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7-24 09:1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晓秀 点击次数: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行业实现信息化已是当下流行的主题,会计行业也不例外。为了实现会计行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近年来,各企业逐渐引入了会计电算化这一应用,但会计电算化的践行过程却需要一定时限范围内的,包括人员、软硬件及制度等方面的融合与适应,故本文主要从会计电算化理论基础出发,对国内会计电算化践行环境的症结之处进行分析,进而探析出完善会计电算化应用管理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制度管理安全风险
一、会计电算化的理论概述
为了适应电算化应用的日渐深入,企业应革新传统的会计核算办法,引入会计电算化,并对会计岗位进行重新定位,以顺应企业规模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论概述如下:
会计电算化不同于传统的手工记账,它将会计核算与计算机程序控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但电算化的实现并不是完全取代了会计操作实际岗位,它将会在更加强调会计人员前期审核及录入数据重要性与谨慎性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快捷、高效的会计核算及监督工作,同时会计电算化行业的发展也相应带动了电子软件等相关行业的市场业务拓展,所以,企业应适时推进会计电算化以实现企业的经济及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会计电算化执行环境的具体要求
(一)财经法规的要求
手工记账时期,会计人员对基础数据的修改或删除会留下做账痕迹,但电算化却可以做到无痕迹化操作,这样便给非法的软件或不良企图人群留下机会,因此,在财经法规无法详列操作及安全细则时,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数据安全,完整及合法性的实现。
(二)信息准确性及信息化的要求
电算化使得会计所有信息的报送,包括记账、报账、成本分析、编制报表等都依赖于原始数据的录入,所以,企业应更加关注信息准确性审核管理,并加强数据信息化的安全性管理,才能保证数据输出的准确性。
(三)操作人员的职能要求
网上报税、开据发票及实现电子签章等已普遍应用于会计工作当中,为此,传统会计人员需要转变为集财务、系统操作和系统管理于一身的综合性人才,才能使会计职能更加深化。
三、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会计核算应综合考量财务报告准确性,经营预算参考性,经营成果可比性及对法律法规遵循性等多重因素,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下,其基本效能仍基于不变,但从电算化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制定及财会人员适应性角度来分析,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仍面临新的问题:
(一)电算化系统的运行
一方面,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开发前期的可行性研究,运行时的维护成本及软件环境控制都是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其中,对于系统操作,职责不明、操作程序不熟、注意事项不细等都使得会计人员与电算化程序存在不适应性。
企业需要派专人对专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及数据完整,且要对系统操作制定严格的审批程序,以保证日后审计工作的正常展开,这在短期内看似是给企业增加了成本,但立足于未来,会使企业的发展成效显著。
另一方面,系统存在安全、保密及可靠性风险隐患,企业应适当方法对存储数据进行保护,否则,难免会出现数据被更改、损坏甚至恶意外泄等现象。
(二)组织与管控体系
企业实现电算化系统下的组织与管控体系在现阶段存在衔接的不适应性。这里的组织与管控体系主要是指:企业应适当对会计岗位进行职能分工,明确各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并对每个岗位设置操作权限以防止处理业务时的不正当干扰及降低会计人员的操作失误等行为的产生。但现阶段,无论是从内控制度、组织结构,还是系统信息角度出发进行分析,企业都尚需继续加强组织与管控体系建设。
(三)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会计人员传统的记账方式使得其已经适应日常应用的操作模式,而引入会计电算化,可能会存在部分人员认为其是一项淘汰制建设而变得较为被动,甚至出现抵制情绪,部分会计人员认为实现了电算化企业就会在此基础上进行裁员的思想阻碍了会计电算化的进程。
另外,部分会计人员虽然在思想上积极主动,但由于其确实存在计算机操作不熟等因素,并从主观上形成过分依赖计算机软件的思想出发,并不能对系统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从而被动的接受软件中呈现的数据而缺乏主观能动力,这样一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就缺乏了公信力,更何谈其继续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信息支持的完备性。所以,会计人员对电算化引进的认识模糊性及自身综合素质的局限性,都将制约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未来发展。
四、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应用中的完善措施
针对上述会计电算化现存的不足之处,给出如下完善举措:
(一)加强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管理
企业务必要加强信息的安全性能管理及提高安全管理的危机意识,建立相关安全风险防范体系,以保证系统环境的实用性、安全性和便捷性。从短期来看,企业信息系统的日常安全管理会增加额外费用,但其在紧急突发事件发生时,将会发挥最大的防御作用,因此,企业在应用电算化模式下对信息的安全性管理至关重要。
(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的组织与管理内控制度建设,意义非比寻常。企业应针对具体内容制定进一步的完善制度,其中包括对数据的控制制度,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制度,对数据的等级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并逐步实现,一一完善,才能为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提供组织与制度保障。
(三)强化会计人员意识及提高队伍综合水平
人员的综合软实力建设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首先,企业的领导者应给予其高度重视,并全面实现电算化思想贯穿于全员中去,以进一步提高会计基础业务的工作效率,单从出纳工作的日常网银支付与支票支付的便捷性差异就可以看出电子系统的高效性。另外,实现会计电算化智力保障的主要途径还应加强各会计人员的职能建设及综合素质提升,在始终坚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的基础上,实现财务人员继续教育的全面普及,有利于会计电算化效用与职能发挥到最大。
(四)建立内部会计信息监督体系
企业内审能够对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业务处理方式,内控制度实施等进行有效而严谨的评定,并根据审计结果加以分析,专项制定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其对财务会计资料、企业运营状况等的审计。因此,强化内审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审核责任中心体系,并积极发挥内审的监督职能,将舞弊现象消灭于萌芽之中。才能最终达到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下内审管理体系的作用。
五、结语
企业要基于现行环境、行业发展水平及自身业务需要,积极引入会计电算化应用模式以实现会计行业的降本增效,并从容应对当下环境中来自四面八方的竞争与挑战,以信息化为发展目标的会计行业前景将一片美好。在这里,本人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能够为业内人员提供一些理论或实践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晓红.探讨当前企业会计电算化与网络化问题[J].时代金融(下旬).2012(08).
[2]李东军.浅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完善对策[J].中国对外贸易.2011(8):105-106.
[3]汤惠俊.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3(11).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