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计算机主导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3)
时间:2016-03-02 10:20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孙淑女 许力生 点击次数:
动机培养可采用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个别化学习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利用计算机进行个别化学习的一种学习形式"(黄若妤2000:17),协作学习模式则是合作学习或小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通过自主查阅来获取相关文化知识,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某一文化现象进行讨论或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为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加有效,教师应向学生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提供相关学习网站的信息,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组织课堂或在线协作学习,同时进行适当的引导,成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和能力提升的帮助者。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结合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不受时空限制的灵活性,从而使得"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学习'、'探索学习''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成为可能"(张文霞等2005:4)。
3.2.3技能训练--虚拟仿真训练模式
技能训练包括听说读写译等语言交际能力和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等非语言交际能力训练以及交际策略运用能力培养。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也非常注重交际能力训练,如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交际教学法,创设与现实相似的交际环境,利用情景对话或角色扮演等手段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但是,大学英语课堂一般学生人数较多,即使每个学生都有操练的机会,教师也不可能逐一检视并及时提供反馈,结果造成技能训练大多流于形式而效果欠佳。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这一不足。多媒体语音实验室能够提供虚拟仿真训练环境,其所具备的随机分组功能不受座位等物理条件限制,能够将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会话训练或问题讨论。教师还可随机监听任何一组学生的交流并给予指导和反馈,以提升训练效果。基于计算机开发的学习软件更是为学生技能训练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如"易得论文设计与学术写作专家系统"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虚拟写作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技能训练可采用虚拟仿真训练模式,即"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利用计算机和其他专用硬件和软件模拟现实情景,通过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作用完成一项特定任务"(黄若妤2000:18)。该模式为学生创造了近似真实的社会交际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虚拟的交际实践运用所学技能,增强交际能力。
3.2.4跨文化交际实践--网络协同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基于自身经验建构的知识只是对外部世界的一种理解而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它需要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接受检验,也会随着认识的深入发生重构。学生具备的跨文化能力也只有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才能得到有效检验。当前大学英语课堂还不能给学生直接提供跨文化交际体验,学生在课外也很少能与其他文化的成员进行较为广泛的接触交流,致使学生跨文化交际经历缺乏,跨文化能力难以提高。借助计算机和网络交流工具,学生可以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实时在线交流,这对于跨文化能力培养来说是极大的优势。基于网络的跨文化在线交际创造了真实跨文化交流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英语本族语者或非本族语者用英语进行的跨文化交流能给学生提供锻炼语言技能和体验文化的宝贵机会,是学生检验和重构语言文化知识的有用渠道;来自异文化的冲击和碰撞也将促使学生认真思考文化多样性,寻求与异文化成员有效沟通的方式,促成双方的理解和接受。张红玲(2005)的跨文化外语写作交流项目便为利用网络的交流互动功能提高跨文化能力提供了绝好的例证。因此,跨文化交际实践可采用网络协同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借助计算机网络与异文化成员进行实时会话交流、协商讨论,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技能或修正已有知识建构的目的。
简而言之,计算机主导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策略着眼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在跨文化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参照跨文化能力构成要素的培养目标,在知识习得、动机培养、技能训练、跨文化交际实践等方面分别采用课堂示教模式、个别化学习模式和协作学习模式、虚拟仿真训练模式、网络协同教学模式,有的放矢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构建起较为全面而系统的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框架。同时,各教学模式始终围绕"情境""办作"、"会话"和"意义建构"4个要素,充分发挥计算机在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上的主导作用,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相融合,为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提供了崭新视角。
4.结语
跨文化能力是全球化时代跨越文化沟壑进行国际交流必备的基本素质。《课程要求》将跨文化能力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是对现代人才培养标准和现实需求的回应。计算机主导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强调为学习者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利用网络学习资源的易获取性、多媒体教学平台的集成性和在线交流的交互性,打破"课堂+课本"作为知识唯一来源的局限性,使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现有的教学结构"(陈坚林2006:10),使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会话协作中完成对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面授,布置学习任务,同时及时获得学生的学习反馈"以便适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调整和加强,最终达到一个比较良好的学习效果"(庄智象等2007:23)。当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曰新月异,特别是泛在计算技术的成熟与普及,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跨文化能力培养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ByramM&ZarateG.DefiningandassessinginterculturalcompetencetSomeprinci
plesandproposalsfortheEuropeancontextJ].LanguageTeaching,1996,(4):239-243.
[2]ChenGM&StarostaWJ.Foundations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M].
Shanghai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7.
[3]CollierMJ.Culturaland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competencet
CurrentapproachesanddirectionsforfutureresearchJ.International
JournalofInterculturalRelations,1989,(3)I287-302.
[4]DeardorffDK.Identificationandassessmentofintercultural
competenceasastudentoutcomeofinternationalizationJ].Journalof
StudiesinInternationalEducation,2006,(3):241-266.
[5]ImahoriTT&LaniganML.Relationalmodel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competenceJ].
JournalofInterculturalRelations,1989,(3)I269-286.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