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民幸福指数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时间:2013-11-15 17:2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郭海芳 点击次数:
一、引言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国民幸福指数休戚相关。一方面,企业的行为和结果会影响国民幸福指数,是国民幸福指数测量指标的关键因子,也是提高国民幸福指数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企业长远发展离不开国民幸福指数相关指标的持续提升,因为企业最终的产品和服务对象是大众消费者,可以说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可和满意程度决定了企业价值空间以及增长幅度。然而,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出现了诸多企业行为与国民幸福相背离的行为,极大程度地损害了国民对这些企业的信心,既不利于企业自身长远发展也阻碍了国民幸福指数的提升。研究表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当前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乏与国民幸福指数的有效衔接,从而在发挥考评企业业绩、监管和调控企业行为、实现目标管理等功能时出现了不少漏洞。因此,建立基于国民幸福指数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维护和提升国民幸福指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绩效评价发展历程
(一)成本绩效评价时期成本绩效评价方法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发展的产物,代表思想是美国会计工作者哈瑞于1911年设计的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制度通过对企业成本进行积极、主动的事前预算和控制,改变了之前成本核算被动的事后控制,达到了对企业成本进行管理的目的。但是,用标准成本制度来衡量企业绩效有明显的缺陷。首先成本低并不代表企业创造的财富就多,其次企业在追求成本最低的过程中实现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有很大难度,再者以成本作为唯一的企业绩效评价手段往往会导致企业管理者的短期行为,诸如舍弃在能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上的项目上进行投资。
(二)财务绩效评价时期随着成本绩效评价方法弊端的逐步显现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入稳步发展时期,企业绩效评价方法过渡到财务绩效评价时期,着重考虑利润、投资回报率和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以及基于财务指标的评价方法开发等,其中杜邦财务评价法作为主导。杜邦财务评价方法由杜邦公司设计,该体系利用财务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净资产收益率为龙头,逐步分解为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3个财务指标,分别从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以及资产运营效率等角度对企业的财务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克服了单一财务指标分析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等问题。但是,财务绩效评价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企业会计数据,这便存在以下主要缺陷:首先会计数据是对企业过去一段时间发生的交易事项的记录,只能反映过去而不能代表未来;其次会计数据衡量的是能以货币进行计量的交易事项,而其他事项诸如顾客忠诚度、创新能力等不能反映其中,加剧企业的短期行为,不利企业长远发展;再者,会计数据的记录和核算存在人为操作的空间。由于以上缺陷的存在,导致了财务绩效评价方法存在不全面、不真实等弊端。
(三)综合绩效评价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竞争日益加剧,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形成和保持符合战略发展目标的核心竞争优势。在这一背景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入了一个不断创新的综合评价时期,将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融合起来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基本取得了学术界的共识。其中,美国会计学者卡普兰和约翰逊在1991年提出的平衡计分卡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可和推广。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营运与技术、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确定需要评价的指标。平衡计分卡的优势在于使一种平衡得以建立,这就是兼顾短期和长期目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其应用促使企业更加注重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确定和开展日常工作。但是,平衡计分卡也存在以下显著缺点:首先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没有统一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模糊不清和分解指标过多的难题;其次涉及的非财务指标难以量化,也不便于在企业之间进行比较。
虽然这一时期的绩效评价指标已经将企业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结合起来,克服了前两个时期绩效评价方法的诸多弊端,但是绩效评价的关注点主要还是在企业自身,而在企业作为一个社会人与社会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方面考虑甚少,导致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国民对企业甚至政府的满意度降低。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11年)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国企百强的社会责任尚处于起步阶段,平均得分为32.8分,近半国企在旁观;民企百强平均分仅为13.3分,八成在旁观;外企百强平均分仅为12.5分,近八成在旁观。
三、基于国民幸福指数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一)国民幸福指数内涵的起源与发展国民幸福指数(GrossNationalHappinessIndex)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不丹王国。该指数的考评体系采用了著名的阿尔凯尔-福斯特方法(Alkire-Fostermethod),从最初涵盖的4个维度扩展到现在的9个领域来衡量人民的幸福生活水平。这9个领域分别是: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教育、时间使用、文化多元和适应力、政府治理、社区活力、生态多样和适应力、以及生活水平。不丹王国以以物质和精神的富有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政策之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
国民幸福指数的提出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较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社会的实力和进步有了很大改进,后两者只能衡量一国当前的经济状况,而国民幸福指数却能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进步紧密联系起来,推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提升人民对生存和发展的满意度和快乐感,促进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国民幸福指数近年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得到了高度重视和重要发展。英国新经济组织于2006年7月率先提出了幸福星球指数概念(HappinessPlanetIndex),并于2006年、2009年和2012年分别公布了对多个国家进行测试比较的结果。在2012年的测试中,中国在151国家中位居第60位。幸福星球指数主要站在GDP和HDI的对立面,更多关注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影响力。
国民幸福指数也得到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从中央到地方都提出了幸福指数、群众满意度等新的评价指标,在国民幸福指数建设方面做出了初步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中科院院士程国栋在2005年提出了一份《落实"以人为本",核算"国民幸福指数"》的提案,建议国家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订一套"国民幸福指数"的评价体系,从政治自由、经济机会、环境保护等六类构成要素来进行衡量。
(二)基于企业的国民幸福指数内涵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社会的微观主体,通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满足社会需要,以获取超额利润。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当中,需要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能源、原材料、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因此,企业行为的过程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渗透到国民生存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于企业而言,国民的实质就是与企业休戚与共的利益相关者总和,他们有的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的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代价,有的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和创造条件。可以说,没有国民的存在,企业也就失去存在的价值。
"利益相关者"理论由Freeman(1984)最先提出,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不同的学者根据利益相关者所拥有的资源、对企业所起的作用以及产生的影响、与企业的关系等不同标准对他们进行了分类,Freeman(1984)将利益相关者分为持有公司股票的人、与公司有经济往来的相关群体、社会利益相关者3类;Frederick(1984)将利益相关者区分为直接和间接利益相关者;Charkham(1992)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契约型和公众型两类;Wheeler(1998)将利益相关者区分为主要的社会利益相关者、次要的社会利益相关者、主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者和次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者;Mitchell和Wood(1997)将利益相关者分为确定型、预期型、潜在型3种。他们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上述分类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确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并方便企业在对利益相关者管理过程中采取分而治之、有所侧重的策略。然而,本文认为,正是上述分类导向和管理策略导致了企业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将重点放在主要的、直接的、契约型的相关利益者上,而忽视了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行维护和提升。作为利益相关者总和的国民应该受到公平、平等的待遇,对于企业而言,不同类型的国民的利益应该没有孰轻孰重问题,比如食品企业不能认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比消费者安全和健康更重要,化工企业不能认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比保护社区生活或自然环境更重要。因此,企业应该识别与之有关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并且确定每类利益相关者的核心利益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以维护和持续提升每类利益相关者的核心利益点为目标,并作为绩效考核的评价对象。
综上所述,基于企业的国民幸福指数内涵也就是与企业有关的每类利益相关者核心利益点,因为满足了每类利益相关者的核心利益点,他们就会感到满意、得到幸福。通过文献学习和调查研究,基本可以确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类别和核心利益点(见表1)。
(三)基于国民幸福指数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由上所述,基于国民幸福指数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考核内容由8个方面组成,即:股东满意度X1,雇员满意度X2,消费者满意度X3,供应商满意度X4,竞争者满意度X5,社区满意度X6,政府满意度X7,自然环境满意度X8。基于本文提倡的国民平等的理念,在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时,上述8个方面的权重系数是一样的,也就是都是0.125。为此,可以构建以下模型。
P(E)=0.125X1+0.125X2+0.125X3+0.125X4+0.125X5+0.125X6+
0.125X7+0.125X8+ε
其中,P(E)代表企业绩效总成绩;ε表示误差项。
X1的满意度可以从3个方面衡量:对公司管理发言权的满意度Y1;股票分红收益或可持续增长前景满意度Y2;财务和经营信息的透明度Y3。于是,可以得到:
X1=β1Y1+β2Y2+B3Y3+ε
Y1、Y2、Y3的确定可采用国际通用的"基数概率法",即要求回答者给出一个具体数字来评价其各因子的满意度。假定在0到10的区间内有一个潜在的连续的评价函数,那么可以假定在用离散数字进行评价时选择7来评价其满意度的话,就落在6.5和7.5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分组数据做个回归,这些分组数据的分界点是0.5,1.5,2.5,3.5,4.5,5.5,6.5,7.5,8.5,9.5。系数则可以通过因子分析法求得。
X2,X3……X8的计算方法依此类推。
在求出某个企业的绩效成绩后,可以将之与历史成绩、目标成绩和同行业的成绩进行对比,一方面评价企业对国民幸福指数的贡献程度,另一方面便于企业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弱项并在日后的管理中加以改进。
四、结论
基于国民幸福指数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绩效目标从一元向多元发展,兼顾了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核心利益,衡量了其对企业绩效的满意程度。同时,该体系突破了传统财务指标的局限,包含的非财务指标也涉及到影响企业的方方面面。一方面有利于企业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更好地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核心利益诉求,从而保持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创造未来价值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获得持续的利益增值,从而提高其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张涛、文新三:《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经济科学出版2002年版。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