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3-31 12:45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夏月松 点击次数:
摘要:生态农村是随着国家着力加大农村经济发展所造成农村环境恶化而提出来的一种农村的发展模式。生态农村目前还没有达到普遍公认的程度,但在各界学者多年的经验和研究表明,生态农村是一种最理想最合理的发展模式。本文主要对生态农村的概念及其发展模式做出论述,指出生态农村发展过程中一些不和谐因素,最后提出对生态农村发展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农民;生态农村;措施
我国是一个农民占主要人口的大国,如何建设一个全面发展的农村,使农村经济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便成了首要问题。自十六届四中全会起,政府便提出了“三农”问题,指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一、生态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的因素
由于生态农村提出的比较晚,并且都只是在一些小的范围内进行试点,在进行探究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阻碍的因素。
1、农民收入低,无法保证农村的基本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农民负担比较沉重,农村得不到有效地建设。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快速发展,农民人均年收入逐渐增加,然而与城市居民的收入相比依然很少。国家为了鼓励农业发展,加强农村建设,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农业政策和经济学论文补助措施,来改善农民的显性负担。
2、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一是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面积已从建国之初的153万平方公里恶化到356万平方公里,而且每年依然在以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各种工厂的大力兴建,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水土流失成为我国一项严重的环境问题。二是土地资源受到严重蚕食。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企业工厂的大量兴建,大量耕地被征用,从而导致我国耕地面积急速减少。三是土地污染严重,大量的化学肥料使用,工厂的废水、废气、企业垃圾,严重导致了土地污染。
3、忽视了农村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境、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例如在教育上,农村的经济投资往往特别少,严重落后于城市,从而导致教学硬件设施以及教师资源都得不到有效保障,间接使农村受教育程度相对偏低;在农村医疗卫生上,农村的医院较少,而且医疗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的健康得不到有效及时地保障。
二、生态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生态产业建设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传统的生态农业模式即村级农业模式,在村级范围内加强农林渔牧业结构优化。进行饲养绿色家禽,将家禽粪便肥料用以蔬菜种植,尽量少使用化学肥料,发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生产健康绿色的农产品。二是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是更大范围内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业商品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化、农业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企业化的步伐,提高物质循环,能量转换,提高生态效率,加大农村产业建设。三是发展生态科技园区。引进高层次创业人才以及各类创新资源,促进园区企业创新发展,促进经济良好发展。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