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5-04 11:0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力平 点击次数:
内容摘要:流通产业作为连接我国生产与国民消费的重要载体,对促进消费、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探讨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方式转变问题,同时阐述流通领域面临的问题,提出流通产业发展方式有效转变策略,以促进我国流通产业的升级与稳定发展。
关键词:流通产业 问题对策 发展前瞻 产业升级
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指的是:流通产业发展尽力在该产业与其他产业不断加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资料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的流通方式的转变,进而通过流通产业的经营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经营集约型、资金密集型的转化过程。
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
流通产业可进一步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拓宽社会的就业渠道,同时对进一步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加快流通产业发展方式向国际化转型、促进国内实现流通产业城乡布局的合理化与均衡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缓解我国流通产业自身发展矛盾
我国国内流通产业由传统的流通体系向现代化的流通体系方向转化,然而流通的方式、环境、体系以及主体等仍需完善与健全。由此导致流通产业在带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时难以体现其价值,作用发挥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为此进行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国内流通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提升、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进一步推动我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
国内的专业化流通产业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流通产业的技术不高,进而影响了我国进行现代化、工业及规模化进程。通过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进而拓宽领域、增强流通产业的功能,对有效优化国内流通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与供给能力、带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效扩大内需
我国经济对于国际市场过于依赖,国内经济增长中的消费比重较低而投资比例却偏高,为此应努力发展流通产业,有效转变其发展方式,对扩大内需,进一步完善国民的消费环境,切实扩展消费的领域,进而带动消费需求的增长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转变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还可有效扩大内需,特别是在全球需求结构面临复杂化与重大调整的情况下,更应大力发展内需,使国内经济的发展得到有效促进。
当前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现状
当前国内流通产业的发挥取得了很大进步,市场管理的法制建设、完善市场功能等方面初见成效,流通产业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我国也已建立了商品市场网络与商品市场体系,一方面各类商品市场超过10万个,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与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等市场数量也不断扩大。截至2012年,我国的商品经营网点超过1400多万个,初步完善了市场的功能,取得较大进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快速。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8.5万亿元,比2011年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7.16%。排除价格因素,实际的增长率为11.78%,该数值是2000年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的近5倍。根据经营地的详细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是16.316万亿元,增幅为17.2%;而乡村消费品的零售总额是2.5万亿元,其增长率为16.92%;此外按照商品消费的形态统计,餐饮收入额为2.1万亿元,增长17%,商品零售额为16.4万亿元,增长17.32%(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由于我国实施的“家电下乡”等优惠商业政策的影响,促进了我国流通产业的进步与活跃。自2004年以来,国内流通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业迅速发展,到了2010年,我国限额以上的批发零售企业销售额和2004年相比,涨幅约3.21倍,大大超出了同期社会商品的零售总额增长速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国家主力零售业态已经从较为落后的百货商店形式,逐渐转到连锁方式的卖场发展。
(二)当前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流通企业过于分散且主体规模偏小。从当前国内流通产业的企业数量与规模、结构而言,企业数量虽多但规模偏小,流通的主体仍以中小企业为主且分散经营比重高。国内1750多万个流通主体当中,93.28%属于个体商户,销售额亿元以上的流通企业仅仅为210多家;企业销售额过百亿元的也仅十几家。2003年我国的批发零售业中前百家企业的销售额,仅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8%,而同期比较中,美国的沃尔玛一家公司的销售额已超过2630亿美元,占到美国当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品总额的约47%。
此外按照相关部门对于全国275家重点的大型商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这275家重点大型商场中,其商品的销售总额仅为沃尔玛的8.13%,由此表明国内的零售业规模较小且企业的零散度很高。
2.流通产业市场集中度低。我国流通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与连锁化程度均偏低,竞争力不强,较为明显的是零售百强企业的销售规模比重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过小。在2010年世界百强企业当中,我国入围的企业仅有苏宁、国美及百联集团这三家企业,这些企业的销售额超过了千亿美元。沃尔玛早在2009年,其销售额就已经达到了4082.15亿美元,2010达到了4210亿美元。其次2009年我国零售百强企业的零售整体规模已经超过了1.66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的10.61%;美国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已超过了61%的比例。我国2010年的零售百强企业当中,所有企业的整体销售额度仅仅是沃尔玛的62.07%,流通产业中的市场集中度低,不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
3.流通企业的营销技术能力差且成本控制力弱。国内零售企业的单位面积与营业额约在2.1万元/平方米,人均营业额为67万元,流通产业中的零售企业在预测市场需求、价格促销、服务促销以及广告促销等营销技术方面的能力较弱,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不强。
2003年国内零售企业的毛利率平均值仅为9%,外国零售企业毛利率高达24%,相差了15%。分析国内零售企业的毛利率分布情况得知,毛利率少于5%的占到了30%、毛利率在5%-10%之间以及高于10%的比重均高于35%;外国零售企业毛利率高于20%的企业比重占到了80%以上。可见我国零售企业在采购成本与物流配送成本方面的控制能力,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4.流通产业中的内部结构欠合理且综合型人才缺乏。国内流通业在流通总量中的比重小,产业的内部结构不合理急需进一步优化;流通产业中传统经营的方式及业态形式仍然大量存在;流通产业中的组织形式与结构仍需优化。目前我国连锁业地区中以上海最发达,其零售额在全国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中,也仅占到10.06%;印度尼西亚的比例是30%、马来西亚为45%、泰国为40%、日本为40%、美国更是高达60%。
5.流通产业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化程度弱,主要体现在:管理水平较低、网络设备、电子虚拟的商品流通、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的核心技术以及软件开发等方面,与国外的技术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新型的流通业态发展过程中,网上结算较为滞后、物流的配送覆盖区域有限且运输的效率不高;电子虚拟流通方式、流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滞后,流通主体的创新发展模式不高。对于第三方物流的社会化管理效率较低,规范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此外新型的零售业态比例偏低,流通企业的经营方式与管理方式落后,需要加大创新力度。
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策略
(一)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国内流通产业升级与发展
流通产业的发展与升级应进一步加大科技的投入,一方面大力发展商业设施的投资规模,确保流通产业的集中度得到切实提高。发展新型的连锁流通业态,积极鼓励各个连锁企业不断进行科学技术的创新,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另一方面更应该加强引导流通企业的发展,鼓励企业运用先进的科学与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流通产业进行升级与改造,提高产业的组织效率。实行品牌化、产业化与网络化经营,用科技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从而较快地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与品牌价值,切实增强流通企业的总体竞争能力。
(二)进一步整合农村地区流通市场以较快实现规模化经营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