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2-09 09:54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吴金平等 点击次数:
摘要: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软腐病频发已成为制约魔芋种植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对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等进行了一些研究,加深了对魔芋软腐病的认识,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魔芋软腐病的侵染和发病机制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通过测定软腐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在魔芋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研究不同温度、pH、接种浓度、LPS和EPS对软腐菌在魔芋苗根部吸附和侵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软腐菌在魔芋苗根部吸附侵入的最适温度条件是30 ℃、pH 6.0,随接种浓度增加吸附和侵入量增加;菌体LPS是魔芋软腐欧文氏菌对寄主根表的吸附所不可缺少的成分,而EPS预处理对吸附侵入量影响较小。本研究明确不同外界因子(温度、pH、接种浓度)和细菌识别子(EPS和LPS)在软腐菌吸附识别魔芋根际中的作用,从源头上了解软腐菌对魔芋根系的侵染机制,为研究病害循环和制订防治策略提供新的启示,从根本上有效控制魔芋病害的发生,并为魔芋的抗病育种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软腐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吸附;侵入
中图分类号:S79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3-5734-04
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是自然界中唯一高含葡甘聚糖的特种经济作物,其在食品、医药保健、工业材料等方面用途广泛[1]。随着加工产业的快速壮大,其种植面积也迅速扩大,据2013年中国魔芋产业发展研讨会统计,2013年全国魔芋种植面积已达 169.31 万亩。但在魔芋种植过程中,魔芋软腐病病原为软腐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达80%,甚至绝收[2]。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现魔芋软腐病以来,对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等进行了一些研究,加深了对软腐病的认识,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魔芋软腐病的侵染和发病机制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很多学者根据软腐病菌的侵染特性,认为魔芋软腐病病原菌是从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Wu等[3]研究发现,在魔芋软腐病系统中,软腐菌可以通过魔芋根系的吸附侵入,导致病害的发生。
病原细菌与寄主植物在根系的相互作用包括一系列的连续反应,由接触、吸附到定殖及其间的相互识别,然后侵人并潜伏,最后导致寄主发病[4]。因此,研究软腐病如何识别、吸附、侵染根系的机理,对确定生产中防治重点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Pectobacterium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实验室保存(Genbank注册号FJ463871)。魔芋组培苗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实验室提供,高度6~8 cm,生根15~20 d,根长约2 cm。
1.2 试验方法
1.2.1 菌种制备 将供试菌株在NA培养基30 ℃培养24 h,用无菌水配制成细菌悬浮液,稀释平板计数,备用。
1.2.2 不同温度条件下软腐菌在魔芋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测定 取配好的浓度为6×107个/mL细菌悬浮液50 mL装入250 mL培养瓶中,分别置于15、20、25、30、35℃的光照培养箱内,待菌悬液的温度与培养箱内温度一致后,将魔芋苗放入其中,根部完全浸没到悬浮液中,每组处理3棵魔芋苗,在浸根接种后0.5、1.0、2.0、4.0、6.0 h分别剪取幼根,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软腐菌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设3次重复,结果取平均值,利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
1.2.3 不同pH条件下软腐菌在魔芋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测定 用1 mol/L HCl和1 mol/L NaOH将无菌水pH调节为5.0,6.0,7.0,8.0,9.0,分别配制成浓度为6×107个/mL的细菌悬浮液,然后取50 mL相应值的细菌悬浮液放入250 mL培养瓶中,将魔芋苗放入其中,根部完全浸没到悬浮液中,每组处理3棵魔芋苗,置于30 ℃的光照培养箱内,在浸根接种后0.5、1.0、2.0、4.0、6.0 h分别剪取幼根,测定不同pH条件下软腐菌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设3次重复,结果取平均值,利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农业科学。
1.2.4 不同接种浓度下软腐菌在魔芋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测定 用无菌水分别配制浓度为6×104、6×105、6×106、6×107、6×108个/mL的细菌悬浮液,取50 mL相应值的细菌悬浮液放入250 mL培养瓶中,将魔芋苗放入其中,根部完全浸没到悬浮液中,每个处理3棵魔芋苗,置于30 ℃的光照培养箱内,在浸根接种后0.5、1.0、2.0、4.0、6.0 h分别剪取幼根,测定不同接种浓度条件下软腐菌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设3次重复,结果取平均值,利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
1.2.5 LPS和EPS的吸附和抑制试验 取6×108个/mL浓度细菌悬浮液1 mL加入1 000 mL NA液体培养基,在30 ℃,200 r/min条件下培养18 h,按Baker 等的酚水法提取LPS[5]。按Husain酒精沉淀法提取EPS[6]。参照董汉松等[7]的方法,用LPS和EPS分别对幼苗进行浸根处理,以无菌水作为对照,30 ℃条件下,30 min 后用pH 7.0细菌悬浮液(6×108个/mL) 接种,以不做预处理的接种为对照。30 ℃ 测定幼苗接种1 h 和6 h 后软腐菌对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设3次重复,结果取平均值,利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
1.2.6 EPS和LPS对菌体的吸附和抑制试验 无EPS和无EPS及LPS菌体悬浮液制备参考董汉松等[7]的方法。分别用浓度为6×108个/mL无EPS及无EPS及LPS的细菌悬浮液处理魔芋苗,以未处理6×108个/mL的细菌悬浮液处理魔芋苗。30 ℃ 测定幼苗接种1 h 和6 h 后软腐菌对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设3次重复,结果取平均值,利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
1.2.7 根表吸附量和根部侵入量测定方法及根表吸附量测定[8] 每株每次剪取1条幼根,距离幼根末端约2 cm,将截取的根尖浸入5 mL无菌水中,涤荡1 min后,取出根尖,用灭菌滤纸吸干外表水分,称质量,用稀释平板法统计悬浮液中的细菌数量,即为软腐菌的根表吸附量。根部侵入量测定[8]:将称重后的根尖放入5 mL无菌水中,磨碎,用平板计数法计数悬浮液中的细菌数量,即为软腐菌的根部侵入量,计算公式为:吸附或侵入量(个/g鲜质量)=细菌浓度(个/mL)×分离用水量(mL)/根质量(g鲜质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软腐菌在魔芋苗根部吸附侵入的影响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