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大学英语教学中计算机主导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

时间:2016-03-02 10:20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孙淑女 许力生 点击次数:

  提要:本文在分析跨文化能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主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计算机主导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策略。这些策略具体包括在知识习得、动机培养、技能训练和跨文化交际实践等阶段采用课堂示教模式、个别化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虚拟仿真训练模式和网络协同教学模式等不同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并为跨文化能力培养实践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计算机主导;跨文化能力;建构主义;大学英语教学
  1.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地球村"居民的应然生活状态。来自不同文化的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否避免冲突、相互理解取决于交际者的跨文化能力。跨文化能力培养因此成为外语教学领域倍受关注的话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将跨文化能力作为与语言知识和技能并行不悖的一项主要教学内容,规定"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教育部高教司2007:1)。《课程要求》还提出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但这_模式的教学内容只涉及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并未包括跨文化能力。如何发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双重优势,实现学生跨文化能力提升便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跨文化能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尝试探索大学英语教学中计算机主导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策略。
  2.跨文化能力的构成
  关于跨文化能力的构成要素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根据Deardorff(2006:247-248)对国际知名跨文化交际学者的调查,学者认同度最高的跨文化能力定义是:"交际者基于自身的跨文化知识、技能和态度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得体、有效交际的能力"。这一定义涵盖了跨文化能力构成的5个基本要素,即态度/动机、知识、技能、语境和效果。尽管不同学者对各构成要素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他们基本认同跨文化能力包括动机、知识和技能3个范畴。比如,Byram和Zarate(1996:242)从外语教学角度提出的跨文化能力模型包括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当然,不少学者也将跨文化交际的语境和效果纳入跨文化能力的构成要素。Collier(1989:291)提出"能力必须在语境中定义"。Chen和Starosta(2007:241)认为跨文化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区别在于跨文化能力强调语境的作用。Lustig和Koester(2007:66)也认为"跨文化交际是语境性的,得体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行为需要交际者具备丰富的知识、恰当的动机和行动的技巧"。我国学者杨盈、庄恩平(2007)构建的由全球意识、文化调适、知识、交际实践组成的外语教学跨文化能力框架将全球意识作为跨文化能力的基础,是对跨文化能力注重全球化语境做出的回应。因此"任何全面的人际交流能力至少要包括动机、知识、技能、语境和效果5个方面"(Spitzberg&Changnon2009:41),"跨文化能力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流能力,也应包括这5个基本要素"(许力生,孙淑女2013:115)。
  任何交际行为都具有交互性本质。由于跨文化交际行为本身的交互性,跨文化能力绝非交际者的个体能力,而是一种关系能力(relationalcompetence)(Imahori&Lanigan1989:274)或相互能力(mutualcompetence)(转引自Miike2008:61)。由此看来,跨文化能力培养除注重跨文化能力的5个基本构成要素之外,还需特别强调交际双方交流互动的重要作用。许力生、孙淑女(2013)提出的跨文化能力递进一交互培养模式(见图1)是跨文化能力培养实践值得参考的模型。该模式以全球化为现实语境,以"交际双方都能理解和接受的结果"作为跨文化交际效果的衡量尺度,按照知识习得、动机培养、技能训练逐层递进的方式开展跨文化能力培养,强调交际双方的交流互动不仅能在真实的交际语境中检验交际者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交际者进行知识重构和技能训练,还能使交际者在文化体验中养成积极的交际动机。但是,该模式未深入阐述如何在教学环境下开展知识习得、动机培养、技能训练和跨文化交际实践,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
  3.计算机主导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策略
  3.1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能更充分解释教与学过程复杂性的理论越来越为人们所推崇(庄智象等2007: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何克抗1997:4)。因此'情境'办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考虑有利于学习者意义建构的情境创设问题,以协作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通过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会话商讨以完成学习任务,最终达到学习者建构所学知识意义的目标。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对知识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主动建构的理念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恰好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素材通过计算机技术被整合到教学中,为学习者创设了真实的语言情境。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更为学习者提供了海量学习资源和超越时空的会话协作平台,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规划学习进程,自主建构知识。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