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7-01 10:0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阳益贵 点击次数: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了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路子。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设备维修 实践
现代学徒制是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职业标准为服务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让学校与企业获得了双赢。2012年,我院与华菱衡阳钢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菱衡钢)就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开展了全方位、多元化的深度校企合作,开启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之路,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一、牵手知名企业,搭建合作平台
各有所需,才有合作的基础。华菱衡钢是中国第二大专业化无缝钢管生产企业。钢管加工系衡阳工业支柱产业,地方政府非常重视。作为地方百姓眼中高大上的企业,从多年来的看重学历到看重技能,从只招聘本科生、研究生到青睐高职生,华菱衡钢的用人门槛有了较大改变。近十年,该企业在装备水平的更新换代上走上了快车道,企业生产设备大型化、高速化、精密化、电子化、自动化越来越明显。加工中心、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各种自动生产线等现代设备使生产技术和生产装备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设备维护、维修和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学历较低、年龄偏大、综合技能不强等问题的出现,制约了企业机电设备使用效率,影响了企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华菱衡钢十分希望能有一批合格的设备维修人员充实到企业团队当中。但是,他们也深知,光靠学校自身是很难培养出合格的“维修”人员的,必须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之路。2011年3月,公司高层做出了三年人才需求计划,与地方高职院合作,每年共同培养机电维修专业人才150名。在互惠共赢原则指导下,我院与华菱衡钢共同商讨,草拟了现代学徒制专业人才培养协议,明确了校企双主体育人双方的义务。在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资格与要求、课程体系设计等重要条款上,数易其稿,制订了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2年9月,学校与华菱衡钢共同开办的衡钢维修班正式成立,校企双方在举行了隆重的开班典礼暨签约仪式。
二、实施订单培养,创新育人路径
从2011年3月开始,学院就如何为华菱衡钢量身定做,培养合格“维修”人才上与企业进行了多轮协商,最后一致同意成立“华菱维修”班。把订单前置到招生环节,学生一入学即具备了“预备员工”和“学生”双重身份。具体运作流程如下:
(一)招生与招工
学院与华菱衡钢就订单培养达成共识后,双方协商签订订单培养合作协议。学院根据企业提出的要求组织招生,企业和学校共同对入校生进行面试,根据学业成绩通过单招渠道择优录取。在充分了解企业并征求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学生与企业签订三年学徒制协议,入校即作为该企业的“预备员工”。在校期间他们既是学生,又是学徒。
(二)专业与岗位
2011年4月,我们组织老师进驻华菱衡钢,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调研,听取了分厂领导、车间班组技术人员提出的建议意见,详细了解适应机电设备维修岗位需求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要求,并根据企业岗位能力所需技能知识确定了课程模块。将企业岗位技术要求、行业标准引嵌入专业课程及实训,并作为学生的考核标准。
(三)组织与管理
“华菱维修”班采用2+1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即二年在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工作学习。学生在校期间,以学校管理为主,每期组织1~2次配合课程学习的企业参观实习。企业实训期间,学校选派2名专业教师全程在企业进行指导,协助企业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企业为每位实习学生指定了跟班师傅,明确了实习师傅的职责,制订了师徒奖罚条例。实习学生在食宿、劳保、薪酬等方面纳入企业实习生管理范围。企业根据学员出勤等表现情况,设立了月奖和年奖,并做出了对优秀学生报销三年学费的承诺。
(四)过程与考核
在校期间,企业做到了两“掌握”。学生学业成绩掌握,学生思想状况掌握。学生必须通过相关专业课程考核,每学期学院要把学生成绩报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备案。每期公司人力资源部来员听取辅导员和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汇报。企业实习期内,按照“四定”的要求做到:定计划,定师傅、定岗位和定期岗位轮换。第六学期,学生必须取得维修电工或机修钳工中高级技术等级证书,并按要求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三、抓好四个对接,确保培养质量
(一)专业与产业对接
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是一个适应面比较宽的专业。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设备维护、维修、保养及管理人员。华菱衡钢作为国家大型无缝钢管生产企业,是衡阳工业支柱产业企业。衡阳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以衡钢为龙头和依托以钢管加工产业园为载体,扩大大口径专用管、高压锅炉管、石油钻探管、深海油管、核电站专用管、先进特种船舶及高速机车专用管、工程用管等新型高技术产品使石油管产能过100万吨各种特种新型管材加工过150万吨。据统计,每万吨钢管加工需要设备维护、维修、保养、管理人员为2人,而当时,华菱衡钢在数量乃至质量上远未达到上述水平。无论是从服务地方经济,还是从办学的经济效益上考虑,与华菱衡钢的合作应该上长期的。为大型冶金类企业培养合格的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人才,我们的工作侧重点主要应放在对冶金设备的维护和大型炼钢、轧钢设备的检修上。
(二)课程与岗位对接
课程对接岗位,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上。从2011年4月开始,我们按照企业岗位技能要求进行教学内容调整,例如专业基础技能模块中的《机械制图与测绘》、《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引入相关的企业生产产品及设备内容进行教学。《机床电气线路分析与应用》、《机电设备PLC控制》、《冶金机械设备维修》等专业课程在实训场地由企业师傅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参与实际生产设备的维护维修,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校期间,由企业技术人员在实训基地组建微型的企业实习场地,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场所。实习实训内容根据企业对应岗位的生产任务提炼出典型工作项目,实训指导与考核由企业作为主体进行管理,学校专业教师参与。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中边工作、边学习,学生对专业课程尤其是专业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能得到大幅度提升。改进实训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作为一体,使校内实训时间达到70%,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能力的培养。针对企业的工作任务通常比较单一的情况,围绕企业的工作任务,加强学生基础技能(如维修电工、机修钳工等实训项目)的训练,拓展PLC技术、机电设备维修等实训项目。学生在企业期间的具体管理由企业实施,学校安排在企业挂职锻炼的骨干教师以指导师傅的身份协助管理,同时对学生进行理论辅导。
(三)教室与车间对接
在教学场地的利用上,我们依托华菱衡钢的资源优势,按照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吸引企业在学校投入设备,双方共建校内实训基地。2011年10月,新生进校不久,华菱衡钢支助部分废旧机床用于学院建立机械拆装实训室和机电设备维修实训室。由于学院与企业的共同努力,教学系部在机床机械结构、机械装调、电气接线、电气装调、维护维修等相关教学内容推进实景教学方面得以顺利开展。特别是在较短时间内,学院淡化了教室和实验实训室的界限,广泛推行“教、学、做、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训室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教师教学行为均可以根据导师的教学需要灵活安排空间并转换空间,教室可以是车间,车间也可以是教室,并为其他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样本。
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华菱衡钢与学院签订了《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实施意见书》,建立了企业接收学生见习、实习、接收教师企业锻炼、教师师资培训以及开展跟单实训等合作机制,为今后学生从学校“学生”到企业“员工”角色的转换打下基础。华菱衡钢将自己的职工培训中心作为载体,学院投入师资、技术等软件,企业投入校舍、教学设备等硬件,校企共建了“合作教育基地”。企业承担学生的顶岗实习任务,企业在生产车间设置实训岗位,指定专人(师傅)指导顶岗实训,专设学生生活居住校区,指派专人与学院教师共同管理学生。学生顶岗实习的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企业还从激励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岗位津贴、生活补贴,出台了优秀学员报销学费的规定。
(四)教师与师傅对接
在《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实施意见书》的框架下,学院完善了《教师社会实践教师管理办法》、《中青年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意见》和《中青年教师学历、职称、技能达标提升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制度,鼓励现有教师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到合作企业锻炼,与师傅结对子,并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此举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关键条件。学院高薪聘请企业及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技师及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通过教师下企业顶岗,校企互聘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学院“双师”队伍得以快速庞大。
我院与华菱衡钢的合作,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上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双方都尝到了甜头。四年多来,这种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真实任务为载体的课程教学,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实践能力显著增强。该专业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竞赛获奖一等奖一人,二等奖二人,三等奖五人。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2013年12月,首批学生赴华菱衡钢顶岗学习,经一年轮岗锻炼,很快适应工作要求。轧实的理论基本功、熟练的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文化熏陶,使学生很快成为岗位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 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 24-26.
[2] 任聪敏.现代学徒制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启示——基于浙江省“双元制”改革试点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3 (16):27-29.
[3] 高倩云.关于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探索[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4(02):25-27.
[4] 赵鹏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64-168.
[5] 张启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 2015(03):46-51.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