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制改革:理论争辩与政策思考(4)
时间:2015-05-22 09:4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陈鹏 点击次数:
(二)把准社会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原则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魏礼群院长认为,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体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改革中需要把握好五个重要方面:一是坚持社会体制改革正确方向,即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坚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相配合、相适应。二是坚持问题意识和制度导向。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就是一个解决当今中国社会问题的过程,必须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必须标本兼治,着眼于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三是坚持继承和创新有机统一,即既要高度弘扬和继承我国传统的社会治理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勇于用时代发展要求推进社会管理理念、实践、体制和制度创新。四是坚持在各方面体制改革协同配套中推进,即要在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生态体制改革创新中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五是坚持加强宏观指导和鼓励基层创造相结合,即既要重视从国家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加强社会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又要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总结和推广新鲜经验。
(三)找准社会体制改革的战略支点和抓手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提出社会体制改革“三步走”战略。他认为,社会体制改革要从整个中国社会体制的形成、现状和问题的角度来理解。建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是社会体制改革第一阶段的目标;建构现代社会服务体制是第二阶段的目标;建构现代社会治理体制是第三阶段的目标。这三个体制一旦建成,就构成所谓的现代社会。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宋贵伦认为,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一要深化领域研究,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体系;二要在总结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在中央层面建立社会建设的综合协调机制和综合工作部门;三要加强综合协调,系统研究解决社会建设重大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来推动社会服务管理的创新。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认为,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具有四个基本抓手:一是城乡社区建设,这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所在。二是社会组织建设,即各种社团、协会学会、生产者协会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主体。三是各类单位的社会责任建设,即企业应该成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如果所有企业都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社会的和谐要容易得多。四是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即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监督违法行为的社会责任,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承担起社会的责任,法治社会就更容易实现,就更能激发社会活力。
参考文献
[1]魏礼群.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体制[N].人民日报,2013-07-08(7).
[2]陆学艺.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J].社会学研究,2011(4):3-11.
[3]丁元竹,江汛清.社会体制的历史和逻辑轨迹考察[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3):146-162.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3-25.
[5]杨彬.社会体制的生成与转换[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4):52-56.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