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牡丹红斑病的研究进展

时间:2016-07-07 11:54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杨光 点击次数:

  摘 要:为了解牡丹红斑病对牡丹观赏和生产的为害,通过对牡丹红斑病的发病规律、病害调查情况以及药剂防治等综述;得出病害发生与环境、土壤、牡丹品种和种植方法等关系密切,化学药剂在室内和大田环境下对病原菌防治效果较好且基本一致。 

  关键词:牡丹红斑病;发生;药剂防治 

  自古以来牡丹以其端庄艳丽和雍容华贵的姿容,象征着“富贵和吉祥”,国内牡丹栽培面积的迅速扩展、优良品种逐渐增多,由牡丹带来的旅游、花卉和医药等产业蓬勃发展[1]。国内学者在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病害侵染过程、病害综合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 目前,国内牡丹病害中的红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牡丹红斑病已成为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病原菌侵染牡丹后,造成牡丹花色衰退、生长受损和丹皮量少质差,造成花农经济损失惨重,病害的爆发和流行严重制约了我国牡丹产业化的发展[3]。本研究通过对牡丹红斑病的命名、病状、发病规律、病害调查情况以及药剂在室内和大田条件下的防治效果等总结,为牡丹红斑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1 牡丹红斑病鉴定 

  1.1 病害名称 

  目前,牡丹红斑病的命名十分混乱,尚未有统一名称。蓝保卿等[4]、牛迎福等[5]、季延平等[6]、吴玉柱等[7-8]称为牡丹红斑病,张宗岩[9]称为牡丹叶斑病,王守正[10]和喻璋[11]将其命名为牡丹叶霉病。 

  1.2 病原物鉴定 

  对牡丹红斑病在PDA培养基上离体培养,段亚兵[12]观察出菌落边缘呈灰褐色并带有晕圈,菌落中央有白色绒毛状菌丝;季延平等[6]认为离体培养4 d就出现白色菌落,10 d前后出现分生孢子。对病原菌进行显微镜下鉴定,石良红等[13]观察出分生孢子梗分化为3~7簇黄褐色或黑褐色分枝,分生孢子呈黑褐色椭圆形链状单胞或多胞,大小为8~15 μm×3~5 μm。对照真菌分类学牡丹红斑病病原物为牡丹枝孢霉(Cladosporium paeoniae Pass),属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枝孢属[14]。对病原菌进行致病性鉴定,段瑛瑜[15]将纯化后菌株的孢子配成悬浮液在牡丹叶片进行回接,清水对照;约7 d后可发现病原菌对接种的品种均具有致病性,对照组没有发病。根据柯赫氏法则[16]将回接后叶片的病斑进行分离培养,得到的菌株形态与生理特性与接种的菌株一致。 

  对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石良红等[13]提取病原菌DNA,经过PCR和电泳后,将测序的结果与GenBank 中牡丹枝孢霉的ITS序列进行比对。Gardes[17]以ITS片段为模板,对牡丹红斑病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进行比对,同源性大于99%。根据中国真菌志[18]鉴别为同种,鉴定该菌株为牡丹枝孢霉。 

  2 牡丹红斑病发病规律 

  2.1 病情调查 

  牛迎福等[5]和易图永等[19]以叶片发病情况来调查总叶数、病叶数和病级;吴玉柱等[20]以茎基部和叶片发病情况来调查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 

  调查以五点取样法[21]进行,选取有代表性的牡丹园则以对角线取标准地五块,每块20 m2 ,约40~50丛。 

  牛迎福等[5]的分级标准:0级:全株叶片无病;1级:全株病斑面积占叶25%以下;2级:全株病斑面积占叶25%~50%;3级:全株病斑面积占叶50%~75%;4级:全株病斑面积占叶75%以上。 

  发病率(%)=调查的病叶数/总叶数 

  ∑(各级病叶数×相对级值) 

  病情指数= ×100 

  易图永等[19]的分级标准共五级,5级为叶片几乎全部发病。 

  吴玉柱等[20]的分级标准:0级:全株茎部无病;1级:茎基部10 cm分布3个以下病斑,上部茎无病斑;2级:茎基部10 cm 分布3~5个斑点,上部茎零星病斑;3级:茎基部10 cm分布6~10个斑点,上部茎病斑较少;4级:茎基部10 cm分布10个以上斑点,上部茎病斑较多。 

  发病率(%)=调查的病株数/总株数 

  病情指数=×100 

  2.2 症 状 

  高智谋等[22]研究发现牡丹红斑病是江南地区最常见的牡丹叶部病害,五月初至叶枯时潮湿天气多发病,可致植株死亡。薛杰等[23]研究发现刚发病叶片由绿色针状点变为褐色病斑,在连续阴雨时,病斑背面出现绒毛状暗绿色霉层,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吴玉柱等[24]研究发现,根据对菏泽牡丹1998—2000年的观察,在三月下旬,牡丹嫩茎和叶柄上出现零星病斑;四月上旬刚抽出新叶上病斑逐渐扩展相连成片;六月和七月发病进入盛期,易感病品种几乎全部发病。杨瑞先等[25]研究发现牡丹茎被侵染后出现暗紫色圆形突起小点,始终没发现子实体。 

  2.3 病害发生 

  2.3.1 病害发生与品种关系 袁全国等[26]研究发现从2008—2009年对一百多个牡丹品种进行了系统的红斑病感病调查,得出不同品种对红斑病的抗性差异性特别显著,感病指数高的牡丹品种一般是分株嫁接繁殖都不容易成活、根系不发达、年抽枝长度短、花是千层的品种。吴玉柱等[20]研究发现从1998—2000年对103个牡丹品种进行了对红斑病抗性差异测定,感病指数共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1级高抗品种、2级中抗品种、3级低感品种和4级高感品种。 

  2.3.2 病害发生与土壤关系 俞思佳等[27]研究发现病原菌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寄主,25 ℃左右时潜育期为10 d左右;病原菌的菌丝在田间病株病叶上越冬,随寄主组织的腐烂而死亡。黄向东等[28]研究发现相同条件下土壤pH值低,感病低;土壤pH值高,牡丹感病重。段瑛瑜[15]研究发现相同条件下牡丹在黏土上种植感病指数最高,其次是在壤土上种植,而沙土上生长的感病指数最低。 

  3 牡丹红斑病药剂防治 

  3.1 室内药效测定 

  病原菌对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采用生长速率法[29],测定出EC50、毒力回归方程、95%置信限和相关系数r [30]。杨改凤[31]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多菌灵、嘧菌酯和戊唑醇对芽管萌发和生长有抑制作用,强烈的抑制病原菌产孢;这几种药剂适于病害发生前作为保护剂防治。段瑛瑜[15]选用八种药剂对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效果最好,对病原菌抑制率为92%,最差的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对病原菌抑制率为61%。 

  3.2 大田药效测定 

  大田药效试验中药剂每个剂量4个重复,小区间设保护行[32]。代玉民等[33]研究发现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69%安克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均在92%以上。何童童等[34]选用8种药剂大田药效试验效与室内结果基本一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166%溶液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0.125%溶液防治效果在90%以上。李兆防[35]研究发现大田喷施5%霉能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可有效控制牡丹红斑病。俞凤[36]研究发现用康地蕾得细粒剂500倍液或5406抗生菌菌种拌成细饼粉15 kg·hm-2灌根有一定防治效果。 

  4 展 望 

  对牡丹红斑病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秋冬时牡丹园的病株和枯枝落叶清除测定,早春喷施3%~5%石硫合剂。栽培时选择未重茬牡丹种植地,适宜种植密度,适量浇水,合理施肥都会提高牡丹的抗病能力[37]。化学农药的单一、过量使用,使病原菌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如何避免这一问题成为植保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王莲英,袁涛.中国牡丹与芍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 

  [2]赵丹.牡丹根部茎部真菌病害及病原鉴定[D].洛阳:河南科技大学,2012. 

  [3]杨德翠.牡丹红斑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168-170. 

  [4]蓝保卿,李嘉钰,段全绪.中国牡丹全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5]牛迎福,祁金山,柴义生.牡丹红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1998(2):38-40. 

  [6]季延平,吴玉柱,刘殷,等.牡丹红斑病病原菌的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1(1):21-23. 

  [7]吴玉柱,季延平,刘殷,等.牡丹红斑病药剂防治试验[J].林业实用技术,2004(7):30-31. 

  [8]吴玉柱,季延平,刘殷,等.牡丹红斑病发病规律的观察[J].中国森林病虫,2004,23(5):6-10. 

  [9]张宗岩.牡丹叶斑病的初步观察及防治[J].中国园林,1991,7(4):53-55. 

  [10]王守正.河南省经济植物病害志[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94. 

  [11]喻璋.牡丹、芍药的六种真菌病害研究初报[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87,21(4):435-438. 

  [12]段亚冰.牡丹叶斑病病原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洛阳:河南科技大学,2009. 

  [13]石良红,李玲,申宏伟,等.牡丹红斑病病原鉴定与ITS序列分析[J].农学学报,2014,4(10):32-35. 

  [14]邵力平,沈瑞祥,张素轩.真菌分类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15]段瑛瑜.菏泽地区牡丹病害调查和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16]许志刚.普通植物病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7]GARDESM B.ITS primers with enhanced specificity for basid iomycetes-application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my corrhizae and rusts[J].Molecular Ecology,1993,2(2):115-120. 

  [18]张中义.中国真菌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9]易图永,吕长平,李璐.长沙地区荷泽牡丹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药剂筛选[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9):356-359. 

  [20]吴玉柱,季延平,刘殷,等.牡丹红斑病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5,18(6):711-716. 

  [21]谢联辉.普通植物病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49-351. 

  [22]高智谋,程家高,凌云波,等.牡丹(丹皮)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585-586, 590. 

  [23]薛杰,郭霞,马书燕,等.菏泽牡丹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林业实用技术,2005(4):26-28. 

  [24]吴玉柱,季延平,刘殷,等.牡丹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6,35(4):40-44. 

  [25]杨瑞先,刘萍,方站民,等.牡丹病害研究现状及展望[J].河南农业科学,2010(11):138-143. 

  [26]袁全国,刘清芝,郑亚军,等.山东菏泽牡丹病害的调查及红斑病发生规律的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10(9):37-39. 

  [27]俞思佳,张佐双,雷增普,等.北京地区牡丹和芍药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15(2):103-108. 

  [28]黄向东,薛冬,王书言.牡丹土传病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5):114-118. 

  [29]GEORGOPOLO S G,DEKKER J.Detection and measurement of fungicide resistance[J].FAO Plant Protection Bulletin,1982,30(2):39-42. 

  [30]STEIN J M.The Gener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resistance to dimethomorph in Phytophthora infestants[J].Plant Disease,2004,88(9):930-934. 

  [31]杨改凤.牡丹叶部四种真菌病害化学防治药剂筛选[D].洛阳:河南科技大学,2015. 

  [32]徐汉虹.植物化学保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3]代玉民,甘欣勇,王海燕.菏泽牡丹主要病害控制技术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2,42(2):78-80, 37. 

  [34]何童童,董梦琳,侯小改,等.牡丹病害防治方法研究进展[J].陕西林业科技,2014(6):72-75, 79. 

  [35]李兆防.5%霉能灵WP防治牡丹叶霉病试验简报[J].现代农药,2003,2(6):43. 

  [36]俞凤.铜陵牡丹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3 (8):179-180. 

  [37]刘天裕.牡丹叶斑病防治试验[J].中国农业信息,2013(5):108. 

  [38]樊玲侠.牡丹常见病害及其防治[J].陕西林业科技,1999(1):53.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