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6-12 09:4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lunwenbuluo 点击次数:
[内容摘要]考量发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对生命不敬和漠视的现象,生命观扭曲和错误是主要原因之一。影响大学生生命观的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不良的家庭关系和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的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人文教育不足和技术教育至上的学校教育环境;市场化和功利化的社会环境。需要从优化以上三个环境入手培育大学生科学的生命观。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观;环境;因素。
[作者简介]江晓萍,江西师范大学高职学院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陈希,江西师范大学数信学院政治辅导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生命作为人的载体,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人的一切都将毫无意义。生命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的总的看法和认识。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学校园也是不平静的,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对生命不敬和漠视的现象频频发生。本文试图从生存环境角度对影响大学生生命观诸因素做出分析。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良的家庭关系和不当的教育方式
家庭环境,作为与大学生发生紧密联系的最小社会组织,对大学生生命观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十分强大和深远。
首先,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结构的变化等都可能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生命观的养成。笔者的咨询实践显示,家庭关系和谐的大学生,性格比较外向,待人热情,对待生活态度积极乐观,这类家庭的大学生即使生活中出现挫折,也多能正确对待,积极调适,一般不会采取过激行为。反之,家庭成员关系淡薄的学生,很难与别人亲近,有的甚至会对同学抱有敌意,对自身也不够珍惜,容易产生极端行为。尤其是在成长过程中有早期心理创伤的大学生,比如,父母早亡或离异、父母关系紧张、受父母关注太少等,都容易对其造成某种心理创伤,对以后人生观的形成带来不利的影响。对此,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阿德勒、霍妮等人都做过研究,在不良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如果在现实中遇到挫折时,容易唤起以前的创伤性记忆,不知不觉中会造成他们的消极情绪和过激行为,严重的会产生变态行为,甚至走上自杀的绝路。
其次,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其的渴望水平和教育方式也对他们产生影响。过于严格的要求或过高的期望水平都会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有的家庭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亲子之间的话题只有考试、分数,一旦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有的人就认为自己无用、对不起父母,有的甚至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溺爱的教育方式也会带来诸多的消极影响。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目前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虽然独生子女与他们生命观的形成并非一定存在必然的联系,但由于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结构,父母对于孩子过于关注和保护,造成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缺乏责任心。长此以往,容易形成他们懦弱、依赖、自我中心等性格,从而增加了这一群体遭遇挫折的机会,也大大降低了他们应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家庭是孩子最先成长和接受教育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生命观及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的,它将奠定他们未来发展的基础。而大学时期又是人一生中的关键时期,很多观念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并稳定下来,如果在这个特殊时期,家长能和孩子加强情感沟通,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培养他们自强自立的品格,充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对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总之,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生命观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长期的过程,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正确的教育方式是造就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必要条件,也对其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起着重要作用。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人文教育不足和技术教育至上
这里的学校教育不仅仅指大学,还包括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学校是学生系统地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培养的场所,对学生生命观的形成担负着重大的责任。然而,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抛弃了人类早期的人文主义价值理念(对生命、自由、希望、公正、平等、爱和美)的追求。学校教育基本上是“应试教育”模式占主导,过分重视知识传授、文化学习,基本忽视学生的其他素质的发展,尤其缺乏引导对生命价值、意义的思考,甚至对于有关生命的基本常识也缺乏教授。同时,教育过多关注升学、考试、分数等,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致使他们生活在紧张和恐惧中,导致学生无暇去思考与生命密切相关的问题,不懂得珍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更享受不到生命带给他们的幸福和快乐。笔者的调查也表明,大学生目前最大的压力是学习压力。另在一项关于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中,“许多学生把‘学业太紧张’(66.47%)、‘成绩不理想’(63.84%)和‘担心考不上大学’(49.43%)列为‘目前最大的苦恼’的前三项”。这说明,尽管大学生已经考上了大学,但是他们并没有如释重负,过着自己想象中的生活:轻松地学习、快乐地游戏、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享受象牙塔内的圣洁。反而,他们认为,大学无非是高中教育的延续罢了,有的大学生甚至觉得上大学比上高中的压力还要大,渴望解脱的他们在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与就业压力面前,不得不使他们再次违心地踏上考研之路,继续艰难辛酸的求学生涯。对不少学生来说,考试是一个魔鬼,它吞噬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青春、理想和梦,留下的只是一个会死记硬背知识的木乃伊和考试机器。这给学生带来的是厌恶的情绪和恐惧的心理。在他们眼里,考试的失败就是人生的失败,活着就是承受痛苦。
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技术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著名学者石元康指出:“在现代社会中的大学教育体制下,接受教育者的动机及目的最主要是学一套谋生的技能。如果问一个大学生他为什么要念大学,我们很难想象他的答案会是‘追求人生的道理’。他最多只会说,为了追求知识,但是如果你再问他所追求的知识是做什么用的时,他只能告诉你是为了将来谋生用的了。这是典型的技术教育。”在这种技术理性的指导下,教育所教给学生的只是有用的知识、能赚钱的技能,尽管教育的目标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在学校的实际教育活动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大学生也普遍认为只上一两节思想品德课程就想改变一个人长期形成的观念是根本不可能的。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批评说,现代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太偏重于获得某些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用公正观去开拓人类的心魂,结果造成在现代教育条件下,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遮蔽和失落,成为仅仅具有知识和技能的“准职业者”。虽然教育的这些追求当属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它却不是教育的全部含义。其实,对知识的学习、对技能的掌握、对技术的训练在教育中仅仅占很少的一部分,至多只能看作是最基础的一部分。然而,现在教育的问题正出在它把这一追求当作教育的唯一和全部的含义。这样一来,知识本位也就把教育中的“人”给吞没了。当“人”这一主体在教育中消失了的时候,教育就蜕化为训练。“人生绝对不是为了知识而知识,或为了获得知识所代表的符号,相反,获得知识是为了获得知识背后所隐藏的智慧,是为了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果人成为知识所代表的符号的奴隶,而不是知识的主人,那么就失去了对知识追索的本意”。而我们今天的教育恰恰陷入了这一陷阱之中。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市场化和功利化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观念的冲击
人必须在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某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特定的集体中生活。社会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人们根据从社会中所获得的信息不断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功能,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适应社会的要求。然而这种适应性反应有时会出现某种程度的失调,从而在人们的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整合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各种思潮的冲击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和行为,影响和冲击着大学生生命观的形成。这些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注个人,忽视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市场经济“利益主体个体化”的特点使得集体主义的观念受到冲击。很多大学生越来越关心自己升学、就业,对于过去所强调的依靠国家、注重集体转为强调个人、依靠自己,注重竞争。大学生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危机和压力,有的人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不择手段,不惜损害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盛行,一旦不能达到个人目的,有的甚至采取威胁他人生命的行为。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在社会变革的同时已发生重大变化。
第二,追求实际,忽视对人格修养的提炼。社会变革使得大学生的观念出现了利益化的趋势,尤其是在“义利观”方面,注重利益、追求实际成为大学校园的普遍现象。在学习的内容选择上,许多同学精力集中在外语、计算机等课程上,对于像思想品德修养这样一门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课程却不感兴趣,表现出功利性、实用性的倾向。在人际关系方面,有的同学只和家庭出身好的或学习好的同学交往,以期从中得到“好处”。在社会人才观上的重文凭、轻能力现象的影响下,不少大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文凭,助长了学习上投机心理,忽视了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凡此种种,大学生们在追求实际利益中迷失了对自身人格修养的提炼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第三,生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淡薄。近年来国内外某些报刊、影视媒体中对悲观厌世情绪的大肆渲染、对自杀行为的细致描述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还缺乏足够识别能力和抵抗能力的青年学生。一些大学生在重视自身生存权利和利益的同时,也将放弃生命视作自身的一种权利,他们认为自己有选择生或死的自由,有处理自己生命的权利,表现出生命意识淡薄,缺乏对生命的珍惜和呵护。同时,社会上一些缺乏责任的意识和行为对大学生的观念也产生了冲击,表现出责任意识淡薄的倾向。一些大学生今朝有酒今朝醉,过了今天不管明天,在生活上贪图享受,不珍惜父母家人的劳动果实,没有家庭责任感;在人生目标上,胸无大志,得过且过,不关心国家大事、社会发展,没有社会责任感;在个人感情方面,“不求天长地久,只图曾经拥有”,没有道义责任。总之,社会环境作为外部环境的一部分,作为一种社会氛围,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命观,成为形成某种生命意识的基础。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近几年来,大学生群体中的对生命不敬和漠视的现象所以频频发生,深层次的原因是影响大学生生命观的三个方面的环境正面临以上种种问题。如何从改善以上三个方面环境入手培育大学生科学的生命观,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文雪:“生命教育论”,载《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游惠瑜:“生命教育的哲学意义与价值”,载《逢甲人文社会学报》第5期(台湾)2002年11月。
3.吴新武:“生命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现实意义”,载《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4.高锦泉:“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载《五邑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5.郑晓江:“论生活与生命”,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6.孙效智:《生命教育的理论实务》,台湾环宇出版社2000年版。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