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2-02 14:0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朱剑 点击次数:
4.数字化专业系列名刊将有助于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的建立
现行期刊评价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期刊评价被完全等同于排行榜或排名表,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术共同体评价主体的失位;而主体失位却又源于学术共同体与期刊特别是像高校学报这样的综合性社科期刊事实上的疏离。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者直接阅读期刊,无论是纸本的还是数字化的,而不是连期刊封面都见不到的单篇论文;能让学者有兴趣整本阅读的期刊无疑是专业期刊,因此,数字化专业系列名刊的创设能有效地锁定作者和读者群,他们将成为对这些期刊最有发言权的评价者,从而有望实现以学术共同体为评价主体的期刊评价机制的重建。同时,数字化专业系列名刊的建立也为期刊人正确对待评价数据创造了条件,可以发挥评价数据应有的作用,而不必再为其所左右。合理的评价必将促进期刊的良性发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在一个早上就将长期累积起来的高校学报问题全部化解。上述方案乃应期刊体制改革和集约化、数字化的潮流而提出,试图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高校学报问题的解决;至少对名刊学报来说,也许不失为一条通向“专、特、大、强”目标的进路,假以时日,辅之以必要的后续手段,则目标终将可期。同时,这一方案还将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名刊以外的高校学报,亦可通过数字化的重组方式,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集约化平台,共同为繁荣学术事业作出贡献。当然,笔者在此只是纸上谈兵,这个方案的实施,需要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必要介入和大力扶持,亦有待于名刊学报同仁的同心协力。
参考文献:
1.详见袁贵仁:《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2002年7月29日),€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2.微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实施方案》,教育部文件,教社政2003〕12号,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51&infoid=147。
3.首批入选的11家学报分别是:〈北京大学学报》、《文史哲》、《南京大学学报》、仲国人民大学学报》、愎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思、想战线》、〈嗄门大学学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鑛开学报》、〈鞅西师范大学学报》。
4.第二批入选的8家学报分别是:《武汉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求是学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当代经济科学》、舰代传播》、《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三批入选的7家学报分别是:〈锖华大学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败法论坛》、《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四川大学学报》、《兰州大学学报》、《南京师大学报》。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入选时间有先后,但参与名刊工程建设其实是同步的,只有入选之前叫“创建”入选之后叫“建设”的分别。这也体现了名刊工程设计之初就提出的“滚动发展”的原则,从而带动了远较入选学报为多的高校期刊参与其事。
5.详见微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首批入选学报建设座谈会会议纪要》,教育部文件,教社政厅〔2004〕号,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16^nfo8116.htm。
6.徽字出版引领期刊未来研讨会举行》,新闻出版总署网站
7.李卫红:《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第三批名刊工程座谈会上的讲话》(2010年4月7日),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74/info1271640339502274.htm。
8.本文的讨论仅及于入选名刊工程的综合性社科学报。
9.张耀铭:《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精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0.袁贵仁:噺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2002年7月29日)。
11.姚申:《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2.《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实施方案》。
13.朱剑:《枘凿之惑:特色化与高校学报的发展》,《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14.姚申:《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的发展:挑战与机遇》。
15.朱剑:《徘徊于十字路口:社科期刊的十个两难选择》,精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6.姚申:《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的发展:挑战与机遇》。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