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研究(2)

时间:2015-05-26 09:4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武义清 点击次数:


  四、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密度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比较
  为了有所对比,我们还计算了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密度。
  长三角经济密度由2004年的0.2624亿元/平方千米上升到2013年的0.8896亿元/平方千米;珠三角经济密度由2004年的0.5034亿元/平方千米上升到2013年的1.8297亿元/平方千米。数据显示,近十年京津冀经济密度一直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且差距呈扩大趋势。
  为避免个别城市极端值的影响,我们还统计了三大城市群经济密度的中位数,其变化趋势如图6所示,可同样得出与上述结果一致的结论。
  (一)绝对差距——极差比较
  在这里,我们加入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密度极差,与京津冀城市群进行对比,其变化趋势如图7所示。图7显示,虽然京津冀经济密度极差呈上升趋势,但远远小于长三角和珠三角。
  可以看出,京津冀的经济密度极差小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原因与三大经济圈中心城市的经济密度有关。因此,我们选取了近十年来京津冀的中心城市(北京和天津),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上海和南京),珠三角的中心城市(广州和深圳)的经济密度进行分析。
  从表5分析可得,2004年北京的经济密度是南京的1.27倍,到了2013年是南京的97.70%,近十年北京的经济密度由高于南京变为低于南京,差距呈扩大趋势;2004年北京的经济密度是广州的61.41%,而2013年是广州的55.86%,近十年北京与广州的经济密度差距呈扩大趋势。2004年天津的经济密度是上海的22.21%,到2013年是上海的35.40%;2004年天津的经济密度是深圳的11.90%,到2013年是深圳的16.61%。近十年来天津经济密度与上海和深圳经济密度差距均呈缩小趋势,但目前其经济密度却是上海的1/3,深圳的1/6多。由此表明,京津冀中心城市北京和天津与长三角、珠三角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仍有较大差距。
  (二)相对差距——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对比
  1.经济密度变异系数对比。计算得出2004—2013年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密度的变异系数,呈下降趋势,由2004年的0.9736下降到2013年的0.8447,下降了13.24%。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密度差异与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密度差异相比,其差距由2004年的1.23:1扩大到2013年的1.66∶1。
  2.经济密度泰尔指数对比。(1)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密度泰尔指数。计算得出2004—2013年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密度的泰尔指数,如图9所示。可以发现,近十年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密度的总差异是不断缩小的,由2004年的0.1032缩小到2013年的0.0959,其中江苏省的内部差异有所缩小,浙江省的内部差异略有增加,而江苏、浙江与上海三地之间的差异在明显缩小,由2004年的0.0702缩小到2013年的0.0657。
  (2)泰尔指数对比。对比京津冀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密度的泰尔指数,可以发现,京津冀城市群的泰尔指数一直高于长三角城市群的泰尔指数,且呈扩大趋势,京津冀经济密度的泰尔指数与长三角经济密度泰尔指数相比,由2004年的3.01:1扩大到2013年的3.35:1。
  (3)泰尔指数区间差异对比。对比京津冀与长三角经济密度泰尔指数的区间差异,可以发现,京津冀的区间差异一直高于长三角的区间差异,即京津冀地区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之间经济密度的差异远远高于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之间的差异,且京津冀区间差异与长三角区间差异相比,呈扩大趋势,由2004年的1.99∶1扩大到2013年的2.5∶1。
  五、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
  1.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密度较低。2004—2013年京津冀经济密度呈上升趋势,但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经济密度是最低的。2004年京津冀的经济密度是长三角的31.59%,是珠三角的16.46%;到2013年京津冀的经济密度是长三角的32.24%,是珠三角的15.68%;京津冀经济密度不到长三角的1/3,不到珠三角的1/6,差距显著。京津冀13个城市中,河北11个城市的经济密度较低,而作为京津冀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北京和天津的经济密度与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的上海及珠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广州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也正是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经济密度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重要原因。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未来目标应该是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只有加速京津冀城市群的整体发展才能进一步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应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围绕重点产业,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建立协同创新共同体,如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生物制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共同体,通过协同创新推动协同发展,加速京津冀城市群发展。
  2.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经济密度差距较大。2004年京津冀经济密度变异系数是长三角的1.23倍,到2013年扩大到1.66倍;2004年京津冀经济密度泰尔指数是长三角的3.04倍,到2013年扩大到3.35倍;2004年京津冀经济密度泰尔指数的区间差异是长三角的2倍,到2013年扩大到2.5倍。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差距之大源于其行政分割严重,三地各自为政,市场一体化进程缓慢。因此,应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从国企改革入手,打破其行政垄断,同时重点培育以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主的市场竞争主体,使其能够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发挥潜力;三地政府也要利用好市场导向和利益调节机制,共同为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开辟绿色通道,逐步取消有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规定,以推动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也可以使北京、天津的人口与产业高度集中的压力得到缓解,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统一市场,缩小地区间的差距。
  3.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密度差距呈扩大趋势。2004—2013年京津冀经济密度变异系数增加了17.69%,而同期长三角的经济密度变异系数则下降了13.24%;2004—2013年京津冀经济密度泰尔指数增加了3.38%,区间差异增加了17.29%,而同期长三角经济密度泰尔指数则下降了7.07%,区间差异下降了6.41%。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过大是导致人才单向流动,进而造成京津冀经济密度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以河北省会石家庄为例,2013年石家庄的人均GDP是北京的1/2,但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却不到北京的1/5,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远远大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日本,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后,最富与最穷地区的财政能力之比由6.8∶1降为1.56∶1。因此,应通过顶层设计和推动,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加大对落后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进行协调与引导,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地方无差别待遇,人才自由流动,防止差距继续扩大。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M].第1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贝涵璐,吴次芳,冯科,刘婷婷.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特征及动态演变格局——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9,(11):1952-1962.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