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2-02 11:5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亚华,胡鞍钢 点击次数:
1949年以来我国在极低的人均收入水平上开始发动工业化,至2050年全面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成为发达国家,前后需要经历整整_个世纪的时间。综合中国主要经济社会指标的变化,并考虑经济社会体制的演变特征等因素,可以将中国一百年的现代化建设历程,划分为五大时期。
第一时期(1949一1977):极低收入水平的计划经济时期
从建国之初的百废待兴,中国经济开始正式发动工业化和现代化。1949年中国按1965年美元价格人均GNI仅为50美元,处于极低收入水平。虽然历经种种波折,这一时期迅速建立了独立
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年均经济增长率6%。由于经济发展起点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整体处于贫困阶段。
第二时期(1978-1997):低收入水平的市场经济转型期
1978年,中国经济进入起飞期,之后的20年经济增长率年均高达10%。1995年中国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1997年又比预期目标提前三年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经历了从贫困到温饱的过渡。至1990年代后期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第三时期(1998-2010):下中等收入水平的快速发展期
1998年中国人均GNI突破800美元,从低收入水平进入下中等收入水平,2000年已经成为上中等人类发展水平国家。1998年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加快,特别是2001年之后进入新一轮的快速经济增长周期。这一时期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6%。2009年中国人均收入水平首次超过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第四时期(2011-2030):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过渡的关键战略期
2011年中国将跃升为上中等收入国家,标志着中国开始向高收入逐步过渡。中国经济仍然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如前所述,2020年至2030年之间,中国人均GDP将超过1.2万美元,成长为高收入国家。2030年,中国农业占GDP比重只有5%左右,工业比重30%左右;城市人口比重超过65%,人口总量达到高峰并开始下降,资源环境压力开始趋向缓解,人民生活水平全面走向富裕。
第五时期(2031-2050):走向发达经济体和全面兴盛期
2030年之后,中国进入全面兴盛期。尽管这一时期经济增长率会进一步趋缓,但仍然持续增长,至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50年,中国农业比重只有2%-3%,工业比重下降至不足20%,城市人口比重在78%以上。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绿色现代化。
(二)中国水利发展需求的阶段性变迁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深刻影响社会的需求结构,也势必对水利发展需求产生深刻影响。总体来看,1949年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水利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水利发展需求的变迁,经历了由安全性需求主导向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等多元化需求并存的转变。未来水利发展需求还会逐步过渡到舒适性需求为主要新增需求的阶段,具体可以分为五大时期。
第一时期(1949-1977):安全性需求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建设百废待兴,水旱灾害频繁,解决大江大河严重洪水灾害的威胁,控制水旱灾害,是保证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首要而紧迫的任务。同时为解决最基本的吃饭问题,应对中国多变干旱气候,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也非常紧迫。以防洪和灌溉为代表的安全性需求是这一阶段水利发展的主要需求。与此同时,伴随着现代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水利发展的经济性需求开始逐步增长,其中,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不断增长,能源需求增长推动水电的开发。水生态需求开始萌芽,水土流失治理从1950年代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水污染的问题开始出现,但直到1973年之后方受关注。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