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研究

时间:2016-04-05 10:4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李才华 吴玉梅 点击次数:

  摘要: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问题越来越明显,智慧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全世界各国主要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合肥,安徽省会,作为中部地区不断崛起的一股中坚力量,拥有的自身发展潜力与科技创新能力十分深厚,电子信息产业也很发达,更为重要的是合肥目前所具有的“天网工程”和“数字城管”都对其智慧城市的不断发展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力量。在合肥智慧城市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厘清该市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比如,有相关企业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法不够科学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相应对策,借以建构相应的改革完善措施,推动合肥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向纵深拓展。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科技;创新;合肥 

  2013年,安徽省合肥市成功入选国家“智慧城市”的试点城市,并且在接下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立志打造出一套具有本市的特色的 “智慧城市”样板,交通、旅游、基础网络的覆盖以及市民服务等各方面已然成为了合肥现阶段开发的重点项目。建设“智慧城市”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合肥这座美丽的城市在其运行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地充满效率,以便带给本市市民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一、合肥市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优势剖析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 

  当今社会,对于“智慧城市”的概念,其实专家们都还没有一个十分统一的标准。它最早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是从IBM提出“智慧地球”中出现的。 

  IBM公司认为:充分利用好自身所具有的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以更好地用来分析和应对本市乃至本国的经济调控且获得城市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智慧城市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可以不断使城市变得更加聪明。[1]华为公司认为:智慧城市其实是一种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科技,利用当前所拥有的且不断发展的先进信息技术手段与通信技术手段来不断地分析与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一种关键信息。[2]哈马德认为,信息技术发展是社会的必然走向,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个城市变得更加健康、更加高效以及更加人性化。[3]牛文元院士则表示,智慧城市包含着一些十分关键的技术,它是一种独特的信息集合体,即:集聚自我创新、自动识别等功能于一身的高度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高度信息集合体。[4]王钦敏则认为,“智慧城市”其实就是将已经具有的信息资源进行一个不断整合以及不断优化,而这么做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能够提供像具有环境保护系统、城市指挥中心与智能交通系统等这种方便且独特的服务。[1]李德仁院士认为:智慧城市是运用了当下作为先进与常见的技术手段即物联网与云计算等手段,来不断提升数字城市建设的实现,并用“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这样一个独特的公式来表示。[5]当然,再考虑从通俗易懂这一点来分析,智慧城市其实还包括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智慧城市主要是指城市智能化的高级形态,即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所形成的一种智能化,而狭义的智慧城市则主要是指以互联网等多样化网路组合为发展基础来加强对各种投资组合元素的不断优化,以便能够不断地来实现城市在不断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新模式和新形式。[6] 

  (二)合肥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分析 

  “智慧城市”的不断建设与发展是目前各国政治与经济不断发展的大势所趋。作为安徽省省会,合肥其实在其入选“智慧试点城市”之后,政府各部门便十分积极地、加大发展力度不断在其高新区着力打造云计算中心及语音云服务平台。因此,为了能够不断地将本市所具有的人、物以及城市等功能系统之间的那种无缝连接更好地加以实现,合肥市政府更是充分利用了本市已具有的物联网、云计算等不断发展的先进的信息技术,其目的只有一个,便是为了能够将城市中的各个核心系统不断地加以整合。同时,对于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也将会成为智慧城市不断发展的一个稳定的、可靠的基础性平台。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加大对合肥智慧城市的建设,本市政府于是加快了对本市本身所拥有的“云数据”运营中心的建设的筹划力度,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加快合肥“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步伐。并且在信息技术建设发展过程中,安徽也不断启动大规模移动网络建设,2015年移动4G的网络将覆盖全省所有的县城。 

  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将不断地助力合肥智慧城市的建设。合肥市委、市政府已经将《关于打造创新高地,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外公布,并进一步提出了合肥未来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的奋斗目标,即:全面开展“科技 8521的行动计划”。这一宏伟目标主要是致力于在2020年,能够形成一种符合合肥智慧城市发展的城市创新体系,即:与区域性特大城市以及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建设相适应,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不断打造建设“智慧合肥”,使合肥成为国际国内知名的“智慧城市”。 

  目前,对于合肥这座美丽的城市而言,建设智慧城市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加强对“智慧交通的不断建设”。众所周知,一个城市发展除了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经济的不断发展外,还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交通条件,交通的便捷能够不断地拉动本市的经济发展,而经济的不断发展最终也会带来城市的智慧建设与发展。因此,合肥市政府之所以倾注全力来不断地建设与打造“智慧交通”的目的不言而喻,即为了让所有市民的生活与出行能够较之前更加方便、快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公交与道理监控日益成为各国建设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两大条件。例如:“合肥掌上公交”系统已经上线,今后,当地市民无需再自己本人到达公交站牌,便可以坐到最为适合自己的公交车,而实现这些的前提条件便是只需在自己的手机上下载“合肥掌上公交”系统软件,该系统就会自动为每位市民标出附近最为精准的公交站牌、公交车线路及公交车到站时间等。而道路监控的出现,其最大的好处就是减少不必要的交通事故,确保了市民的人身安全,同时还无形之中减少了重要路段的监控的压力。其所拥有的智慧摄像头在道路车辆发生异常情况时就会主动报警。 

  未来安徽将立足“一机在手、游遍安徽”的目标。如今,游合肥,仅仅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就能购买门票、预订机票等。就餐、住宿等也只需要发送游客想去的最终目的地名称到特服号码即可…… 

  (三)合肥智慧城市建设优势分析 

  合肥科学技术发展日益显著。目前,合肥市的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发展突出,智能交通也已经逐渐步入正轨,打造云计算中心及语音云服务平台也初具规模。最为关键的是合肥市不仅拥有众多的重型、重大的科研机构 ,还拥有的三大重点院校,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以及安徽大学,这三大重点院校不断发展着校内所有关键性的、主要的学科专业。 

  合肥市信息产业技术十分突出。众所周知,智慧城市的不断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电子信息产业,与电子信息技术息息相关。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当然要数数字城市,而且其发展的核心就是数字化与网络化,因此,创就“智慧合肥”建设的天然优势其实就是电子信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合肥建设智慧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许多著名的产业园区,譬如恰恰瓜子食品厂、美的工业园区等 7个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作为合肥市重要的经济技术开发园区之一,高新区所拥有的这七个重点产业园区内的电子信息产业正逐步走向大规模及集群化,其所创造的产值产量均位居该所城市的首位。其中,合肥市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支撑企业要数合肥市科大讯飞集团,该集团是合肥智慧城市建设基础力量。因此,充分发挥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及其科学技术的优势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中之重。 

  其他优势资源稳步发展与推进。由于合肥市本身所具有的天然优势,合肥市的“数字城管”建设是与“天网工程”互为依托的,其中所设置的视频监控系统将城市各类各地各个地方乃至最为隐蔽的地点也一览无遗。为建设“智慧合肥”提供巨大作用的还有“生态合肥”的建设。合肥现已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比方说餐厨垃圾处理等,这些措施都为合肥市的再生资源回收提供可能。 

  二、合肥市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合肥市相关企业缺乏一定的积极主动参与权 

  当今,由于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对于智慧城市建设在当地政府的部分市场份额,各企业要想获得,就必须得听从他们并服从他们的一切安排。因此,企业在进行自身的日常经营活动以及对自身所进行的远景规划时,都自然而然的会产生一定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在客观上,政府主导模式在民用方面的投入不强,甚至不断下降,反而使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多是面向公共服务的。其实,不断促进智慧城市发展的持续动力源要数那些不为人知的民用企业,反而那些由政府所购买带来的市场是十分狭窄且极其不确定的。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其实在无形之中极大影响了相关企业战略决策、研发方向、经营模式甚至企业选址,政府在无形之中限制了企业的自主性这一缺点也就一览无遗。 

  (二)合肥市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方法问题较为严重 

  比如,合肥建设智慧城市选定了一个项目系统和实施企业,在该项目建成之后,该系统的基本维护也就基本上由该企业所完成了。不过在随着时间推移过程中,对于一个如果存在还需要更新或者更换的部分,市政府依然会选择该企业,而不会引进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这样新的技术与服务也就无法更好地进入该市,其他企业就会被一道难以逾越的壁垒所阻挡,这样就会阻碍创新之路的发展。 

  三、合肥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 

  合肥市高新区位列智慧城市中,为合肥市智慧城市的建设开创了良好的开端。通过前面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概述,结合合肥市自身的情况,“政策+技术”是合肥智慧城市建设的可行路径。 

  (一)依靠科技驱动力量,依靠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带动整个合肥市智慧城市建设 

  合肥市本着对自身所具备的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势与城市发展的高度建设优势,无形之中就间接为合肥建设与发展智慧城市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科技驱动力量。通过政策了解,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已经被列入了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之中,这也就为合肥在之后建设智慧城市的时间里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着手点,高新区是合肥市电子信息产业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因此,合肥在发展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高新区所具有的电子信息产业资源的优势,与网络媒体商家们进行合作,再利用市政府所制定、并通过了的投资规划措施,在物联网等具有先进科技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将整个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统一结合起来,最后,再利用已经进入智慧化、智能化的高新区带动整个合肥市智慧城市的建设。 

  (二)先进科学技术支持为合肥建设智慧城市不断助力 

  目前,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网络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网络运营商。并且在合肥市推广信息化应用、鼓励信息化创新的进程中合作最多的也是这三家公司,其与合肥市政府签订了一项名为“宽带城市,智慧合肥”的协议,该协议的成功签约充分的协助了合肥市政府不断建设一个全城优质信息化的网络城市。此外,合肥电信公司也进一步加大与实现了CDMA网络的农村全覆盖,3G网络覆盖99%以上的区域。[8]运营商通过政府投资并授权对城市进行智慧建设,这在建设合肥智慧城市过程中能够按照政府制定的方案实施使其都能够不断地获得收益,以扩大自身具有的较大影响力,最终获得理想效果。 

  (三)城市居民积极参与,协调政府发展 

  合肥市智慧城市的建设,除了借助合肥市政府的有效力量资源,也离不开合肥市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相关重要企业的大力支持,更加离不开合肥本市的每一位居民,离不开他们在建设与发展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所发挥以及体现的重要作用。合肥所拥有重要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在初步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协同网络媒体商家进行有效合理建设,从而进一步管理其企业所在的科学技术发达的专业领域的所有业务。当然,作为合肥市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每位居民都应该积极参与该市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可以使市民获得与政府各部门进行对话的机会,即可以利用合肥市所具有的电子政务平台以及各类城市门户网站的优势资源等先进手段来不断地拉近政府部门与市民之间的距离,使政府部门各领导能够听到来自广大市民的真实的声音,从而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不断激发市民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合肥智慧城市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民,杜忠潮.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信息界,2011(2). 

  [2]华为公司.智慧城市概述[EB/OL].http://enterprise.huawei.com/cn/solutions 

  /trade/smarter-cities/index.htm,2013-10-20. 

  [3]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哈马德?图埃为论坛致辞[EB/OL].http://www.cnii.comxn/ 

  index/zt/sbztlt/content/2010-05/15/content一765556.htm,2014-03-13. 

  [4]专家论智慧城市建设[EB/OL].http://sskl.hefei.gov.cn/n7216006/n29069040/ 

  n29069123/n29069281/30947172.html,2013-08-11. 

  [5]于蕾,李德仁.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EB/OL]. 

  http://www.js.xinhuanet.com/2012-10/24/c_l13476630.htm,2013-09-10. 

  [6]徐春燕.“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及对“智慧武汉”建设的构想[D].华中师范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张庆军.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hefei.gov.cn/nl070/n304559/n310576/ 

  n313486/n32463667/n32859384/n32859457/32875398.html,2013-10-23. 

  [8]张俊,济伟,金沙.电信综合服务托起智慧城市[EB/OL].http://epaper.hf365.com/ 

  hfWb/html/2011-05/17/content_421255.htm, 2013-11-12.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