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8-05 10:1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陈笑清 点击次数:
摘要:随着人们用水污染的日益严重,专业人员开始研究有效绿色的污水处理方法。厌氧氨氧化技术是目前已知的最经济的生物脱氮技术,是指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ANAMMOX菌将氨氮和亚氮按照1:1的比例转变成氮气的生物过程。本实验采用SBR烧杯对比试验,本文对于亚硝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将试验进程控制在全部亚硝化还是部分亚硝化范围内的问题,以期为厌氧氨氧化技术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A/O;pH值;试验;技术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方法
在2L烧杯中接入来自含亚硝化细菌污泥400ml,再加入同试验用水1400ml,两个微气泡粘砂曝气头均匀布置在烧杯底部,提供恒定曝气量维持溶解氧有稳定阶段小于0.2mg/l,并设置pH、ORP、DO在线仪器进行连续监测,每隔10min记录各参数值,并在明显参数变化点处取样,沉淀5min后过滤留样待测。
1.2 试验用水
试验用水采用某小区实际生活污水经A/O工艺处理后的二级出水,水质指标见表 1。
1.3 分析检测方法
水样分析项目中NH4+-N采用纳氏试剂光度法;
NO2--N采用N - (1 - 奈基) - 乙二胺光度法;
NO3--N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MLSS、MLVSS、SV 和SVI 均按国家环保局发布的标准方法测定;
采用先进的在线监测设备采集实时参数(DO和温度采用EUTECH DO2000PPG多功能溶解氧在线测定仪;
pH采用WTW pH296型在线测测定仪;
OPR采用WTW ORP296型在线测定仪)。
2 结果与讨论
2.1 实验1:生活污水经A/O工艺处理后的二级出水SBR试验
表1为一稳定周期内NH4+-N、NO2--N、NO3--N浓度变化情况。
在SBR试验前60min内,氨氮被快速转化,消耗速率为1.03kg/m3·d,亚硝酸盐也急剧增长,其生成速率为0.98kg/(m3·d),两者随反应时间呈明显线性关系,此期间硝酸盐共增加5.4mg;
此后剩余11 mg·L–1氨氮耗费110min才得以全部转换,亚硝酸盐达到最大积累量后有少许降低,硝酸盐持续增长至18mg,此阶段氨氮转化速率和亚硝酸盐的生成速率均大大降低,分别为0.26 kg/(m3·d)和0.11 kg/(m3·d)。
计算得出,在反应初期,耗氧速率稳定,系统的氧气供需达到平衡,前30min内DO稳定在0.1~0.2 mg·L–1之间,从第40min开始,随着氨氮的消耗,平衡被打破,DO开始上升,此时氨氮转化约50%,至150min时DO不再变化,趋于稳定,至此氨氮全部被转化,继续曝气DO会少许降低,一部分NO2--N氧化为NO3--N。
从整个变化趋势上看,以DO为参数对亚硝化工艺的控制标志是曲线达到峰值并平稳,但是从DO上升至氨氮消耗完毕需时太长,会破坏低氧对NOB细菌产生的抑制作用,从而破坏亚硝化系统。
计算得出,ORP曲线一直呈减缓的上升趋势,没有明显突变点,因此不适于作为亚硝化过程的指示参数。
计算得出,亚硝化过程中pH值随碱度的消耗不断降低,直至反应结束趋于平稳,没有指示全部亚硝化结束的显著标志,也没有出现 “pH凹谷”,分析可能是在曝气吹脱和碱度消耗两者共同制约pH变化的系统中,前期碱度充足,氨氮转化率较快,以产酸占主导地位,当碱度不足导致pH值降低至7.0,影响AOB细菌的活性,H+离子生成速度变缓,产酸与CO2吹脱作用逐渐达到平衡,pH值下降缓慢至反应结束前不再变化。
2.2 实验2:高碱度条件下SBR亚硝化对比试验
为寻求全部亚硝化进程的精准控制方式,向原水中投加适量NaHCO3配制成碱度为1220 mg·L–1(是实际水样的2.3倍),典型周期内三氮浓度变化比较发现:高碱度下的SBR运行周期缩短80min,50min就完成了等量氨氮的转化,以此时间为界,前后期氨氮转化速度分别为1.21kg/(m3·d)、1.09kg/(m3·d),同原水反应速度相比,后期反应速度降低很少,约为原来后期反应速度的四倍。
与原水pH变化对比发现,高碱度硝化过程出现“pH凹谷”现象,谷底pH值为7.9适于AOB细菌生长,所以前后期氨氮转化速度变化不大,这说明在碱度充足条件下,pH降低较少,AOB细菌不会受到影响,在短时间内完成氨氮转化后,H+ 浓度不再变化,CO2吹脱作用占据主导地位,pH值表现上扬。
可见,碱度对亚硝化速度影响很大,其主要作用是中和氨氮氧化过程中释放的氢离子。SBR实验结束时pH值为6.58、碱度仍有90 mg·L–1的剩余,而在试验1条件下、出水碱度几乎没有剩余。
结语
综上,在生活污水经A/O除磷后进行SBR亚硝化反应,在氨氮大量转化后,AOB细菌基质浓度降低,同时因碱度不足pH值降低不足以维持AOB适宜的生长环境;另外在DO转折点处氨氮仍有大量剩余,不是反应终点,pH、ORP也均无明显转折点来控制实现全部亚硝化,同时系统有向全程硝化转化的风险,也不适宜采用全部亚硝化进程,以采用部分亚硝化进程为宜。而用采用高碱度水做烧杯对比试验发现,DO、pH值均有明显的转折点,反应结束时仍有大量碱度剩余,pH值保持在适合亚硝化细菌生活,高碱度条件下,可以将试验进程控制在全部亚硝化阶段,但是生活污水经A/O除磷后的碱度偏低,而市政污水量比较大,另外投加碱剂经济上不合理,所以此种水质条件下,亚硝化反应进程保持在部分亚硝化阶段为宜。
参考文献
[1]曹建平.基于亚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的新型生物脱氮技术的应用研究[D].2007.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