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结论与讨论
3.1农户的土地利用方式
纯农户很少转让、转租自己的土地,他们对土地投入的劳动力最多。对土地的物资投入力度介于兼业户和非农户之间。这类农户通常种植收成较稳定的作物,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超过土地面积的50%;非农户会包租他人的土地,以提高土地的经济收益。由于家中劳动力缺乏,他们对土地的劳动力投入最少。但他们会根据收入多少,不断地调整对土地的物资投入额度。这些农户选择种植经济作物的面积往往超过耕地总面积的50%,种植结构较单一;而兼业户则会根据家庭的需要不断改变种植作物的种类,一般不轻易尝试新的作物,以种植稳定收成的传统作物为主,这类农户获得的土地收益最多。比较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地收益发现,纯农户所获得的净收益最高。
3.2农户兼业化与土地利用效率
随着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兼业收入已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地稀缺而劳动力富余的情况下,农户会通过加大化肥投入量等方式来弥补土地资源的不足,而当农户非农工作时间提高时,就会出现农户降低生产资料投入的现象[16]。农户兼业化对土地利用方式和行为选择影响较为显著,不同类型农户对土地的投入行为、施肥行为、土地利用程度、土地经营规模存在很大的差异。总体上说,农户的兼业行为会对土地的资本投入、劳动投入、施肥数量、土地利用程度等产生负面的影响,其中非农户的表现最为明显。
3.3土地利用行为与土地利用效率
不同的土地利用行为导致土地的利用效率存在着差异,从差异大小来讲,兼业农户略大于纯农户,并且二者都远远大于非农户。这说明农户适当进行兼业经营有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当兼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影响土地的利用效率。从土地利用效率来看,兼业户在土地利用效率方面远远高于其他两种类型的农户。因此,在广大农村地区应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将闲置或利用效率低下的土地转移到专业农户手中,实现规模经营,尽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通过研究还发现,不同生计方式下农户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用地效率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非农化程度最低”的纯农户和“非农化程度最高”的非农户的种植结构单一,兼业户和非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高于纯农户。由于距离城市较近,乡镇经济重心向非农产业转移,对农业的投入减少,农业管理弱化,并出现农业兼业化、副业化等现象。政府的强制性种植措施未能与农户的经济利益相挂钩,使务农效率降低,部分农民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在土地利用方面,耕地面积减少甚至严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但因农业生产的经济收益低也导致存在对土地“圈而不用”浪费闲置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BARROW C J, HICHAM H. Two complimentary and integrated land uses of the western High Atlas Mountains, Morocco: The potential for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 [J]. Applied Geography, 2000, 20∶369-394.
[2] ELLIS F, MODE N. Livelihoods and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in Tanzania [J]. World Development, 2003, 31(8):1367-1384.
[3] HOLDEN S, SHIFERAW B, PENDER J. Non-farm income, household welfare, and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in a less-favoured area in the Ethiopian highlands[J]. Food Policy, 2004, 29:369-392.
[4] EIJA SOINI. Land use change patterns and livelihood dynamics on the slopes of Mt. Kilimanjaro, Tanzania [J]. Agricultural Systems,2005,85:306-323.
[5] GINA KOCZBERSKI, GEORGE N C. Making a living: Land pressures and changing livelihood strategies among oil palmsettlers in Papua New Guinea [J]. Agricultural Systems, 2005, 85:324-339.
[6] MCCUSKER B, CARR E R. The co-production of livelihoods and land use change [J]. Geoforum,2006,37(5):790-804.
[7] BRADSTOCK A. Land reform and livelihoods in South Africa's Northern Cape Province[J]. Land Use Policy,2006,23(3):247-259.
[8] PENDER J. Development pathways for hillsides and highlands: Some lessons from Central America and East Africa [J]. Food Policy,2004,29:339-367.
[9] RANSOM J K, PAUDYAL K, ADHIKARI K. Adoption of improved maize varieties in the hills of Nepal [J].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3,29(3):299-305.
[10] 刘秉儒,宋乃平,杨新国.荒漠草原区农户和社区自愿参与土地退化防治行动机制构建——以贺兰山东麓生态移民村为例[J]. 生态经济,2011(3):34-36.
[11] 阎建忠,卓仁贵,谢德体,等.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三峡库区典型村的实证研究[J].地理学报,2009,6(2):221-223.
[12] 陈晓红.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兼业及其因素分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0):90-94.
[13] 阎建忠,吴莹莹,张镱锂,等.青藏高原东部样带农牧民生计的多样化[J].地理学报,2009,6(2):221-223.
[14] 金姝兰,徐彩球,潘华华.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特征与潜力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4):201-204.
[15] 赵芝俊,张杜梅.近20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变动趋势[J].中国农村经济,2006(3):4-12.
[16] 李庆,林光华,何军.农民兼业化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相关性研究——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数据的分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3):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