇宙)的限制,这是人的受体性。生态文明不是孤立的文明形态,其“渗透”、“融合”到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方方面面,最后以“协调”、“可持续”的一种状态表现为人类文明整体进步的标志。
2.2.2抽象化生态文明体系尝试
(1)生态文明体系抽象成“生态文明体系盘”。将某区域内的生态文明实践体系抽象成一个“生态文明体系盘”,生态文明体系的各部分(引用国家环保部的“生态文明五大实践体系”)分别位于圆盘的五个扇区,“人类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处于“生态文明体系盘”的轴心位置,五个扇区既独立,又通过轴心的“人类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图1) 。
(2)生态文明指数。然后将抽象后的“生态文明体系盘”置于杯中,“生态文明体系盘”的离杯底的高度可以视为生态文明指数,“生态文明体系盘”上下移动表示生态文明指数变化(图2)。
(3)生态文明体系的时空变化。将“生态文明体系盘”置于三维坐标系中,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生态文明指数,z轴表示“生态文明体系盘”的直径。短期来看,“生态文明体系盘”会上下移动,但人类通过不断重复的“反思—预测—规范”,使“生态文明体系盘”呈总体上升趋势(图3)。
2.2.3浅析“生态文明体系盘”的抽象模型
(1)生态文明离不开人类实践活动。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方式,人类通过实践,发挥在系统中主体与受体功能。抽象模型中紧紧围绕人类的实践,使生态文明打上了深深的“实践”烙印,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2)生态文明指数呈动态波动。假设生态文明指数为n,1>n>0,(杯的最高处为1,杯底为0,“生态文明体系盘”在杯底与杯口之间浮动),表示了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和谐度。当圆盘下落,表示“生态文明指数”变小。圆盘上升,则表示“生态文明指数”变大,圆盘也可能表现为一种上下波动性,即体现了生态文明指数的波动。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在两个时间节点上,文明的进步与后退都可能会出现。中西方文明大幅倒退的案例也不胜枚举,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就是要防止生态文明指数大幅变小,避免人类文明的倒退。
(3)生态文明系统的“自变量”众多。生态文明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资源、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系统中某一个或几个要素的变化会引发其他要素的变化,引起生态文明体系圆盘“失衡”,甚至会引起整个盘的倾覆,整个系统崩溃,人类的文明消失,从地球这个大生态系统中“出局”。为了保持“生态文明体系盘”的平衡,必须使体系内各因素协调发展。
2.3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
2.3.1现有文明成果经历了艰辛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者将人类历史看作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史和物质资料的生产史,把人类历史看作是无限丰富、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文明”是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种关系而展开的。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成果,这是当我们把时间定格在某一节点上时,对过去精神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的总结,所以它带有明显的历史印迹,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我们不能忽视其明显的过程属性。
2.3.2生态文明实践是一种重复调控历史过程
“反思—预测—规范-再反思-再预测-再规范…”是人类不断重复的过程。正是这种不断修正,不断实践,使生态文明水平得以提高。不管是已经过去的,还是现在正在经历的,以及将来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我们必须将其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予以观照。当前,我国很多地方开展了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小区创建,一些案例显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后,这个地方贴上了“生态”的标签,在验收、评估时,建设的“成果”丰硕,可经过一段时间后,问题又大量显现。分析起来,实质是忽视了生态文明的“反思—预测—规范-再反思-再预测-再规范…”的过程属性。生态文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历史不会停止,实践活动也不会停止,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到期概念。
2.3.3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1)用全新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氛围。全新生态文化形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没有起码的生态文化,无论制度设计、政策法规等方面有多么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将不会得到有效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圆盘”只有弥漫着浓厚的生态文化的氛围中才不会“下沉”。
(2)以公众参与推动生态文明实践。公众从自身感知、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会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实践的最大的力量,产生合理地保护自己生存环境质量的意愿,对他人、团体、国家提出公开要求,对生态建设工程、建设项目提出评价性的关键意见,公众自身采用生态生活方式、参与生态产业建设、执行生态制度等就成为生态文明实践的最大动力。
(3)用“顶层设计”导向生态文明实践。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生态文明实践的最主要的任务之一,这种转变,是一场重大改革,涉及领域多,需要“顶层设计”。在当前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从某种角度讲,就是一场大的变革,因为生态文明实践的系统性,就必须制定系统的架构,为系统制定“游戏规则”,还要为这个实践系统注入助推剂。政府不能代替市场,市场也不能代替政府,同理,在生态文明实践中,政府的这种“顶层设计”导向的功能不能被其他代替。
(4)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生态文明实践的土壤。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理论的融合提供了平台。生态文明也只能是社会主义的,并将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中国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将决定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摆脱贫困、实现温饱、迈向小康,但发展代价过于沉重又势必导致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也必然依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片土壤。
3生态文明的“三性”统一
如前文所述,生态文明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系统性、长期性,即“三性”特征。其实践性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政府及官员的政绩标签,而是不断重复的“反思—预测—规范”的过程;其系统性决定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独立的、狭义的生态建设,而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并渗透于、贯穿于其他建设之中,不可或缺;其长期性决定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短期行为,生态文明建设没有结束之日。
生态文明的“三性”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只有不可或缺。三者是相互统一的,利用“三性”对生态文明进行分析,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是认识生态文明实质、分析生态文明内涵、解决生态文明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我们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要紧紧围绕“三性”,正确宣传、规划、指导、实施、评估,避免陷入形式主义,避免工作的片面性,避免急功近利。
参考文献:
1贾亚青.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解析及实践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9).
2马英芹.试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基础J.大观周刊,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