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7-21 09:04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智群 点击次数:
3多元回归分析
为了研究总积分中个人建构因子、交互建构因子和情境建构因子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影响,现以个人建构因子、交互建构因子和情境建构因子为自变量,期末考试成绩为因变量作多元回归分析,得多元回归方程为:
期末考试成绩=1.212*个人建构因子+0.852*交互建构因子-1.125*情境建构因子+44.834⑴
通过对上述多元回归方程⑴作F检验,得到决定系数r方为0.572,反映因变量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差的57.2%能通过各自变量得到解释。残差的独立性Durbin-Watson值为1.803,越接近于2,说明残差与自变量之间独立性比较好。F值=3928.417/108.826=36.098,显著性Sig.的概率值为0,通过模型F检验。对各自变量系数作T检验,T检验是考察是否每一个自变量都对因变量都有显著的影响。Sig.值越小,越接近于0,该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越显著。
表2是自变量系数T检验表,从表2可以看到个人建构因子和交互建构因子的Sig.的概率值为0通过T检验,说明个人建构因子和交互建构因子与期末考试成绩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关系的紧密程度可以通过回归方程自变量前的系数大小反映。个人建构因子前面的系数为1.212,说明它与期末考试成绩高度相关,个人建构因子积分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影响重大。交互建构因子积分对期末考试成绩的贡献率为0.852,低于个人建构因子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影响。情境建构因子的Sig.的概率值为0.595,没有通过T检验,说明情境建构因子对期末考试成绩影响不显著。回归方程⑴通过F检验,T检验不显著,证明回归方程⑴自变量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下面使用逐步回归法剔除不必要的解释变量,得到逐步回归方程⑵:
对多元逐步回归方程⑵作F检验,得到决定系数r方为0.571,反映因变量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差的57.1%能通过各自变量得到解释。残差的独立性Durbin-Watson值为1.7913,说明残差与自变量之间独立性比较好。F值=5877.148/107.877=54.480,显著性Sig.的概率值为0,通过模型F检验。对逐步回归方程中各自变量系数作T检验如表5所示,全部通过T检验,证明回归方程⑵比较有意义。从回归方程⑵可知个人建构因子对期末考试成绩影响最大,交互建构因子对期末考试成绩影响较小,情境建构因子对期末考试成绩几乎没什么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4结束语
从相关性及一元回归分析可知,平时积分与期末考试成绩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并可通过一元回归模型由平时积分对期末考试成绩进行预测。因此,学生的平时积分与期末考试成绩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完全可以使用学生的平时积分取代学期的期末考试。从近两年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积分制与期末考试平行实践来看,一方面积满平时积分免除期末考试的2位同学都是C语言编程的佼佼者,曾代表学校参加浙江省大学生程序竞赛并获奖;另一方面实行积分制班级的学生无论是在校程序设计竞赛中还是在C语言考试中都好于未使用平时积分制的班级。
从实验的比对效果来看,也验证了积分制考核方式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因此使用平时积分取代期末考试成绩是完全合理的和可行的。平时积分取代期末考试的另一个好处是,将评定学生的成绩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重视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从而避免了一考定乾坤的许多弊端。
由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可知,在积分表中个人建构因子、交互建构因子和情境建构因子中,个人建构因子和交互建构因子对成绩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个人建构因子的影响又大于交互建构因子对成绩的影响。该结论又正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相一致。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必要的条件和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6]。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个人建构因子对成绩的影响起主导作用,而学习的主体与教师、学生等交互建构因子对成绩的影响起辅助作用,必要的条件和信息资源等构成的情境建构因子对成绩产生很弱的影响。因此,在设计平时积分表时,要加大个人建构因子项目的设计和考核力度,弱化如出勤等情境建构因子项目的考核力度。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徐雅琴,孟军,白靖文.适应卓越人才培养目标,改革高等院校
考试制度[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15(6):103-106
[2]谷春梅,李红等.高校考试制度的弊端与改革[J].现代交际,
2013.362:214-215
[3]王智群.游戏式积分制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改革与
实践[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香港教研出版社,2012.
[4]段国祥,彭静飞.建构主义视角下大学网络课程的建设[J].高
教探索,2012.3:86-90
[5]赵云河.高等数学与公共数学基础课的相关性分析[J].云南
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2):148-149
[6]宋宜贞.建构主义理论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江
苏高教,2012.3:86-87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