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音乐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全体学生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培养音乐家.在这大目标的前提下,由此决定其性质是音乐艺术普及教育,而非专业的音乐教育.那么普通中学就必须开展强化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最终达到培养审美能力,发展高尚情操,提高人的素质.
【关键词】初中 音乐 教学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每个学生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并在音乐的作用下健康成长,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使命。
一、音乐课堂的设计形式
音乐是表演艺术,自信心对一个歌唱者来说尤为重要,如何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就是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合作才能达到的。首先,我们在上课的时候都会找出学生的毛病进行纠正,这是每个声乐教师的职责,但是要切忌挖苦嘲讽,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表扬和肯定,及时留意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其次,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最后,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这样学生在动起来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和聆听音乐,音乐课要生动活泼,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光靠老师能说、会唱、会跳让学生动起来,不能闲着,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坚持后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多方面让他们认识音乐的美,对一些古典的音乐、艺术歌曲作品教师以正确的歌唱方法来引导学生来演唱,这样本来单调的课程就会丰富起来。在唱歌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唱歌教学的审美功能一定会得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与艺术情操也一定能得到发展。我们作为音乐传播者教育者,传播尽善尽美的音乐文化是我们的使命。
二、确立培养目标,提高全民素质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审美活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具有判断是非、识别真伪、区分善恶、鉴别美丑的能力和素养。美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特殊作用,它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如情感、思想、意志、性格等等。美育能培养人的高尚情操,鼓舞人去为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斗。
音乐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内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可根据中学生这一年龄段他们的生理、心理、知识结构、综合能力、人格等越趋成熟的特点,结合本学科优势,教育学生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学生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素质的目的,培养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音术教育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音乐学科的优势在于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想象和创造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形象思维可以突破某些条件的约束,是对思维的解放。现代物理之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必须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形成高质量,高素质的健全的思维。
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教育离不开感情,感情最能教育人,最能打动人,最能受到良好的效果。感情世界的贫乏,会给国民素质带来很严重的损失。通过艺术教育帮助学生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以“善”为美,以“有德”为美,以“爱科学”为美,以“爱国”为美,以“好学”为美。如果教师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培养的教学,那就是偏离了艺术教育的方向,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从战略的高度,从提高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和促?M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出发,教师需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研究教学方法。
音乐学科的特点本身就具有集体合作性。比如合唱、乐队。合作可以分组、分单位。演唱演奏完了一定要进行评价。评价要以鼓励性为主,可以是老师的,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的,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其它方式的。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音乐本身具有的合作特点,有意识地创造合作条件。使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得到更多的合作锻炼。比如器乐演奏、合唱等等。创新可以是创作旋律、节奏等等。这些创新一定要展现给大家,让学生老师进行评价。这样才不是盲目的,才是有意义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加以改进,大有裨益。
总之,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国家人才的起源, 音乐教师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能够启迪学生爱好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1 ]音乐教育与教学法谢嘉幸郁文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 2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曹理上海教育出版社 1 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