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2-14 09:1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侯淑霞 汤哓丹 点击次数:
内容摘要: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部分,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近年来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有了较快发展,但能源富集地区传统发展模式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仍然表现出欠发达的特征。本文立足于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产业规划、培育市场主体、推动自主创新、加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联动、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完善政策措施等方面探讨了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路径,以期为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路径
引言
生产性服务业又称为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生产者服务业,是指服务业中直接或间接为生产活动提供各种中间服务的行业,具体包括围绕工业生产提供市场化中间服务,并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等特点的工业物流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现代金融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背后的“支柱”,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内蒙古准确把握好发展机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产业素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意义重大。
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近年来内蒙古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效刺激和带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一)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1.总量不断扩大,占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十一五”以来,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867.32亿元,较2006年增长141.5%,年增长率达到35.4%;占服务业总量的44.4%;占GDP总量的16.0%(见表1)。
2.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十一五”以来,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数快速增长,从2006年的32.9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37.3万人,增长13.3%,年增长率为3.3%。从从业人员内部结构来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就业比重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分别由2006年的9.3%和21.8%上升到2010年的10.3%和24.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呈下降趋势,分别由2006年的45.1%和12%下降到2010年的42.3%和11.5%。从从业人员的数量来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发展平稳;金融业有明显增长趋势,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数呈下降趋势(见表2)。
3.内部结构层次不断优化。随着科技信息的广泛应用及产业分工的不断细化,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根据表1数据计算,其中,金融业占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快速上升,由2006年的11.4%上升到2010年的18.5%。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比重呈稳步下降趋势,由2006年的55.1%下降到2010年的46.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比重基本保持平稳,始终保持在5%和3.5%左右波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比重呈现平滑下降趋势,由2006年的9.0%,下降至2010年的7.0%。
4.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以来,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呈上升趋势。2010年,生产性服务业投资总额为1392.4亿元,占服务业投资总额(2884.6亿元)的48.3%。从各行业投资比重来看,2006年至2010年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仍延续稳步上升的态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也呈快速上升趋势;房地产业投入大幅度下降,仅占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的11.7%(见表3)。
(二)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1.生产性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比重偏低。吴晓云(2010)的研究显示,2008年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总值在全国30省市中排名第24位,综合效率排名28位。2009年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仅占服务业总量的44.2%,占GDP总量的16.8%。可见,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不但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而且与全国各省市相比,也相对落后。
2.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较高,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强,小企业居多,多数企业提供的只是知识和技术服务链上的低端服务产品。从生产性服务业内部构成来看,虽然行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行业占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仍然较高,而现代金融、信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比重偏低。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