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6-10 09:15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lunwenbuluo 点击次数:
摘要: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是从属关系,建筑设计要服从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全局性地设计,而建筑设计则是一个个具体的实物,好的建筑可以提升城市的形像和品味,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将对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的好处。本文阐述了城市规划设计是对城市建设具有指导性、控制性的设计阶段,建筑设计要服从城市规划设计,提出城市规划执行的关键在决策者的水平。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关系
0.引言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的原因,城市规划的法制和管理还尚待完善,实施与规划还有相当距离,城市发展上难以改变以往的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等。有鉴于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城市规划为首要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建筑设计是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城市规划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
1.区分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
规划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与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建筑规划是指建筑物室内功能的规划,是通过对各种功能的布置和连接的规划处理,以提高建筑物在存续周期内的使用价值建筑设计是在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经济、美观等要求,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
2.正确处理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对单个建筑物体的设计,还牵涉到场地设计问题。场地设计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组成要素(建筑、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工程系统)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各要素和谐,其中,建筑物是场地设计中的核心内容,与其它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分析如下:
2.1从工作内容上看
场地设计即是整个建筑设计中除建筑物单体的详细设计外所有的设计活动,一般包括建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场地竖向、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安排以及交.通设施(道路、广场、停车场等)、绿化景园设施(绿化、景园小品等)、场地竖向与工程设施(工程管线)的详细设计。
2.2从建设流程来看
实际建设流程中,一般首先是业主确定一个建设项目,并取得了相应的用地,然后再委托建筑师来设计,建筑师是在业主所提出的设计任务和基地条件的基础上开始工作的。设计者在进行具体的设计前要做细化和完善设计任务的工作,包括项目的组成内容,并对这些内容的规模、形式等一些有关问题做出较为明确的认定,同时要与业主协商,以取得一致的意见。
3.场地设计应服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对场地设计的要求:
3.1体现在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的控制上
3.2体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
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是具体性的,对场地设计有更直接的影响,场地设计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的土地使用和建筑布置等各项细则必须做出恰当的切实反应。这些要求一般包括:“对用地性质和用地范围的控制,对于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建筑高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方面的控制,以及对交通入VI的方位规定等”。它们会对场地设计尤其是布局形态的确定构成决定性影响,分析如下:
3.2.1对用地性质的规划。具体建设项目的选址上,控制性详细规划限定这一项目只能在某一允许区域内选择基地地块;对用地进行开发的场地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限定该地只能做一定性质的使用。
3.2.2对用地范围的控制。规划是由建筑红线与道路红线共同完成的。
3.2.3对用地强度的控制。是通过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来实现的,通过对容积率、建筑覆盖率最大值及绿化覆盖率最小值来限定,可将基地使用强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
3.2.4对建筑用地范围的控制。由建筑范围控制线来限定,即基地允许建造建筑物的区域。规划中一般都要求建筑范围控制线从红线退后一定距离。
3.2.5要求规划中对建筑高度、交通出人口的方位、建筑主要朝向、主人口方位等方面的要求,在场地设计中也应同时予以满足。
4.立足建筑设计,做好城市规划
建筑是基础,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起着引导作用,通过规划将建筑组合形成有机的建筑群体空间,因此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应考虑以下问题。
4.1结合环境。处理方法是:
4.1.1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肌理。
4.1.2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感受塑造空间。
4.2造型
应有自己的风格,整体性强、简单中体现复杂,不变中起变化。这方面我喜欢板材效果,直接、明了、轻佻。
4.3理性
承传历史文脉,用抽象化的手法引用或延续历史的痕迹。
5.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发展建筑规划
建筑设计的基础,规划对建筑设计起着引导作用,通过规划将建筑组合形成有机的建筑群体空间,因此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应该做好协调:
5.1建筑规划是建筑设计的基础
一个好的规划师在进行建筑规划时要有发展的眼光,是一种需要有预见性的工作,不仅要考虑眼前的需要,最主要是要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样就使建筑物的功能既具有前瞻性,也具有拓展性,要预见到拟建建筑物存在的和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这种预见,往往是随着设计过程的进展而逐步清晰、逐步深化的。建筑设计师在规划的基础上,运用建筑技术手段,借助于其他专业知识,如美学艺术、人文文化等,将许多毫无关系,甚至矛盾的因素完整地结合起来,使其成为完美的建筑作品。
5.2建筑设计还要完成建筑物的社会功能
在建筑设计中不仅要体现它的实用功能,还要重视他的社会功能即要处理好建筑内部各要素的关系,也要处理与外部要素和环境的关系。一个建筑设计只有符合满足建筑、结构、设备、建筑物理、建筑材料和建筑施工等要素的要求,才能满足一般的使用功能。而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为人使用的基本功能,还要体现建筑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文化性。反映出具有文化和艺术性的时代特征及地域特色,区域的民族特点和习俗也是通过该地区的建筑物来体现的,这就是它的社会功能。
6.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和重要。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基于资源和环境体系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承载能力,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体系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效应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万乐、熊琪.论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J].江西建材,2007.3.
[2]余柏椿.非常城市设计——思想?系统?细节[J].2008.11.
[3]孙春芝.规划设计应注重的几个问题[J].住宅产业,2007.8.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