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在19世纪末,桉叶曾被认为是万能的。澳大利亚本地人将被桉叶捣碎,将其敷在伤口,伤口愈合的效果出乎意料。再加上桉树具有空气消毒的效果,有益于人体健康,所以其人工培育很有现实意义。如何保护和维护桉树的生物多样性成为现在各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话题。所谓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动物、植物,甚至还包括微生物物种的生命实体组特征多元化发展,形成了丰富的生态系统。根据这个观点,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三个层次的多样性,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生命与物种之间的多样性是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割的,具有整体效应。
桉树约有500余种,最初的原产地是在澳大利亚及其周边岛屿。但是由于这些年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导致天然森林和木材资源被严重破坏,所以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桉树的人,开始将它作为一个利用树种栽培。现在全世界有96个国家商业化种植桉树,在中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600多个县种植桉树2008年达260万hm2,中国是仅次于巴西的桉树第二大种植国。
根据目前全世界栽种桉树的实际效果来看,这种单一栽培的方法逐渐地导致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比如土地退化、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气候变化,等等。
出现这些问题,最本质的原因在于生物多样性减少。桉树人工林种植生态环境恶化和生产力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很多的关注。
2桉树人工林单一栽培的现状
单一栽培的方法逐渐地导致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特别是桉树。比如桉树的第一大面积工程的人工生态系统取代其他种类的生态系统。这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一层次性能,
即生态系统类型还原。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层次的性能是物种多样性减少。桉树工业群落,生物多样性通常比其他物种的人工群低,甚至混合森林生物群落比其他树种混交林及纯林低。因此,桉树人工森林被称作“绿色沙漠”,“没有生物多样性的绿色沙漠”。桉树纯林或混合在林下植被比天然林他在植物种植少
在关于桉树纯林和混交林的观测结果中,桉树林中林地植物很少,只有零星的草本植物生存。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华南地区桉树人工林。
桉树人工林,无论是纯林或混交林,树林的动植物物种不会很多。由于森林植物物种纯,昆虫的数量和种类非常少,因此,相应的椎骨类型和数量的物质不多,无论是在纯桉林和人工生态系统混合桉树等树种,其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包括植物多样性、动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都比较低。
随着这几年种植技术的不断推广,桉树人工林的遗传多样性也越来越低。这是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第三层次的性能,即遗传多样性减少。
如果生物多样性下降,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就会逐渐减少,生产力会降低,即单位面积的产量会减少
,然后导致生产材发表论文料减少,生态环境变差。它与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原因。但生物多样性下降,特别是地表植被的减少或损失,主要会造成土地养分流失、有机物质的流失,使得土地质量变差,造成可耕作土地深度更低,土壤持水、供水能力差,浅根植物不能生长。
3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
3.1替代效应
桉树人工林一旦落定,将对原来的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逐渐彻底破坏原来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的本质原因在于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桉树人工群落和人工生态系统大面积更换其他各种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类型变得单调乏味。桉树人工林由于地表植被减少或罕见地缺乏,导致水土流失非常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此外,还会造成土地养分流失、有机物质流失,使得土地质量变差,缺乏营养物质,无法维持植物等生物的基本生存条件。
3.2竞争效应
桉树人工林中原来的植被如果被逐渐地取代,那么原来的生态系统必定会被打破,对原先系统中的动物群和植物区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植物为了争夺水分和养分,会产生竞争效应,这种竞争效应会逐渐累积,直到形成更大的环境变化。所以它与原生境完全不同,动态面积也会受到影响。
3.3化感作用
化感作用是指在生物间的生化关系,包括促进和抑制两个方面。它不同于直接竞争的矿质营养,水和阳光的影响,它主要是指以桉树分泌体的特殊物质对其他植物,包括作物混合树种,以及林下植被和土壤生物的抑制作用。生产实践表明,一些物种和桉树难以和谐共生。比如落下的桉树叶,枯枝落叶的可溶性物质和森林土壤含水量,如酚类化合物,能抑制其他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作为桉树水提取物可抑制根瘤菌的活动。非水在树林可溶性易挥发的化感物质比水溶性挥发性物质所起的抑制作用更为重要,更重要的是,因为后者在土壤中易分解,而且由于雨水淋洗,使得它很难在土壤中积累,而前者在土壤中的分解速度慢,水的冲洗对土壤中的吸附物质破坏效果不会太大。
3.4继发性人为干扰效应
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中人为的种植和干扰也是一个主要的障碍,后一种被称为主要的人为干扰,包括对木材资源的分配管理、砍伐时的收获形式和对枯落物的处置等。人为地从林地上收到枯枝落叶使林地地表裸露,直接导致桉树人工林的水源涵养能力下降。
4结语
在过去桉树的研究中,很多的研究仅限于实验室,现场设立观测点缺乏重复性和生态环境的条件类型代表性。许多机构已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使桉树不仅可以大量种植,而且避免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对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进行系统研究,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苏素霞.福建三明木荚红豆树人工林生长与生物量[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2] 赵鹏舟,郭明锐,吴利国,等.齐齐哈尔地区杨树人工林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2007(4).
[3] 张跃田.浅谈杨树人工林丰产栽培技术[J].民营科技,2008(2).
[4] 邹威,龙作义.沙松人工林生长培育技术的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5] 郭伟,张健,黄玉梅,等.森林凋落物生态功能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5).
[6] 洪彦军.小陇山林区人工林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试验成效分析[J].甘肃科技,2009(5).
[7] 邓廷秀,刘国凡.桤柏混交林的初步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